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青春《青春》,青春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08:32
  • 64

再读库切,又重新恢复了读书摘抄的习惯。

有时看到一个句子,整段地抄下后再反观自身。

“吸引了他学数学的,除了数学使用的神秘符号外,就是它的纯洁。如果大学有一个纯思想系,他可能会读这个系。”

如果在读大学前认真填志愿,我可能也会如书中主人公(年轻时的库切?)一样,学纯理性的数学或物理学科,或者是其他文理学科。理由类似,如学数学的黄逸所说:因为这门学科的纯粹。

在内心中一直惊叹于思维的力量——如数学学科,就是由纯粹的思维所搭建起的大厦。正因为自己的不能及,而对学习这些学科的人充满好感、敬意与向往。

“精神生活,他暗自想到,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本身就是报答。”

“他的看法是:只有爱和艺术才值得无保留地为之献身。”

在年少的日子中似乎一直在寻找,但好些时候却不清楚寻找什么。把内心的许多要求寄托于书籍(文学、诗歌等)、音乐、影像或其他之上,不允许自己的精神上荒芜,但这样的寻找过程却充满了不确定、怀疑以及不断的尝试与更替。

未曾消失的精神上的孤独感,有时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

“但是他不能不看到渴望的结束和诗情的消失之间的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他长大了?长大了是不是就等于长得丢弃了渴望,丢弃了激情,丢弃了灵魂中一切强烈的感情?”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这种过程的预兆——在逐渐长大后变得越来越现实,曾经许多的执着会被淡化、遗忘或者丢弃。或者逐渐麻木。

…………

库切仍以他特有的安静、冷峻的笔调,以及缓慢、克制的语言来叙述青春的一段经历与时光,在近60岁之时重新审视当初年月的彷徨之旅。透过简洁隽永的文笔,满纸的青春总是充满了不确定——特别是对于精神世界的经历而言。

每个人青春年月并不相同。作者叙述的“外省”经历对于读者如我而言肯定存在现实上的隔离之感。但剥去表层的隔离,作为读者的我发现了许多关于内心路程的内在的相似性。

http://kfilmuzik.blog.tianya.c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