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观看之道《对于艺术,你如何观看?》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2:35
  • 80

这本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字数不多,区区的一百七十多页,却夹杂着大量用以解释说明的图片。可想而知,既然讲述的是欣赏艺术之道,旁边如果不附以范图作为参考与佐证,也说不过去。这本书我是与《抵抗的群体》差不多同步看完的。后者更主要从艺术家背景和生平去探讨其作品,而《观看之道》也是伯格的讲集,慢慢细品下来,为自己对于相对静止的图像会有新一层的认识。

观看之道,首先要问自己观看的是什么。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浮躁时代,我们身边的垃圾影像之丰富程度,令人乍舌。作者在书中选取的作品范围从油画、乃至商业广告。其实对于信息的提取也与作品的局部和整体有关。例如明代的《清明上河图》,任意取一个局部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画面。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观看体验与个人的性格、经历有关:“‘看’并不是简单的视力接触那么简单,它包含着丰富erfu而复杂的含义,受我们的背景有关,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这句话简单,但具有无法忽略,不得不让人正视的力量。正如农村里的农民会无法理解抽象艺术一样,我们的视野是深受环境所限制的。

但当个人主观主宰着自己观赏艺术品的思想,或许可以更随意地关注自己与艺术家间的交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分成两种:第一种便是客观地了解艺术作品创作背景下,结合作品自身的特色共同发挥“看”的作用。这种方式在《抵抗的群体》中的介绍各时期艺术家的背景生平的叙事方式相同。这种方式有利于艺术的传播(针对大众)。但第二种方式,即无需理会画作背后的故事,任凭自己的想象附加于这幅作品之上,这也是很重要的观看方式。因为观看的主观性使得观者在没有背景材料的干扰之下对于作品的感触更加强烈!这是由于画作也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笔随意走的结合体。自己先领会了艺术家的感情,再作为一位旁观者反观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双重的创作了,剩下的思想冲击有时会十分之强烈。

无论从是“世俗画”、“宗教画”或古典的“裸女图”之中,观者获得的体验各不相同。但最普适的可能性就分别是芸芸众生之象、神圣的宗教体验,美与欢愉的享受这三种层面。但为何我们要“对号入座”呢?毕加索就是对古典学院派丰腴、慵懒的女性胴体感到不满,从而把人体解构成几何立体形,因为这就是他眼中所看,脑中所思的形象!现代艺术在打破观看思维定势这一点上,无疑比古典艺术进步不少。这种限制了数千年的观看模式在这自由主义充斥的社会之中,迟早只是会被废除的。一个尊重个体意识与意志的观看影像新时代就是诞生自19世纪末,现代艺术的横空出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