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人的精神《狂儒辜鸿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3:31
  • 61

对辜鸿铭的兴趣源于毛姆的小说,又因芥川的游记,选择再度关注他。一个机缘巧合我买了他的书——《中国人的精神》,花了6小时的涉猎,我看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极至,辜鸿铭,无疑清末让人印象深刻的学者之一。

不知道他的人,这里大概介绍下他的情况。(他那出名的关于一夫多妻制的解释为——1个茶壶,就应该配4只杯子;以致,衍生到后来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一段笑话。小曼云:志摩,我确是你的杯子,然,你却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私用的牙刷;)圆规正传,来看看这个有趣的老人吧:

CRAZY HU(外国人辜胡不分)是他的绰号,与国外礼遇不同,在中国这更近乎他自嘲的写照,只因在国人的眼中,他不是一个学者而更近乎一个疯子。我惯例地去查询每个名人的生日,以观测他星盘的分布,结果,我不由想起朋友的一句“战斗机”,巨蟹出了很多战斗机,不介意在加上这驾特别出名的。

1857年7月18日(阳历),辜鸿铭出生于南洋槟榔岛,自小家境富裕。一说他的母亲是西人,但事实那应该只是他的继母。他自小接受西化教育,让他对于中国的认知反倒是在各大欧洲学院游历之后。他一生获得13个博士学位,却在最终选择成为捍卫中华文明的斗士。

以上的描述,是“有荣誉感的中国人”对他的介绍——实话是我并不喜欢这样***裸的神化,巨蟹本就不算一个完美的星座,表象的完美,时而起源于一颗敏感,偏执,以及狭隘的心。

据说辜是国人中第一个剪辫子的人,野史说他西洋留学,不只长辫被人骂成猪尾,还因此上厕所时被人从男厕中揪出,让他到女厕如厕。虽然日后他声称说记载有误,辫子是他当时送于情人的。但面对耻辱和爱情荣誉,当时年轻的辜对哪个更容易动摇,熟悉他的人,也定有自己的判断。

清王朝的没落,让辜在年轻时游历欧洲,饱受了不计其数的冷嘲热讽。虽然他的语言天赋,让他至少在9种语言上与人畅通无阻,但对于黄皮肤的血脉,他无从选择,祖国的衰落,他也无从回避——他被人认定为弱者,低等的民族。这份心灵上的失落感是他早期的写照,狭隘、牙龇必报之心,便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终于他回国了,以一个学成归来学者的身份,开始效力于张之洞门下,成为他的幕僚之一。他致力将中国古代文典向西翻译,谁知日渐翻译,他的心灵便日渐获得依托——千年的礼教之美,成为他终身的心灵避难所。我仿佛看到了他唇下露出的那颗犬牙,然后,对着长毛洋人嘲讽一笑,道了声——蛮子!

这未必是国人的扬眉,但一定是他的吐气。

他开始逐渐显露他世出的诡辩之才,他以中国的孔道,佐以流利的西文去解决西方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并以此立足,将西方文化全盘蛮化。很多人视他愚昧而无礼,然而,许多迷惑现状的西人也开始认定他是掌握秘钥的传世智士。不过于他自己而言,他不是想要背负责任而为之,这只是他自己的痛快,是的,很多年都没有那么痛快了。

或许。在此我要说句抱歉——因为我以自己的狭隘,去揣测一位大师之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辜绝不是为别人而活的人,反之,他还很可能以刺激他人为乐——在面对国内越来越多归国留学生,在他们蔑视中华文明的当日,辜选择逆其道而行,他再度留长辫子,摇身一变,成了满清保皇派……

有人说他恶作剧心态,更多人则认为,他疯了,且已是不治之症,从此万劫不复。他留辫子,穿长衫,逛窑子,吃西餐……这个怪异的老头,开始做起更多疯狂的事:他拿人钱财不消灾,当别人质疑之时,他又转眼责骂——你敢拿钱来买我,好大胆子,我这是教训你(刚开始搞投票选举时,别人来买他的选票)!又在后来骂日本人,让所有人都确信了他的血统论。可转眼,他又在日本人的报纸上骂中国的留学生,让人哭笑不得。

日渐衰老的辜鸿铭,仿佛看穿了一切。他在膨胀和失落间徘徊,又毫不含糊地过着天天享乐的日子,他宿娼嫖妓,日日笙歌,钱财被他散的一干二净。

一切光怪陆离的事情,在他身上都发生了一遍,好吧,接着我们可以看看这本《中国人的精神》了……

在这本有趣的书中,你可以看到了一种近乎宗教的美,供人忘记饥饿和愤怒,如和曦阳光般的释然和超脱。这是辜为自己建立的避难所,如果读者足够疯狂,那么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信徒。他尊称这个教为“孔教”。这个教派的建立,与其说辜为自己找到了坚固的根,倒不如说这个天才,他用自己的天赋掩盖了孔道的瑕疵,为自己的心塑造了一株,经过数千年历练的完美的根……

“真正的中国人,是赤子之心和成人智能的高度结合,是驯化的生物,这种温良和文雅,是最高贵的体香,是最名贵的香水……可是我们的社会,离开当时已经太过遥远了。”

看到这一段时,你也许能触摸到那个老人曾被伤害、柔软的心,还有那一声绝望而低沉的叹息……这颗悲悯天下的心,跳跃于一个醉生梦死的老人胸中,他时而不以为然,时而又满怀心事,因为有的时候他都分不清——他,这到底是在为谁而忧心呢?

就让那些笨蛋这样去吧,他如是想。

于是,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应该也就是这样略微沧桑,略微愉快,又略微伤感的。这,就像世界上多数寿终正寝的凡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