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红色音乐家《走进劫夫》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9:34
  • 71

晓得劫夫是长大以后,虽说他的歌曲小时候便会吟唱。然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知道劫夫的人却并不太多。不过一提起他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劫夫是个怎样的人,对他的兴趣是从知晓语录歌而产生的。能将无韵律的毛主席语录----大段大段的论文体文字谱成曲,劫夫堪称首创,而其数量和质地之高,也确实令人由衷地佩服。一个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的人却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从鲁艺到东北音专再到沈阳音乐学院,从一个文艺爱好者成长为一个革命作曲家;从优秀的专业音乐教育家沦为阶下囚,似乎每一个时期的身份都与他的创作紧密相连。

作者自费南北奔波,收集资料,采访了近100位与劫夫有过接触的战友、朋友。每一章节后都附有生动的采访手记。而这一切为的是一部或许根本不能出版的书,(劫夫的历史问题很迟才得到落实,大费周折写这样一个充满着争议的音乐家的传记也似乎并不是一个上乘的选择,)虽然我对书中有的一些史料还有疑惑之处,但通过这本书对劫夫的一生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被采访者的口中,从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个翔实、丰满、有血有肉的音乐家---劫夫。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劫夫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用音乐、用创作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来他为***诗词谱曲以及在文革时期创作大量的语录歌曲。或许这些对于一个从青年时代就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来说,遵循每一个时期的政治口号,是无可厚非之事。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运动中,谱写毛主席语录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也可以说是响应当时的大众需求的,虽然这是一个扭曲的、不健康的需求,即便很多语录歌的艺术性和表现性都不太高,但这恰恰也是那一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那个年代,似乎只能写这样的歌。也正是因为语录歌以及与林彪、黄永胜之间扯不清的关系,造就了他晚年的悲剧结局。劫夫他代表着一代人,穿大棉袄、用大萝卜煮菜的一代真正的革命人,他的悲剧也是那一代许许多多革命人的悲剧。

作为一本传记体性质的书,本书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全面的。特别让人称颂的是作者收集到许多第一手的史料,像文革时期的一些证明材料,包括解放前的一些史料如劫夫在解放前参加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尖兵剧团的公开文件还有许多藏于辽宁省档案馆、沈阳音乐学院档案室的资料等等,都十分宝贵。劫夫的经历比较复杂,本书对他的大多歌曲的创作背后的故事、他平常生活中一些趣闻轶事做了详尽披露。譬如讲述劫夫的多才多艺、不但擅长丹青、还会制作乐器。他在创作《咏梅》时,画了数十张梅花图寻求创作的灵感以及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家的劫夫对专业音乐教育的杰出贡献,他不遗余力地培养音乐人才,50年代初便在东北音专建立了民族音乐系、十分注重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还与作曲系的学生和老师深入民间采风等等,通过这些寻常的小故事、通过对他生活细节的生动刻画,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不一样的劫夫,更加真实的劫夫。再者作者对“语录歌”这一事件风行始末做了深入而详细的调查,语录歌是怎样从沈阳发展至全国性的流行性运动,他的百余首语录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谱写而成直至风靡全国。这些资料对于研究语录歌这一特殊现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再加上作者原本就是60年代沈阳音乐学院的学生,对劫夫晚年所经历的事和接触的人也比较清楚,本书的后半部分还详细地叙述了劫夫和林彪、黄永胜之间的关系,并且包括对劫夫在学习班时的生活情况叙述的也较为详细。这些都是采访了当时在学习班和劫夫有过频繁接触的同志,很多都鲜为人知。而这些采访记录的公布也使得劫夫一生的经历得以真实地展现,

本书还收录了一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和谱例资料、譬如劫夫的木刻画、解放前行军时的照片等等,也有一些如《农友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的手稿。但总体来说,这些还是不够充足的。我认为在劫夫一些可以着重介绍的作品上存在着谱例和音乐性分析缺乏的问题,这些资料的匮乏,使得有些章节显得比较空洞。作为劫夫唯一一部得以面世的大型歌剧《星星之火》,这部歌剧的音乐性和艺术性勿庸置疑,书中虽然也提到了歌剧中有一些众人不太熟知的歌曲,如《跑交通》、《兄妹对唱》、《我是穷苦的小姑娘》等,但对于这些歌曲的介绍还是略显简单。图片仅有歌剧的封面,没有谱例。包括歌剧中传唱较广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也没有具体的分析评论。使得读者对这部歌剧的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其次“语录歌风行始末”这一章节也没有语录歌的谱例材料,劫夫写了百余首语录歌,应该附录一些谱例,以增强读者对这一段历史的感性认识。再者传记性的文章也应该要有一些关于劫夫代表性歌曲的分析。一个作曲家的传记,音乐性分析的内容应该更丰富一些,譬如他的群众歌曲的艺术特点、语录歌的特点包括***诗词歌曲的艺术性,这一方面的内容比较缺乏,若能将一些谱例和音乐分析结合起来。会让读者阅读时不仅仅是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也能够对劫夫的音乐有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