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党员、党权与党争《弱势政党独裁的历史命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7:34
  • 76

一 概述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只是看到副标题之后,才初步明白此书研究的是政党组织形态的方面。也许正是这种新奇的东西吸引人读下去这本史学研究论文性质的专著吧。读这样的书,确实感觉有点“枯燥”的感觉,却是史学研究所应有之详细与考察。作为一个理学专业的学生,看到这本书里面大量的图表和表格,确有一种颇为亲切的感觉。顿觉史学居然应该如此治学,严谨求实,详细深入。故而阅读之时,亦不敢稍有怠慢,细细品读其中脉络与深意。

概而言之,读王奇生先生此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觉。其论见微知著,结论则与我们习见的固有观念大相径庭。这里说的观念,一方面是具体史观和结论上的。例如,对中国国民党的全面考查的概括,得到的最核心的结论即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虽然早有流行的观点“蒋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但王先生的著作,从国民党的基层形态等不同的角度的论证,确实给人相当的震撼感。而另一方面,在研究领域和视角上,这本专著也开创了新的视角。正如杨天石先生在语言里指出的,这本书开创了“治党史”,也就是党的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的基层形态和党的影响力等等。这一方面,多是政治视角和定性的论调,而从史实事实出发做详细考察的,确实不多,故而在这一方面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 全书的主要内容

在谈感想和认识之前,仅就能力所及谈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在。这从标题上可以看出来,围绕国民党(就这本书讨论的时间,大体是南京国民***时期)的组织形态,以党员、党权和党争这三个重要的课题展开。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国民党改组后组织形态的建立,一、二两章主要讨论此事。讨论了改组前后俄共体制如何引入了国民党,国民党的组织体系在国民革命时期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问题。这一问题似乎在学界论述颇多,尤其以国共合作之际国民党的政治理论,组织体系的改变过程居多。

关于党员的讨论始终贯穿本书,关于党员的社会构成、党员的录用体质、党员与政治的关系等等是这个方面的重点。第二章讨论了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第四章则讨论了清党后国民党党员组成的变化,第十章讨论27-37即战前国民党党员的发展和变化,第十一章十二章中讨论了抗战过程中党员发展扩张和构成变化。从上可以看出,全书时钟在各个阶段重点剖析了国民党的组织构成—党员构成的变化和特点。

关于党权的讨论和党员一样,着重研究的是党权和政权、军权关系的发展变化,党的内部权利结构,党权的影响力等等。特别的是,本书不仅从法理角度研究了党权的地位和发展变化,更重要的从实际运作中讨论了这种关系的实现状况。第六章(党治结构-法理形态和设计形态)着重分析了这方面的内容。本书也不仅从国民党中央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讨论地方,特别是省、县级政治运作中的具体关系。第七章(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第八章(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都探讨的是这个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在众多的出版书籍中很少见到的。关于党权的其他方面,第五章(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则讨论了党权的利益属性和阶级属性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有众多的国内、国外的专著进行讨论。本书的论点和流行的观点,即国民***在阶级利益上的复杂性相同,但以事实例证作为分析讨论。

关于党争,则是国民党政治生态中极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中从数个方面做了探讨和分析。(事实上派系斗争似乎有专门的一个范畴,例如有专著国民党派系斗争史等等)第九章(党的派系化和派系的党化)着重分析前十年国民党派系倾轧的史实,第十一章(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着重探讨抗战时期国民党与三清团的党团纷争。而第十三章(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则更研究了抗战结束前后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纷争权利的图景。

党员、党权两者,尤其是党员一方面,可谓是本书作者开拓的新的视角。而党权党争两个方面,作者则延续这一理念,从事实和基层的角度试图立体的展现国民党政治和组织的图景。而这一切都在全书中得以体现。因而作为读者,才有那种全新的历史感觉和视觉,虽然某些部分观念不免陈陈相因。也许是这方面的书籍和研究材料看的不够多的缘故吧。

另一方面,从时间角度看,本书讨论了南京国民***时期几个主要不同的阶段国民党组织形态的变化。A从改组到国民革命胜利到清党时期;B27-37年的十年建国时期;C抗战时期;每个时期都力图从全方位的角度,展现国民党的变化特点,运作形态和基层图景。这也与民国时期历史变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关。

不能不读的是全文的结论章节(第十四章,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这也是全书力图得到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整个国民党从改组到在大陆全面溃败时期的历史动态。党力不足,党组织无力,派系倾轧内斗,理论的混乱。作者从党组织和治党这一方面的这样的结论,也是给出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走向中国共两党最终兴亡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新的分析。

三 理解与认识

1 基层视角

本书之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视角的社会性。即从国民党高层到基层组织整体的运作进行分析和探究,因此,能够得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结论。当时的中国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差异,国民党在自身发展特别是取得革命胜利和执政的过程中,也变得相当的复杂和多样。特别是地域性的差异和中央与县市级的差异,表现的相当突出。例如“党治模式”,即党权与政权的关系,在中央和地方就有明确的不同的关系。(第七章详细的剖析了这一点)有中政会中执会中常会作为中央的架构,而地方党政关系却不是如此。

特别的,国民党基层的组织和运作形态,往往与其理论和法理形态与规定,和中央高层精英的运作模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其党力无法控制基层地方,需要依赖地方实力派和乡绅等势力共同维持的结果,也是其组织理念上对地方组织方式照搬苏共而没有贯彻其精神,徒有架构,设计理想化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作为最高当权者的蒋派对党力的不信任,从而转向以军事和特务组织监控,贯彻保甲制以代替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中关于县级自治的理想政治蓝图的错综复杂的结果。

本书从这样的广阔的角度分析,使得各种关于国民党认识的认识都找到了合理的依据,能够进一步使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复杂性有深入的认识,对它的评价和概括也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批判还是歌颂,其实双方看重的都是不同的侧面进行描述。从立体的视角看有关的问题,特别是从实际运作和不同层次层级的情况上入手和分辨,也许,这正是做到在近代史研究中能“尊重历史,超越历史” 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当然,这样做,可以利用的史料和材料将更加丰富翔实(利用各个地域地区的档案资料。翻阅本书附录中所列的参考文献,有很多都是各县党部的活动资料,各地的文史档案,各种县志等等,相信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无疑会更清晰的还原那段历史真实的形态。更加贴近真实。)

2 统计量化视角

本书别具特色的一点,在前面以及提到,就是利用了很多的数据和统计资料。这也反映出作者王先生的治学严谨和严肃。在科学上,任何论断,最强有力的支撑就是数据和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也是最自然的令人信服的 。

仅以附表目录为例,全书统计表就有35个。多数重要的结论,都是从这些数据中做出的。而文中引用的各种数据(从原始文献中引用)亦无处不在。这些数据表格,涵盖统计了诸多方面。例如哥哥时期党员人数,党员分布,党员成分的统计,党政机关的人员和成分统计,各个派系的力量统计,等等。数量丰富的表格使得作者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分离。例如关于党员的研究和分析,党员成分的发展和变化,都可以从各种地域的、职业的、教育的分布表格上明显的看出来,而对比各个省域党的发展和变化则能直观的反映各种结论。

关于表格和数据的优点,在社会科学中往往具有直观的属性。而对于统计和数字分析,其准确性和全面性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关键。民国时期的统计的分散性,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搜集和整理这些统计数据上所花的功夫。我们以P294表30为例,此表介绍的是国民党、三清团和共产党的人数发展状况的历年比较。从其注中可以看出,作者引用了《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大陆沦陷之前的中华民国》、《中央党务机关三十年度工作成绩考察报告》、《三民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关系研究》、《中国政治》等文献数据编制表格。不难看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和工作之艰辛。尤其是在近代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统计尚不收到重视,各种统计数据分布零散,多不完整。作者的这种研究方法,正是一种相当有力的做法。为这方面的研究开拓了相当的空间。

3 从政治近代化的角度看待弱势独裁政党

本书在描绘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力图达到全面和立体,这正展现了国民党复杂和多样性。因而决定了必须要做细致的史实的考察不能概论的定性。而国民党的这种复杂,愚见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的历史时期。如书中引述陈果夫日记谈到的,“党的宣传为民主自由,党的训练为军事化,党的组织为学苏联,内部确实中国的,如此东拼西凑,不成一套,如何是好”。这正反应了国民党“嫁接”式的组织和理论结构。

从理论和政党上,国民党可以看成是西方议会民主式政党和俄共共产主义和集权型政党的嫁接产物。三民主义是孙根据西方议会民主型政治模式提出的理念,而改组之后的国民党有实行以党治国***的理论。从政治组织上,五院制这种三权分立架构的政体,和中政会中执会这样的类似苏共政治局党治模式的架构并存。这种模式,显然是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种模式先后进入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的民主革命传入并取得成功的时代,但随着北洋军阀的统治议会民主制度被国人逐渐厌恶,而国民党改组的时代正式社会主义理念和苏联势力进入中国的时期)并发挥影响的结果。作为横贯这个时代的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这些理念和制度正是其数十年革命的目标,而现实使得孙和国民党不得不引入俄共和社会主义的革命理念。也可能这是近代史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过渡型政党模式。

西方民主革命模式在实践上被证明无法在当时的中国完成自强和现代化的任务。而由强力政党领导的革命方式成为苏联十月革命后影响世界的可能的后发落后国家的独立和现代化道路。国民党正处于这两个时期之交,因此,必然具有从前向后的过渡特点。因此国民党力图从融合两者的优点(其实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之前就着力发展与西方不同的更加富于民生主义的政治方略)。包括苏共的组织能力,和分权民主的政治架构。但是正是这种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它从理论到实践上的矛盾(例如,第五章关于国民党、资本家和工人的纷争中,国民党方引用三民主义的民生思想去处理矛盾和纷争,而资方则引用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民主自由)的理论来对抗之,这说明了这种理论在实践中确实造成了自相冲突的矛盾。),而其民主***的目标,却成为其党力发展和专政控制的最大障碍,成为其他党派和势力攻击批判的有力武器。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从封建专制到现代的政党政治(当然,有着不同的模式)中,国民党和其国民***时代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从旧式政治模式向现代化政治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民党的各种政治实践和尝试,包括五院制正负的组织形式,中执会中政会的体系架构,现代政治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市县一级的政治体制的尝试,政党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控制,这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范例,都不同程度的被继承和发展下来,而这正式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到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现代的政治架构已经渗透到县乡级之中,俨然与国民革命之际相去甚远了。

中国旧式的政治官僚体制,终止于县级,而在基层,更多的是以家族,士绅,和县域的政治官僚组织来维系。而在中上层精英则通过科举的方式进行维持。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与此相反。政党和***组织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社会阶层,特别是市民阶层作为活动力量的主体。这种结构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逐渐发展,以及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现实政治架构,使得现代政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样的环境才能有组织能力,又必须有足够的革命性才能不堕入腐化丧失动力的陷阱之中。国民党的变化,也正是符合了这样的规律。从大革命开始到清党变化,从十年建国派系倾轧和党力溃散,到抗战时的党团相争党力逐渐削弱溃败。

现代性的政党在中国取得成功,又处于后发国家和独立图强的阶段,必须有强大的党力和组织动员力来进行其任务。因此,国民党的各种尝试,无不为此,而无不囿于其“过渡性”,具有杂糅各种特点的混杂特性,再加之其活动,多存在与城市的社会中上层,因此无法切实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实行,而其党的能力亦严重的削弱了。

最后,国民党多元嫁接模式如果能实现,必须要依靠强大的政党力量,特别是深入到基层的党员力量。但正如本书得到的结论一样,国民党党力涣散,组织羸弱,党纪弛懈,动员能力薄弱。使得国民党的政治理想,更多的流于空文而无法实现。

不管如何,从整个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看,国民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过渡型的政党,具有从松散的西方议会政党向党治型政党过度的特点,从其整个发展和中国政治近代化现代化发展上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其溃败的内部决定因素。

4 总结全文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党虽然以***以党治国的方针取得全国政权,但其控制力非常脆弱,控制地域也十分有限。党员和党力严重不能满足控制全国政权的需要。因此导致的,一方面,南京国民***,之恩那个将政权的组织触角主要局限在中上层和城市,在县市和乡村只能任由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依仗其七号胡作非为。另一方面,在其快速取得全国政权和政、党双重力量的膨胀之中,大量吸收了旧官僚和地方势力进入党政系统,使得南京政权迅速的改变了性质。这从当年各方的观察和认识中都是一致的。

2-国民党组织空前膨胀,例如抗战时期,但是大多数是挂名党籍,和挂名的军队党员。在抗战结束前后,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组织技能,党的力量和军队、***相比异常脆弱。无论抗日还是“反共”,“最先瓦解的往往是党部,其次是***,然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是军队,其次是***,最后才是党部。”因此,国民党不能成为政权和军队的核心,他的支撑力量,不是党员和党的机构,而是军人和武力。

3-国民党执政之后没有触动原有的地方势力,政权结构等等,其控制只能在政治表层,而不能深入社会。国民党对党员的理想,是成为民众精英和楷模,但是在实际运作之中,只是不加甄别的吸收旧有的权势力量进入以维护其现状的稳定。因此国民党积重难返,沉疴深重。

在社会整合方面国民党也缺乏影响力。因此,蒋更加看重特务机关组织和军队力量的控制作用。因而造成其专横暴虐的形象。而蒋一张军权,使得军权凌驾与党政之上;另一方面,蒋利用各个派系相互倾轧以维护均势权利制衡,从而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混乱和内耗。

4-派系混乱。斗争不断。先后的力行社与CC系之争,三清团与国民党本党之争,直到最后瓜分权利的六大上各个派系斗争的公开化和激烈化,“政党派系化”,“派系党化”,使得国民党大量的政治力量和资源耗费在政治斗争上面,旧的危机和新的危机不断,最终酿成了国民党的无穷的困扰。

5-国民党试图代表各个阶级的全民利益,企图将本身基础建立在彼此利益冲突的阶级联盟之上。但是结果却两不讨好,各方都不认为国民党代表了其自身的利益。使得国民党缺乏真正可以依靠的民众和阶级基础。

综上,可以认为是“弱势独裁政党”的几个最重要的体现。造成的局面是“上层有党,下层无党;城市有党,乡村无党;沿海有党,内地无党”;党纪荡然,党员甚至以自身的党员身份为耻。由此,这个徒有强大外表的执政大党,确实是外强而中空了。

四 综述

从上面的几点,确实这本书见微知著,以广泛的全新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国民党从大革命到溃败大陆的政治和党组织运作形态,深刻揭示了它内部的错综复杂的党员和派系构成与斗争变化,探讨了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的政党组织变化。

作为历史研究,必须避免的是带有政治主观偏见的立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超越政治斗争超越历史,应当做到的,就是想本书的作者给我们提出的做法,从考察史实的角度入手,从政治和历史的广阔性和复杂层面入手,认真剖析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认识有综合的观点,得到相对客观的真实的历史。这不单单是历史专业研究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应该有的对历史的严肃的的态度。

如果我们对国民党和国民***的不同层面有了这种复杂性的充分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反动反人民”或者“黄金十年 抗战卫国”的不同说法,就可以理解各种各样的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从国民党的理念(从党纲和党治上讲,它和中共犹如同胞兄弟)出发,他确实是革命进步的,力图成为一个全民的先进的政党。但是从更广阔的基层去看待,这个充斥了各种旧式和土豪劣绅的实际政治运作和独裁控制,确实又可以理解其反动反人民和独裁的旧式的落后的一面。面对历史,我们不应该孤立的看待一个方面,也不能孤立的研究上层精英的运作和活动。历史是丰富的社会进程,只有从这种广阔的角度去还原它解读它,才能看清历史本来的面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