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晚上。23点47分。暗淡的床头灯光笼罩了整个房间。我用右手按住抽搐的胸口,试图平复。面前,文化纸称着铅字,迎接面颊滚过下的液体滴答。
书皮上印有一行干净的字:所有中国人看到结局,都会掩面而泣。
初读此句,不禁哂之。心想着,已多久不曾为虚构的艺术挥泪。诚然,欣赏的东西多了、久了,便不再愿意肆意挥霍廉价的眼泪。对于烂熟于心的故事模式,感动之余,更多的,是份淡然。于是彼时,不由笑作者的狂言。直到最终,恍然发觉,那句话像是句魔咒,尽管我早猜到悲剧的结局,依旧,依旧,身临其境般,体味了番彻头彻尾的悲伤。
读这书,着实累人。仿佛亲身经历一场痛彻心扉的苦楚。那些情话,那些幽会,那些静默,那些默契,那些呼之欲出又难以言状的兴奋、激动、欢喜与惆怅,如此清晰,如此真实。
文革。多么陌生却并不遥远的年代。彼时候的男女,重压之下的爱与痛,如时光的掌纹般永远刻入一段历史。那真实的一幕幕,是被撕碎了的美。读起来仿如拾起琉璃瓦片。晶莹剔透,却是要划伤手指的。
扉页上书:“我不能等你到25岁了,我也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读起来固然是酸的,然而倘若是30年前一名男子临终前在日记上写下的真实的语句,不免令人动容。
那些在一个我不敢想象的年代的生活细节,让人恍惚。然而,彼时候,在最原始最保守的心态中,依旧酿出那些络绎的脉脉含情。河边如盛花的床单,山路上山楂树旁骗来的拥抱,一带冰糖,一双胶鞋,一个晚上,一个人的一辈子,或许,.更长。
老三。苏童称之为“情圣”。却绝不仅仅如此。每每念及如今这片脚踏的大地上某棵山楂树下真真长眠着那样具为爱不眠的尸骨,心头,常常紧揪。是心疼,抑或感伤,便不得而知。
我只是渴望,他可安睡。
30年.昔日那几近殉情的少女,如今成家生子。知天命之年,掀开记忆的窗帷,叩问一份陈封三十年的恋恋风情。
“以此告慰老三的在天之灵”。如此平静的态度,依如静秋当年。只是,我始终笃信,这背后沉淀着比眼泪与缱绻更为厚重的心思。或许,只有当事者,可以懂得。
斗转星移。当年那个赤脚在工地做着男人都难以承担的苦力的姑娘,如今已远渡重洋。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唯有那个为了灵魂的守候而执意安葬在山楂树下的男子,依然在洁净与芬芳中坚持。
30年后,静秋会在山楂树下对她的女儿说:这里长眠着我爱的人。
音响飘出彼时苏联民谣《山楂树》。当时,这曾是谁的手风琴,谁心头的吟唱。
岁月啊,是把多么温柔的匕首。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09:3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