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重看《北京文学》创刊55年散文随笔卷《遗失的日记》。
喜欢看这类读本,文章都不长,涉及各类话题、各个作者,风格也很多样。虽是创刊55年文章的收编,基本上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想来六七十年代的文字实在是没有任何文学收藏价值。
虽则如此,首篇老舍先生1961的悼文“梅兰芳同志千古”还是感染人,深沉真挚。以前只是从老舍的文字中体会他语言的精炼纯朴和幽默,后来在很多人的回忆文章中又认识到他为人的坦率认真和天真。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家,悲悯,坦荡,有傲骨。
依我看,第二篇宗璞的秋色赋实在就不必收了。文字虽然很流畅,也有真情,但政治气息扑面而来,而且完全是“新八股”式或说那种语文教材风格的散文(“形散神不散”、运用...等手法,表现了...歌颂了...。我们都是读着这些长大的,现在好不容易可以自由选择读物了,实在没兴趣重温这种文章)。
顾乡的《顾城最后的日子》太详细了,顾城生命最后的14天她记了48页。我没有耐心字字句句地看。说我是读着北岛顾城舒婷们的诗成长是太夸张了点,但是它们确实曾在我的青少年时代陪伴了我影响了我。顾城死后也看了不少他的亲友们就此事写的文字,后来又专门去买来《英儿》。但是现在留在我记忆中的也只剩顾城的作品了。其它的人和事实在是没有知道的必要了——更不用提谁也无法证实其它的种种到底什么是真相。
很有几篇是回忆文革的,有遭到迫害的那一群人,也有当年的红卫兵。我一边看一边禁不住嗟叹。林希写得好,好就好在写了真情实感,不装大度装宽容,但同时也有感念。季羡林先生这一篇发表于1998年,那时候他的文笔还很活泼,比《另一种回忆录》要生动,更吸引我。至于那几个当年的红卫兵写的,我没法喜欢。我更愿意看到从整体回顾和哲学思考角度写参与文革,而不是辩解(这个词可能用重了,但是如果只提“自己”这个“个体”不得不或糊里糊涂地做了什么而不探讨人性,那没什么可看的)。
最近读了《听杨绛谈往事》,再结合这几篇看,真的是对人性没有信心啊。
半岛的《眺望白银时代的星空》则讲述了前苏联斯大林时代几个文人的悲剧。有些描述是我第一次看到,比如阿赫玛托娃受迫害,无法发表诗作,甚至都不能用文字把它们留下来,于是只好背诵给她的朋友们听请朋友们一起帮她记下来,直到1987年才得以出版。
这让我不禁拿斯大林时代与中国的那几十年做对比。
杨沫那一篇1965年的“日记”发表于1983年。我钦佩她有勇气把它登出来。不知道这种“日记”是否就是茅盾那种为发表而记的“日记”。而且在1983年有无真发表的必要——如果是从反面教材来看,倒是不无可取之处。
还有一些是人生感悟,人物缅怀,人世百态等等等等。绝大多数都是名家。但是像这样把他们的文字结成一个集子,就象拉所有人上台在舞台灯光下一齐亮相一样,高下立见——文笔、立意、境界……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14:1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