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八十年代访谈录《八十年代访谈录》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11:35
  • 54

早听说此书,而此书以访谈而写群体回忆录之形式又正是我所想写,这次被困家中,终于得暇读毕。总的感受比较失望。

作者查建英是个作家,北大毕业,后来到了美国读书,大概当时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圈里也是比较活跃的,认识各路的风云人物,因此找人来做访谈有独到之优势。书中所访谈者记11人:阿城、北岛、陈丹青、崔健、甘阳、李陀、栗宪庭、林旭东、刘索拉、田壮壮。倒很有几个听听名字就让人有些激动与向往的名角。而采访之主题为对八十年代的回顾及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及现今之比较。所访谈之诸位,皆为当时文化圈里各界之风云人物,因此话题涉及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社会科学、和哲学,对八十年代文化热之下的中国、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及过来人现在的反思、对比倒是个不错的概括和别致的视角。

与阿城的访谈被放在卷首,在我看来也是全书中最可读、最有用的一篇,而其余基本是越到后头越无趣。这倒不是因为访谈对象的问题,而是话题的局限:就那么点事,等到了第十一个访谈,已经在前头说了不知多少遍了,谁还耐烦看。这其中就可见此书构思上之问题。个人故事虽然也讲了,但只是些零碎片断,而且太个人化,少普遍意义。而让这些过来人抽象地评述八十年代的文化现象,时不时还加上点深奥而不深刻的对中国社会、文化、及民族性的分析与批判,若不是自己也是过来人,有切身回忆在其中,实在难吸引人,读来也无用,还不如认真读两篇论文简单。

更令我生厌的是,所有的访谈里,查建英的插话都太多,屡屡喧宾夺主,而且所插之话里,经常流露出一股自命清高、自以为是、顾影自怜,让人感到她这等之当日文化精英,虽然现在也多少混成了精,但却被当今的商业洪流抛弃,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酸意透纸,心态不是最健康。特别令人讨厌之处,在于她总爱拿美国或其他什么她去过的国家来说事,而且往往说得不恰当。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也需看社会有无可比性,且需在了解自身之基础上。她的这种倾向在与刘索拉的访谈中表露最为明显,大概因为两人是连档模子,最熟稔,话说起来最无遮拦,才原形毕露吧。

现在看来,这种顾影自怜的怀旧很令人生厌,我若真要写70一代的书,断不能是这种写法。她这种怀旧中,总暗含着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而越是发此慨叹,却越让人觉得她们已让这个被她们所看不起的时代抛弃,而她们所津津乐道的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则跟她们一样,变得越来越无关、遥远。大家明明都还活得挺滋润的,怎么就写出这么一副遗老遗少的腔调。从过来人的角度看,也可理解,八十年代是个不会再出现了的畸形社会,一切向西看,全民文化热,青年人的偶像竟然是诗人。所以,当年经历了这些大红大紫的文化人,到了今天这个一切向钱看、全民赚钱热、青年人的偶像是韩寒的年代,不觉得一代不如一代也难。

当然,每一篇访谈中,对八十年代都颇多批评,言其轻狂、幼稚、冲动、内虚火旺、雷声大雨点小、在文化建设上未做太多的真功夫,等等。若让我来评论,定不会比他们更高明、更深刻,所知更不如他们多。然而全书读来,还是有些不愉快。为何?

首先,这些访谈对象的言语中还是有他们时代的痕迹,即从文革的大鸣大放到八十年代的目空一切。所以,不时流露出那种语言风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苏联式的革命浪漫主义。再加上又是回顾一个时代,更易落入高屋建瓴、宏大叙事的俗套,让我不时觉得,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象些文学青年。以这一点论之,有些人看来还没从那个年代里成长出来。所以,这一点我需谨记,怀旧切不可搞得脱不了旧、入不了新,搞得自以为成熟、沧桑,人家看来却是肤浅、幼稚。

另一个教训则是,讲一已之故事,切不可有炫耀之心,想着跟人晒革命家史。自已之故事对于自己再精彩难忘,对于他人也是无关痛痒。要让人愿意看,里头要有普遍之人性、生活之戏剧才行。我同时在慢慢读的余秋雨的自传《借我一生》就写得很好。同样是一已之成长回忆、家庭琐事,却因为有人生的苦乐、性情在里头,如一本小说般,我读来也能感同身受。现在看来,个人的观点是尤其没有普遍意义、让陌生读者无法忍受的。而若要讲个人之生活经历,必需有细节才行,所涉人物要有性格、有血肉才行,而切忌摆谱似地挤一些名人的名字在自己的故事里,却不将这些人作为人物来展开描述、显现其性情,立时便让读者觉得这故事只是讲给熟人听的,与我何干。

其次,评头论足之文,本来难做。讲述故事已不易,论证因果更难,而要评论人事之是非,则是难上难。只因评论一事,难有标准可言,又往往缺乏实物,只能见仁见智。可一则,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批评了谁,都有人听了不受用;二则,评论易流于空谈,既无讲故事之知识,也无证因果之理论,一篇读罢,只不过知道评论者之看法,于我而言,除偶有精妙者或能启发思路之外,所学甚少。这看来也是我特别不耐烦国内报刊杂志上各色专栏作家的缘故。没比别人多掌握什么材料,没做实证调查,也没什么过人的见识,就在那儿聒噪,听来何益。或如我所认识的某位小有名气之专栏作家,于中国之事,连王菲为何许人亦不识,于美国生活十年,却从没开过车,如此之见识,却得着什么事也来大评一通,于是,把一级方程式跟美国之NASCAR赛车也混为一谈,如此之评论,who gives a shit.

此书与刚读过的《激荡三十年》相比,更可见长短高下。后者也不乏评论,尤其好引用西方某些管理学大师之金玉良言,以此而证中国之好坏,也是个烦人的地方,在我看来是书中最无用之处。但毕竟人家是好好讲了故事的,故事讲罢,想评论一下,大概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蹩不住这份嘴痒。而且,吴晓波做得还算妥当,有点像古代章回小说里,一回故事讲罢,作者突然跳出来,一拍案,然后有诗为证,曰“滚滚长江东逝水”云云,倒也让读者想一同长吁短叹一番。同样是回顾过往,《激荡三十年》里,有个人命运之沉浮、国家大势之跌荡、有英雄气短的无奈、也有小人得志的猖狂。而《八十年代访谈录》里呢,我只记得些纯粹个人化的感逝伤怀、原本有趣却被弄得支零破碎的人生故事、和大而不当的评人论事,这些东西,我读来何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