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保研为我带来了将近一年的空闲,原先便计划着要利用它来读一些书。这几年陆陆续续读过的书也不少,但毕竟是以小说、散文和传记为主,始终不够深刻。这回读书的目的与之前迥异,不再是单纯的消遣或是求知,而希望自己能有深入本质、理性而虔诚的力量去面对未来路上纷繁复杂的选择。惟有哲学能满足,而哲学的伊始,是耳熟能详却一知半解的《论语》。之所以看中《论语》,是因为文化上的亲近。李泽厚说,儒学在对中国人心灵的塑造、形成、影响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不相上下。
于是史无前例的,我抱着虔诚的心态去读一本书,仔细记录每一行文字,斟酌、感悟、再加以发散性的思考。才看完第一章,便有满满的思绪攒在脑里呼之欲出,不得已提笔做一番整理,权当释放。
何谓“孝”
儒学以“仁”为核心,而“孝”作为“仁”的根本,可见其地位之高。国家源于氏族的联合,以孝治天下,由家庭的和谐推及到国家的和谐,统治者的小算盘也大概打在这里。在这一章里,“孝”数回被问及,每次孔子的回答均不一致。(根据李泽厚的解释,这是由于中国哲学更关注“道”在多元的表象中的应用,不同的人来“问孝”,所面临的困惑不同,孔子是对症下药式的给予解答。)
而我从中读到两点,一是“敬”,即孔子说的“无违”。在春秋战国“敬”需要通过祭祀的礼仪来表达(儒家的“仁—礼”结构,内在以人性,外在以人文),由鬼神的敬畏、敬重转化为对人事、伦常的敬畏、敬重。相比之下,当今的家庭结构不再以长辈为重心,我们身为叛逆的80后,无法做到“卧冰求鲤”那样的程度,但我仍然愿意适时去肯定父母的说教,支持父母的行动,做重大个人选择之前征询父母的意见,来表达内心的“敬”。“仁”的特征是“爱”。支撑孔门行为规范的,是人与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
二是“承”。孔子说“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恐怕就是古代“至亲丧,丁忧守制三年”的由来。朱熹的解释是“父之道”若不可取,三年不改是表示对父亲的怀念,若是可取,那就是要用一辈子去信奉、力行的根本了。对今人来说,这种要求未免矫枉过正。我更注重的是传承父亲行为中的“善”,由此想到爸的谦和、乐善,暗暗审问自己做到了多少。
行为先于语言,道德优于知识
千百年来在学塾书院传诵的,并非博大而宽泛的道理,而是细微而抽象的为人处事原则。“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儒生中罕见空谈家,在毫末之中也希冀着以修身、致良知来求天下大同。
深有同感的,我也认为评判一个人的善恶在于他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上能否体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也一直视品德为择友的首要标准及成功者底层最为重要的心理能力。惟有精心养育自己的浩然之气,在实践中与人为善,方能产生卓越的人格魅力,一呼百应。仁者二人之事,与人合作中若能洞悉对方需求,抱着真诚的心态,因势利导,让对方死心塌地信任你,必定会无往不利。权术谋略可以学得,但正气心性却只能养,难易可知。
宗教性道德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记录的无非是孔子听了某某的演唱会之后就成了素食主义者之类的鸡毛蒜皮小事,而且关乎原始氏族神秘宗教礼仪的成分也不少,适用性随时代的发展日渐希微。但它的确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积极去追寻自己肩上的使命(正如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身无半两心忧天下,愿意为心中崇高的“道”而牺牲,这就是李泽厚所说的儒学中的“宗教性道德”,带有极强的悲剧色彩,却巍巍如高山耸立,绵绵如流水不绝。传统知识分子在儒学中找到两条道路,一是培养内心的道德力量,以圣人为榜样,通过自我反省来完成心灵的完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是积极参与政治,即使身处江湖之远,也要通过言论去发散自己的影响,时时以天下苍生为念。
暂时写到这里,觉得自己仍然缺乏实践的积累,仅能作为整理自己的理解,感悟写起来很是吃力,留待以后的漫漫长路消化了。其余的体会容后再表,这是一件需要自己去坚持的事。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7:58:2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