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zbieta 的Hannah Arendt / Martin Heidegger
这本书很早就有中译本了吧。可是,我一直没看过。原因之一是,读了阿伦特自己的文字之后,我已经对她——不仅仅是她的思想,而且是对她这个人——有了自己的理解。我疑心无论什么样的传记都不能让我满意。
可是有个朋友提到过这本书。说阿伦特在车站里看着海德格尔与她前夫一起离去那一幕,写得很感人。于是,这一次在纽约遇见英文版,就不想错过了。
我果然不喜欢这本传记对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关系的解释:作者既然可以心平气和地写:阿伦特的前夫与阿伦特,在婚姻关系持续以及结束之后都保持了友谊,并且曾帮助阿伦特以及海因利希逃出德国;为什么不能同样心平气和地写,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在情人关系持续以及结束之后都保持了友谊,并且曾帮助海德格尔重回学术界(在美国出版其著作)?
站台那一幕,的确很感人。但并不是作者的描写感人,而是阿伦特自叙感人:
“我站在你们面前,你们看见我了,…….但你们没有认出我。(I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for a few seconds,you actually saw me…… and you did not recognize me.)
小时候……妈妈假装认不出我。我还记得,当我哭喊着‘我真的是你的孩子,我真的是汉娜’时那种莫名的恐惧(blind fear)……
火车很快开了。一切都和我想象过的一模一样:你们两个高高在上;我独自一人,彻底无助。一如既往地,没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只能任事情发生,只能等待,等待,等待……”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感到空气里有一种凄凉孤独的气息弥漫开来,令我几乎窒息。
她不是——不象表面看起来那样——在为爱上对自己视而不见的人而哀叹;而是:本以为具有最深刻关联的人其实(很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人的现实感——使人不至于疯狂(如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理性——其实是极其脆弱的,它依赖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认和见证。在这个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存在于这个人们共有之“社会”的凭据;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则是人存在于人们共有的(精神)“世界”的凭据。
所以,如果你以为自己与之共在的人,不再认识你——更糟糕的是,其实从未与你相识,——就意味着,你再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你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已从这个世界里彻底消失……
这样的经验,一定深深埋进了她内心最黑暗的地带。
她说,“自由是有空间的,进入者得自由,不得入内者则不得自由”。(the promise of politics P170)
也许,正是这样独特的经验,可以解释她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够)“背叛”巫师海德格尔:当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于那空气稀薄的高山之巅时,她却义无反顾走向了人间。
她说,在公共领域,一个复数人所共有的世界里被看见和听见,是人性最完美的实现。
站台这一幕,真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
海德格尔高高在上。
海德格尔对人群中的阿伦特视而不见。
海德格尔离开了。
阿伦特独自一人,在人群中。
年轻时,阿伦特以为,失去与海德格尔的爱情,她就再也不能活了。但是,二十五年之后再看,离开,原来也可以是出发。
即使在那样孤独脆弱的时候,阿伦特深切体会到的,也不只是无助,还有行动的愿望。
她说,行动,与他人一起行动。
我不大喜欢波伏娃,原因之一是,我想象不出没有萨特的波伏娃,——既然如此,我不如直接喜欢萨特算了。
但阿伦特不同:正因为在思想上离开了海德格尔,阿伦特才成就了自己。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02: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