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读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2:32
  • 41

实际上,克鲁格曼最擅长的还是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即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而克鲁格曼对于斯密的分工理论的发展值得注意。而其限制进口促进出口的主张值得注意,这有引发保护主义的倾向,尤其对于中国来说。

国内市场大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这个发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意味着中国在逐渐丧失人口红利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地培育自己的国内市场,将这作为促进下一步生产力增长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意味着消化现有的产能。

p19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较大的国家会具有较高的工资率。这个结论是比较令人吃惊的。

正是由于贸易的发展,使得能源和运输能力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状况的重要因素。

p42 三个“悖论”。一是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的;二是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大部分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三是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并非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

p63 规模经济导致国际分工。其原因就在于:每个报酬递增的产业都向一个国家集聚,所以即使各国之间要素禀赋相同仍然还会形成国际分工,而且规模经济一定会导致贸易产生。

p80 新的模型让我们完全明白:不断下降的成本是贸易和从贸易中获利的独立源泉。

p93 克氏的研究也表明,真正限制分工的完全化的因素是运输的成本。运输成本的变化会迅速改变分工的结构和促进分工的发展。

p95 克鲁格曼引入了列宁的变量。即用列宁的变量表示的资本积累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度渡,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变化。我们有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一是北方地区的工人,二是南方地区的工人,三是资本家。当我们处于第一阶段时,工业地区尚未完全工业化,北方地区农业提供的劳动力能使两个地区的工资相等;但在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资本流动导致利润相等,在工业地区工业更有效益,北方地区的工资肯定要高于南方地区的工资,北方地区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的贵族,这意味着工业地区也许除了出口工业制成品外在增长的第一阶段可能还会进口劳动力,这一点霍布森和列宁也都曾提及。

p99 经济学家正是由于承认本国的资源限制才强调贸易之本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对于资源状况的分析是获取优势的钥匙)

p132 由于北方国家的工资部分来自于北方国家对新产品垄断而获得的垄断利润,技术创新的放慢或者技术转让的加快都会缩小南、北方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别,甚至会导致北方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这也意味着,由于科技的发展也是存在着间歇性爆发的状况,因此世界的经济分布也会因此而产生波动)

p144 其一是发达国家中产业的衰退是一个周期现象,从世界生产率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人们所渴望达到的境界;其二则是技术创新比它在传统模型中所显现的作用要重要得多,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更重要得是保持他们的经济收入不至于下降。(而这也正是当前所表现出来的。美国正在退出规模巨大的汽车等制造业。实际上,美国的问题不在于汽车工业的失败,而在于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低质量,使得其只能通过引入移民来获取创新人才,而大量的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则形成了强大的就业压力。当然,这也与美国的过度乐观和过度透支有关)

p168 克鲁格曼重新将熊彼特的观点进行了论证,从而复活了对于经济世界的观察。

p193 日本在内存方面的突破使人们开始怀疑美国人对技术商业化放任自流的信条是否可行。

p213 尽管日本的贸易保护妨碍了整体福利,但其通过发展内存工业,创造了就业市场,实际上阻止了高素质人才资源向美国的流动,这个因素需要考虑在克鲁格曼的论证框架之内。就我看来,贸易政策必须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而***总是以本土的利益为第一位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