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水流花开《草木盛开好文字》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2:10
  • 33

我们曾是一个植物的国度,诗经、离骚中的白芷、秋兰、杜衡这些名字,读来虽已隔膜,但凭文字,眼前也有摇曳生姿的美感。这是遥远的农业文明茂盛时期的印记,在静谧中显现自然和谐的一派生机。我们亦是一个散文的国度,是诗歌的大国,这种悠久的传统出自敏感、敬惜文字的先民的手指。

最早的白话文也没有抛却抒情的美德,虽不免感情泛滥,有那种咿呀啊呀的呻吟与哀叹。近五十年来影响我们的,先是秦牧、杨朔、刘白羽们的抒情,后来是余秋雨之类,网络普及后,杂文的味道盖过了诗化的散文,更多文字里多了钱锺书和鲁迅的影子,冷笑话的聪明,以及翻白眼的嘲弄。朱自清那样的老派作文少了,散文没落成枯燥的市井唠叨,几眼便能一扫而空,即使再好的小说,也常常因为文字感太差而逊色。正因为如此,读到《南方草木札记》一书时,我一下子有一种慢下来的心境。

作者是一个不知名的老先生,从书中可知他从江苏淮扬一带迁居南宁的生活轨迹。南宁我到过,分不清那里的凤凰树和木棉花,还有朱槿,都是开着惹眼的红色花朵,很像。这三种树,朱千华自然都写到了,让我羡慕他可以每天细细观察这些南国植物的不同情态。

不知哪里来的印象,总以为南宁应该是一个遍地都有水果的城市。传说你在街头伸手一摘,就能吃到树上的芒果或者荔枝。真的去了,发现并不是这样。虽然在赫赫有名的中山路上,菠萝蜜、番石榴、木瓜这些让外乡人新奇的热带水果,随处可以论斤自选。

菠萝蜜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那个“波罗蜜”吗?我不确定,但这个号称“果实之王”的水果,普通的一只都有十来斤,它的构造有些像山竹,核也是椭圆,滑溜溜的,形似鹅卵石。因为太甜太甜了,一般人都是买几两尝尝,老板会举着水果刀,小心地把果肉从剖开的菠萝蜜里挑出来。

“2006年的整个夏天我都在吃菠萝蜜。我常常汗流浃背地把那些沉重的菠萝蜜一只一只拎回家存着,菠萝蜜的浓香就这样一直弥漫我的房间经久不散。”这种吃法简直就是饕餮,在我只是出差偶遇的浓郁果香,朱千华却拥有了一整个夏天,并且是从床头到屋角,从口齿到手指。

车前子在书的前言中说:《本草纲目》是可以当文学书来看的。而这本《南方草木札记》,我却当作植物课本阅读。朱千华写怎么吃凉拌鱼腥草,怎么不识罗汉果的真面目,在吃鱼生时怎么邂逅迷人的紫苏,写的都是寻常的草木瓜果,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情态,却格外的体贴温煦。在勾起馋兴的同时,也让人回味关于食物的私人记忆。比如在广州街头吃过的番石榴,“有青枣的感觉”;原来鱼腥草就是蕺菜,凉拌着入口,那种食感“庶几可以和深海鱼生媲美,一种冷香,一种暖意。”

同类书,还有安歌的《植物记》,植物的疆域从新疆一直写到海南。国外的就更多了,我推荐英国人威·亨·赫德逊的《远方与往昔》,作者回忆在南美阿根廷大草原度过的童年,树木鸟兽,无一不细致生动。可以与之抗衡媲美的,要数早逝的国内作家苇岸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那种句句珠玑、秀外慧中的质朴文字,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