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盖普眼中的世界《成为小说家的“入门指南”》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00:11
  • 71

文本与真实的关系是许多作家偏爱的主题,从红了二十五年的博尔赫斯到最近大红的保罗•奥斯特,再到追求纯形式写作的罗伯•格里耶无不热衷此道。而这本《盖普眼中的世界》也该归入这个行列。

只是与那些喜欢将文本中的文本与现实相互解构、想充当小说世界与真实世界“双重造物主”的作家相比,约翰•欧文可要温情得多。他的兴趣是讲故事——一个关于作家、关于家庭的“好故事”,最多有些训诫与反讽。他还在有意之间,将小说世界的秘密全盘托出,就看已把写小说视为人生目标的你接不接招了。

之所以能成为“入门指南”,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层层嵌套的技巧。但凡涉及文本与真实的小说,大多会用上这种嵌套结构。比如很典型的《隐之书》,文本先是抽丝剥茧的线头,慢慢地就有了笼罩现实的魔力。

在盖普的世界里,嵌套着的、多个完整的文本却只是之前“构思”的结晶,而非指向未来的谶语。似乎作者在炫技的同时,也不忘“普渡众生”,让读者围在十八世纪的解剖课上——底下,一篇篇盖普的小说被开膛剖腹;真实与虚构该怎样对应,又该是怎样偏离,一目了然。

主人公盖普是个成功的小说家,短暂的一生写完了3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从梗要到全文,在书中有翔实的交待。而如何成为小说家,盖普的第一课也是读者的第一课。约翰•欧文完全在循循善诱,他花了一章写盖普如何为第一篇小说寻找灵感——不停更换的寄宿舍、街边尴尬的马戏团、作为糟糕作家的葛利尔帕泽,这些生活中的场景被盖普串联在了一起,构成了小说奇诡的上半部。可写作的冲动过去后,盖普却无法完成下半部,他还没有为这个故事找到一个意义。

这时,妓女夏绿蒂患上了晚期癌症,马克•奥勒留带来了《沉思录》,一切变得顺理成章。一个将之前的奇诡之处一一坐实、凄凉到无声的结尾出现了,世界在盖普的眼中将是永恒的末期绝症。约翰•欧文又用了一章才肯说出真正的关节,无论是一篇小说,还是一个小说家的诞生,等待的都是一个语调——一种理解世界的恒定视角。盖普知道,你的语调诞生了,所有的事就开始彼此相关,世界也就臣服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盖普从一开始就知道该怎样才能写好小说,他所不知道的是怎样在这个末期绝症的世界里展开自己的生活。

于是,盖普初次写作的喜悦、陷入瓶颈期的彷徨、写出巅峰之作的苦难成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而慢慢经历的生命历程,对于性、对于爱情、对于家庭的认识与焦虑则成了推动写作的内因及源泉。约翰•欧文用整本书,不动声色地解释了小说世界最隐秘的秘密——小说的内容究竟来自回忆还是想象。

他的答案是比例,回忆与想象在一本小说中总是混杂的、共生的,关键在比例。借着盖普的5本小说,作者说出了自己评判。《葛利尔帕泽寄宿舍》几乎是篇纯想象的小说,除了维也纳的真实背景等几个“触发点”,其他全是虚构。而这篇小说的优秀,我想甚至无需书中人的激赏作为佐证,读者自己也能判断。《拖延》也用了维也纳的背景,儿子与母亲的结构多了些盖普本人的影子。《戴绿帽子的第二阵风》自传的比例明显更高,到了《守望》,几乎就是篇自传——盖普的焦虑、盖普的生活、盖普的谵妄,一起都是盖普的。这本书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海伦——盖普的妻子,选择婚外情。作者的逻辑是,只写自己是狭隘、偏执、才华枯竭的标志,与这样的人在一起,至少缺乏乐趣。

一连串的打击让盖普写出了巅峰作《班森哈维眼中的世界》。除了真实的愤怒与粗粝感外,小说都在虚构。到这里,作者的评价谱系已昭然若揭。小说离自传的那根轴越近,就越平庸。在那时的约翰•欧文看来,过往的伤痛应该成为想象的养料,而不是回忆的泥潭,正视伤痛的目的是让想象充满力量。

二十年后,在《寡居的一年》里,约翰•欧文修正了自己的评判,用想象作为骨架、用回忆作为血肉同样能写出最好的小说,不断的回忆也是走出伤痛的方法之一。56岁的约翰•欧文比起36岁的约翰•欧文,显然更相信这个世界。

突然有些担心,我这样“规整”地理解《盖普眼中的世界》,会不会让无意小说写作的读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可我也相信,任何读完小说第一章的人一定会走完整本书的阅读之旅。这样一个迥异的、充满反讽趣味、又把想象与象征结合得如此巧妙的开头,其实只是作者的牛刀小试,更精彩的永远在后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