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吃过晚饭,我和易之逛到阅读时光。他们的书正在打折。我们各自选了几本,其中就有伊丹的《再见,伤心》。
事实上我并不想买这本书,反而是一向不爱看小说的易之坚持要买的。我的理由是,如果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没有必要买下当代作家的小说。易之的原因是,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的别致,并且书的封面印有“摇滚乐”字样。他期待这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小说,写书里的主人公们是如何组乐队,如何走着摇滚道路的。
我对想象中的这些叙述嗤之以鼻。
可是在易之的坚持下,还是买下了它——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大约一年以前?或者更久一些。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忘了看这本书。它在我的书柜里,和其它买来却没看的书一样被我们遗忘。我们常常这样,渴望着还没得到的,却忽视已经拥有的。后来熊猫借走了这本书,我猜她也一直没看完吧。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这本书终于再次现身。我把它搬到了工作的单位。前几天易之来看我,才又在桌子上(现在住单位的宿舍,没有书架了)翻到了它,于是拿去看。我和易之的休假总是不一样,这次拼来凑去,或者他陪我,或者我陪他,竟然在一起呆了一个星期。在易之上班,而我无聊的时候,我就把这本书翻出来看。
很薄的一册,于是很快看完了。
易之也看了几页,很让他的期待落空,这本书“又没有写他们是怎么组乐队的,或者写了也没写清楚”。我笑易之这又不是一本指南。
其实要猜到作者伊丹不会像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那样的叙事,并不是难事。但是伊丹的写作角度如此狭窄也是很少见的。
伊丹在后记里写“这本书以爱情为主线,音乐为副线”,可是爱情和音乐并没有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的仅仅是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叙述,这个叙述来自她内心的声音,一个极力想掩饰自己的声音。她并没有写出她真正的爱与恨,我感觉不到她的热情,感觉不到真实深刻的希望、快乐、失落、尴尬或者绝望。我只看到一些走马观花般浮现又沉寂的故事,这个叙述者显然并没有做好准备,让他人来倾听。
这个状态很真实,但对于写作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没有强烈生命力的文本是他人无法进入的。对于写作者来说,自恋尤为重要。这种自恋的基础是与他所热爱的事业成为一体。可是阅读紧闭的心灵,阅读者只能被排斥在外,而写作者也在自己的语言花朵中悄悄枯萎。
值得一提的是,伊丹在小说中象征用得很多,那些比喻也很美妙奇特。比如她说男人脖子上的银链子,像一条“沙漠中的响尾蛇”等等。
她是有才的,但并没找到自己的道路。
在我们从买这本书,到读完这本书的经年里,我和易之也经历太多的坎坷。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些也许再平常不过,在稍微上了年纪的人眼里大概更是无谓。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很重要。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家,风雨飘摇,几乎覆没。
在我结束找工作暗无天日的日子时,我是否该说一句“再见,伤心”;在我离开日本冷面先生时,我是否该说一句“再见,伤心”;在我坐在易之的车后给他打伞,唱“肥耳驴之歌”时,我真的可以微笑着说“再见,伤心”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02:0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