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两百年的孩子《老人的童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06:47
  • 67

托尔斯泰、王尔德、泰戈尔、卡尔维诺等很多大作家都曾经创作或收集过童话。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近10年来也不断创作以青少年读者为对象的作品,2003年,大江在其68岁的时候推出的童话小说《两百年的孩子》,虽然主要人物是少年,但是作为面向青少年的作品,显得缺少了一些童趣,也许把它称作老人的童话更合适。

小说主要写的是因患先天性脑疾病而残疾的哥哥真木、妹妹明及弟弟朔通过时间装置穿越时空的冒险故事。三个处于1984年的孩子通过千年老柯树穿越时空,目睹了1864年幕府时代平民的悲惨生活,亲历了2064年的专制压抑,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对自己无力改变过去和未来感觉有些气馁和伤心,虽然最后在父亲的鼓励和教导下认识只有抓住现在去努力创造,才可能改变对人类不利的未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让人感到个体在时间的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这明显不同于一般童话冒险故事中,小主人公通过冒险增长见识或者改正缺点,获得教益并成长的模式。

大江健三郎作品一贯现实针对性较强,《两百年的孩子》写的虽然是孩子的故事,但是同样表露了他对日本现实的关注和未来的担忧。他借小说人物之口说出“人是三千年开放一次的优昙花”,呼唤“自主而有合作精神的真正的新人”,则表现出深切的人道情怀。虽然有人说童话从来都不是写给孩子们的,但是没有引人发笑的情节,偶尔还穿插严肃的说教,这使得小说读起来不如一般的青少年读物有趣,深刻但是未必符合青少年的口味和理解力。小说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可以看出存在主义对大江的影响。父亲的总结中引用的瓦莱里的那段话,大江健三郎曾在多个场合讲过。这说明大江近期的创作虽然放弃了自己之前风格和主题,但是在这部小说中仍然在进行痛苦的探索。《两百年的孩子》是大江对自己多年的人生经验和对未来的体悟的记录,是老之将至时对过往的总结。

虽然这部小说用供青少年阅读的文体创作的,但是很多地方的设置还是很有深意的。三个孩子穿越时空装置不是现代的时间机器,而是千年老柯树,暗喻人类只有了解过去才能走向未来。三个孩子进行时空旅行的时间是1984年,这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而小说中对2064年日本的专制和对人的严格控制和《1984》有相似之处。当然,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设想的结果在1984年并未出现。也许,未来的世界永远不会像乌托邦那样完美,但是也不像反乌托邦小说描写的那样绝望。正如《两百年的孩子》中所描述的那样,虽然“精神纯化运动”将日本青少年组织成了准军事组织,但是仍有人建立了“鼯根据地”与之对抗。未来虽然暗淡,但是却仍然存在希望,这也正与大江健三郎经常引用的鲁迅的关于希望和路的比喻一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