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美国之痒《谁让地标平庸》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4:12
  • 48

地标本来就是一种艰难的浮现。在古老而蜿蜒的大地上,探险者与旅行家用他们的步履蹒跚创造出了近乎辉煌的事迹。他们的行为通过出乎意料,超出视域之外的书写而成为定居者幻想远方的教材。地标的概念首先就是在这些教材之中,由旅行家与他们的读者共同搭建起来的;古典世界的七大奇迹,江南水乡,直至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禁忌与蛮俗,莫不如此。

而在旅游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些地标都变成了旅游点。充满着热带雨林浓郁气息的古老游记被束之高阁,现在是简明地图手册大行其道的时代。它以一种极为明确的实用态度告诉人们:前方目的地不过是由地理,气候,历史,名胜,特产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等等一系列符号的组合体。当然这样的手册往往乏善可陈,令人索然无味。在此基础上,一些标榜更悠闲,更丰富,同时更具人文情怀的地图文化手册便横空出世。由图片,新闻,旧史和趣闻轶事凑合而成的这本《美国之痒》,非常典型地代表了简明地图的进化版。

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书名,“痒”并不是什么愉悦的感受,不会给予人真正的笑容,也不会击到痛处三思其行。“痒”始终置于迂回,暧昧的境地,正如在本书中,作者似乎始终没有给出“美国之痒”的理据所在,一些评论凭空揣测作者在书页中直中美国的要害,是“搔到痒处”云云,这种说法旨在无原则地赞扬作者,过于牵强。更有可能的是,这个书名沿习了一个从美国舶来的词:7 Years Itch。这个词原本企图利用人的厌倦心理勾勒出一个神秘的七年周期,说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都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现一些问题,后来经常被用来解释婚姻危机。这个词最著名的用法与玛丽莲•梦露有关,那一部好莱坞的旧片:《七年之痒》,连接了一个旧美国的经典浪漫形象。这种始乱之终弃之的情形可以在本书目录上找到证据:首章以“走进美国”,终章以“走出美国”。这种结构安排表达了对美国的态度:作者试图要通过一本书,将自己经验与美国这个“他者”,这个庞大地标的邂逅阐释殆尽。这本书号称深度审视也罢,或者忠实记录也罢,其实都是要为美国祛魅,暗藏着主体客体两相对峙的姿态。但这种意图注定了不能实现,对好莱坞旧片片名的模仿已经是一种妥协。

在书名之后,第二次妥协接踵而来,本书的副标题是:“一名中国作家的西行漫记”。“西行漫记”,我们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它已俨然成为来自太平洋彼岸对红色政权最佳诠释的符号。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诺在美国历史学界却是不甚严谨 的代名词。“一名中国作家的西行漫记”的读者们习惯于认同它是东方理念与红色传奇在西方人面前铺叙与清晰化的过程,但是我们忽略了它仅仅只是对斯诺那次新“马可波罗”式旅行的模仿。模仿所能达成的,或者是追随,或者是纠正的效果;当前者的面目掩藏着如此可疑的色彩时,后者所能呈现的“真实”也就乏善可陈了。可以说,《美国之痒》也完成了向太平洋彼岸的另一次误解。我们看到,相隔半个世纪的两次截然不同的旅行,东方与西方的双向阐释,居然获得了同样的效果。前一次旅行完成了对红色帝国的理想主义构筑;后一次旅行,因为思想的匮乏与文笔的平庸,将一个传奇帝国在文字中变成一组数字,简介,以及失去行动力量的图像。

事实上,在作者的视域之外,浮动着一些堪称典范的文本。譬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同样是章节与片段式的表述,每一个地标在那儿呈现一种结晶体的优雅和完美。卡尔维诺的《纽约日记》倒是可以更直接地用来映现出本书不痛不痒的本质:同一个纽约,在不同的烹调师手下,显示出快餐或者佳肴艺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即使是中国作者,比本书更接近的参照物也有林达那些有关美国的著作。遗憾的是,面对这样一片文化多元,富于活力的新大陆,《美国之痒》映射出的却大多是见闻观感、隔靴搔痒。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踌躇起来:如何寻找更好的起点来开始一场真正的,谨慎的旅行?如何跳出东方经验的羁绊,穿透地标上的反光表层?

2006年

晒酒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