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科普也要打新股!》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3:33
  • 70

代发--

科普也要打新股!

杨杨

从小语文书中就有一种文体,叫做科普文。老师们常常用这些文章出些类似总结大意之类的问题,因为它们泾渭分明逻辑妥当,很适合写出标准答案——至少能入选语文书的文章都是如此。对学生来说,这类文章除了答起题来更顺手,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处了。至于内容,如果题目不问,谁还会在乎什么内容?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回头看过去,其实那些文章并不难看,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也不缺少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是好像离我们有些远,时代有些远,方式有些远,口吻有些远,情景有些远。我们的小时候,更喜欢看的是《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就来自我们身边,说话就好像我们的兄长。于是我们就这样差错着长大,被身边的科普和课本中的科普所迷惑着,不知道到底什么样子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不知从何处带来一股故纸味,一边被自己痛骂,一边不得已署上自己的名字刊发出去。于是就这样,科普一天天走远,成为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成为要被提倡被呼吁的对象。大家都明白,被列入这样的对象,就好像成了ST股票,很快就会被摘牌。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股市最稳赚的暴利机会一般出现在新股发行的时候——至少在经济危机之前还是如此。因为归根结底,新生的事物总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长出地面的嫩芽,飞快就变成一颗幼苗。种子发芽如此,股票上市如此,新人出道也如此。

科学松鼠会就是这样一伙新人,这样一粒种子,这样一只新股。他们横空出世,亮相漂亮利索,就好像一只上来就连打三个涨停板的新股,让人眼红心跳要追捧却无从下手。

他们的写作确实还显稚嫩,当然有几篇颇具水准,但很多文章仍然老调或者粗糙。但是他们的文字带着一股生命力,发自内心的欲望难以被掩盖。这才是写作的本源,无论任何文体,也无论为何而写,重要的是你要写,你想写,你不能阻挡自己的手和笔。这样,才能赢得你的读者,赢得他们的眼球,赢得他们的心,当然也赢得他们的支票或现金。

就好像写到痒的文章中,提到挠痒时有这样的文字:“单身的人想到这样的有趣游戏,却没办法独自练习。”每一个感受过孤独的人都会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幽默和苦涩。

讲述脖子的文章,这样说话:“我们也可以认为一条漂亮的脖子是有利于陆地生活的。”如此矜持的俏皮,好像某种英国作派一般让人莞尔。

一篇记录芝加哥大学物候的文章,异常优美以至于让人不忍读完,却也有让懂得的读者会心一笑的妙句:“在芝加哥大学旁边的林肯小公园,有一帮著名的大绿鹦鹉,相传它们从别的州飞到芝加哥,从此独霸并只独霸这一角街心公园。”

至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自科学松鼠会的领头人姬十三,一个有才华而内敛的人,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尤其在自己擅长的神经科学话题里,他写到:“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只是一场延时录播,你永远无法体验‘当下’,永远活在记忆中。”这已经不止科普,而是在道出我们生存的真相——这种真相不是那些文学作品中所谓的感悟,那些太个人太廉价,这是对客观真理的优美描述,已经超出了比喻和同感的范畴,而是某种我无法描述的东西。

确实,当科学巨大的美被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面对它往往无可言说。因为它就是真和美本身,我们除了观看和领悟,没有别的可做。不过至少眼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付款,把这本小书带回家,当作2009年的第一只新股,仔细研究一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