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长恨歌《还有一个程先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6:59
  • 72

整部《长恨歌》,我个人最关切的人物其实是这个程先生。我有段很熟悉的遭遇和他很像,也都是因为难以摆脱一场感情的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所以,对程先生,我怀有一份私人性质的怜悯和理解。

昆德拉在其另一部作品《笑忘书》中故弄玄虚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力脱思特(Litost):

“力脱思特(Litost)是突然发现我们自身的可悲境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的状态。

为了医治我们自身的可悲,比较常见的药方是爱。因为绝对被爱的人是不可悲的。所有那些缺陷都被爱的神奇目光弥补了,在爱的目光下,脑袋挺立在水面上的笨拙的泳姿,可以变得迷人可爱。

绝对的爱实际上是追求绝对同一的愿望:我们爱着的女人应该和我们游得一样慢,她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地回忆起来的过去。可是一旦绝对同一的幻想破灭,爱就成了不断产生我们称之为力脱思特的那种不尽烦恼的源泉。

对人所共有的不完美有着深刻体会的人,相对说来不怎么会受到力脱思特的冲击。他所阅历的自身的可悲,对他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力脱思特因而特属于初出茅庐的年龄,也是青春的点缀。

力脱思特如同一台有两个运转节奏的发动机。自我折磨之后产生的是报复的欲望。报复的目的,是让同伴显现出和我们一样可悲。

由于报复永远也显示不出它真正的动力,它就会搬出一些虚假的理由。力脱思特因而永远与病态的虚伪脱不了干系。”

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程先生,程先生成为了“力脱思特”的化身。他终其一生被王琦瑶的阴影所笼罩,他对她源源不断的爱造成了二人地位的不平等,这也加剧了“力脱思特”,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程先生的摄像机阅尽了从清纯到冶艳的百媚千红,他却认定了要独爱王琦瑶这一种,可王琦瑶偏偏是个最麻烦的“主儿 ”,这就没有办法了。程先生的整个人生基本上是停留在对王琦瑶迷恋的那个点上面,他无法把那个点拍碎,只能绕着它走。头顶着“力脱思特”这一“青春的点缀 ”,三十岁,四十岁,也都是一个样。其实用“力脱思特”解释也有牵强的一面,程先生有的是自我折磨,却没有报复,他把理应对同伴的报复强加在对自我的折磨上,两台发动机并作一台,受的罪可想而知有多么大了。

那个学铁路的程先生,爱照相的程先生,迷恋王琦瑶一辈子的程先生,心底里其实是自卑的吧。他的那点摩登,那点文艺青年的小情小调,其实都是用来掩饰这自卑的吧。当迷恋到了极致没有出口,自卑也就随之到了极致。两个极致纠缠在一起,只余下一个念头:对王琦瑶,自己是配不上的。你看,“相纸上的影像由无到有,由浅至深,就好像王琦瑶在向他走来,他竟感到了心痛。”

程先生令人肃然起敬的除了他的有情有义,还有一点就是负责任。之前那个一男二女三角关系时期,他是王琦瑶的“底”,王琦瑶的“备胎”,依照蒋丽莉对他的好,他本可以把蒋丽莉当成是“备胎”的,可他没有,有过的那次和蒋丽莉在一起的尝试也是存了情义在里面,是负责任地去爱。谁叫蒋丽莉没事找事在他面前把王琦瑶翻来覆去地提醒,让本应由时间抹平的,改成了刻骨铭心。“他开始喜欢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和王琦瑶在一起的时候。”带着记忆,他第一次隐退了。等到再度出现,王琦瑶大着肚子,他依旧是负责任地不顾世俗眼光照料她生下孩子。王琦瑶本来是想知恩图报地作个“反备胎”,却还依旧是端着挺着,可程先生早就没那份心了,他清楚自己的那个“配不上”,于是更愿意守候着原初的迷恋,过清静的日子,这也就有了第二次隐退。

一辈子孑然一身的程先生看淡了一切,“多年来激荡他的情感,全归于温存的往事。”要不是文革时代的来临,他尚且有着与世隔绝生存的机会,可文革把他赖以生存的条件全都破坏了,想想蒋丽莉的死和王琦瑶的分娩完成,再没什么值得牵挂。一系列情势的推波助澜下,力脱思特使他加速完成了对自己的毁灭。而这一切只是由一次偶然的拍照经历生发出来的。程先生的悲剧相比王琦瑶的,实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最后再回味一遍程先生的逝去,这也是王安忆本人满意的一段文字:

“他抬头看看,一个声音对他说:要走快走,已经够晚了。他没有推敲这句话的意思,就站起身跨出了窗台。窗户本来就开着,好像在等候程先生。有风声从他耳边急促地掠过,他身轻如一片树叶,似乎还在空中回旋了一周。这时候,连鸽子都没有醒,第一部牛奶车也未起程,轮船倒是有一艘离岸,向着吴淞口的方向。没有一个人看见程先生在空中飞行的情景,他这一具空皮囊也是落地无声。他在空中度过的时间很长,足够他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他一离开窗台,思绪便又回到他的身上。他想,其实,一切早已经结束,走的是最后的尾声,可这个尾拖得实在太长了。身体触地的一刹那,他终于听见了落幕的声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程先生“身体触地的一刹那”不仅让他本人,也让小说的读者“听见了落幕的声音”,我相信,对一些人来讲,小说在这里其实已经抵达尾声了。

p.s. 最后我想谈谈关锦鹏导演的电影,我是先读完小说再去看的,落差实在是不小。剧本整体结构是错乱的,演员选择也不恰当。把支流人物删掉一些也就算了,毕竟电影时长有限,都能理解;可编剧居然让程先生结了婚,还活了那么久,最不能忍受的是王琦瑶死得不明不白。电影抛开了王琦瑶身上的隐喻,只展现出一个女人情爱纠葛的历史,说好听点,是“一个被命运牵着走的可怜女人的心路历程”,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呢?这么一改,作品的分量直接就降下去了,想都不用想。

主演郑秀文被迫站在批评声的风口浪尖上,倒也显得不公平。我其实挺喜欢Sammi,如果不是为了得奖,给她找个配音,编剧再编好点,兴许这个王琦瑶还不至于这么差。当然,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和呆滞还是不要有了。那段清唱“香格里拉”很有味道,可以留下,之后的三人共舞显然是模仿当年阮玲玉的独舞,但此景非彼景,去掉算了。

电影删节的部分还包括我个人很是喜欢的“围炉夜话”,其核心主旨——“精雕细作的人生的快乐”是冲淡作品悲剧感的一大武器。“这是些和命运无关,或者说给命运打底的东西,平时谁也不会注意,那就是日常生活。王琦瑶有一种本领,她能够将日常生活变成一份礼物,使你一下子看见了它。这时你会觉着,哪怕是退一万步,也还有它呢!”

现在是腊月,马上考完试就要过年了。学校里貌似在降温,这样的时候我可以通过想象“围炉夜话”的温暖场面来驱走寒冷和寂寞。嗯,这样的日子,先不要祈求有知己,有个伴就够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