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仪式《世界就是我的修道院》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8:40
  • 78

世界就是我的修道院

□三皮

倘若不是诺特博姆,这个深秋一定是另外一种深秋,我这是想说属于我的这个深秋,因为一个原本陌生,现在亦只稍微了解的荷兰人而改变了。明年这个时候,如果我还会回忆当下的这个十月,大约是少不掉诺特博姆的,至少少不掉他这么一本仅只185页的小说。

我有意理清究竟是什么、是怎样一条线索支配了现实的改变,是《仪式》这个题目么?似乎不像。那么,是里面那些多少显得特立独行的人物?也不尽然。或者是有条不紊精巧的叙述?是三段式的叙事结构?是时隐时现对时间流逝的追问?要不,就是《华盛顿邮报》所言:一部敏锐而深刻的寓言……这个时代不属于井井有条、追求秩序的人们,而属于那些能够在生命的无限可能之间从容游荡的灵魂。是这样一则寓言,这样几个“能够在生命的无限可能之间从容游荡的灵魂”左右了我本已一成不变、单调无趣的生活!

仪式这两个字用来做标题,是不讨巧的,未免显得过于沉重,规矩老实得拒人千里。你非得安静、缓慢下来,才能够披开也许是标题刻意设下的荆棘,顺利进入内文貌似平常实质满含暗示、哲思遍布的叙述之中。到你顺延第一章“间奏1963”一路聆听到第四页,你会惊觉自己已经无能全身而退。

该页将会读到“但是多无聊才叫无聊?”,这是主人公伊尼的疑问,恐怕也正是饱食终日的你的疑问。再往后一页,你则要与“时间何等怪异,你回首前尘,它显得如此紧凑,像绝无办法分割的个体,又如一盘仅有一种香气、一种滋味的菜肴”这样的思绪相遇。当你念及这些疑问与思绪均出自于一个身在首都阿姆斯特丹:证券市场的行家、艺术品买卖的里手、情感生活随意放任,随波逐流,享受着命运带来的一切机遇,衣食无忧,在混乱和嘈杂中如鱼得水的混世者,想必你会轻易将之推及己身的吧。

整个第一章都笼罩着纷嚣中的迷惘,纵然日子光鲜、游刃有余,也照样有妻子出走,自杀未果的虚弱和无力。现实的英雄伊尼,在精神生活中一塌糊涂,茫然而又凄凉。以这样的基调书写下去,《仪式》会是一部抵死低回的伤情之作。我们至多掬一把同情之泪,三两天后,被纷繁嘈杂、层出不穷的光阴一挤,也就烟消云散,忘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诺特博姆自1963年中断十七载小说创作后才磨出《仪式》所想要的。他会抽离自杀不成的伊尼,回到十年之前,让他去结识憎恶人类,离群索居,一个人旅行、写作、监看山火,生活严格按时钟进行的阿诺德·塔兹;继而让他又来到十年之后的1973年,去结识老塔兹从未提及的儿子,那个沉浸于古典日本文化之中,冥思苦索、仪式化地生活,用耗费一生的积蓄,购得理想的乐烧,茶礼之后碎碗,然后,沉水而死的遗孤菲利普·塔兹。

这样的三个人,一个现实得如在目前,另外两个则非现实得近乎神灵。现实的伊尼穿插在1953到1973的20年间,体味另外两个分别带来的西方哲思与东洋禅理。世界成了他们的修道院,试图凭借仪式化的生存之道抵抗孤独的,到最后均无功而返,剩余的唯有死亡。仿佛只有这么一扇窄门,才能通往理想的天堂。

存留在世界修道院之中的伊尼是无缘天堂的,他起始至终的迷惘是与生俱来的胎记,寸步不离,一路相随。

仅有第一章的《仪式》,不过伤情而已,三章过后,小说终于抵达悲怆。这时候你不只看出诺特博姆皮相的好,而会进一步领略这个人思想的重量。虽然不免绝望:绝望地看到生活的无解,看到面对时光流逝的无能为力。虚脱将随之而来,在绝望的末梢,你还是庆幸自己大不了是个即使被日常生活间隙的精神探索弄得体无完肤的伊尼好了。到底他还活着,即使卑贱,总算还有思考的时空与可能。

要查找这个简直让人心生恐怖的诺特博姆,通常这样介绍:1933年生于荷兰海牙。是诗人,亦是旅行作家和翻译家,作品中的实验风格最让读者印象深刻。多年来,他遍游欧洲,用文字表达他对生活和自我的思考。

这便不奇怪了,诗思成就了诺特博姆的大小塔兹,旅途的得益则成就了他鲜活的伊尼。他聪明、世故、冷静的结构出世界心脏的求道仪式,让欲死的平静地去死,而让活着的依旧欣慰地活。

零八年十月十八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