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听杨绛谈往事》,从08年读到09年,在09年的第一天全部读完。合上书本,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昨夜都有梦见了以书中情节为原型的荒诞故事。
个人非常推崇这本书,虽在看之前翻了豆瓣上些评论,很多人认为吴学昭文笔远远不及杨绛本人但我不敢苟同。首先,吴学昭为杨绛写传,是秉着对钱杨两位先生极大的尊重,并且希望介绍给世人一个真实的杨绛;其次,这本书行文自然流畅,字里行间都能体味到杨先生的低调、宽容、勤奋、坚韧、智慧之等等人格魅力,读起来生动舒服,完全进入了书里。
全书400多页,从杨先生的出生写到出书前,杨绛本人作序,一行行小楷根本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九十八岁的老太太的笔墨。文字依然那么轻松幽默。“不过我还活着呢。我身后的事,她没法儿问我了,怎么办?我想不要紧,写到九十八岁还忠实,以后的事也不会走样。”。。。
如果问这本书对我产生如此大的触动是什么,那就是——怎么会有如此杰出的女性!杨先生的一生给我的触动,是一种柔软、沉静但又强大无比的力量,冲的我满心自责。这种思想的冲击,完全不同于平日看到的各类社会杰出女性所带给我的影响,或许是因为,她完全超出了我对一位女性张力的想象力。
她是出书书香门第的四小姐,从小只知看书和淘气。嫁入钱家后,留洋、归国,历经战乱、文革、家人变故,无论什么环境都能百变其身,从小姐、儿媳、慈母、贴身管家、灶下婢、良师益友,到风靡上海一时的戏剧作家、散文、小说、翻译家、慈善事业者,你很难想象这些身份都是平行交叉的发生在她身上。
她是出身于辛亥革命年代的旧社会女性,却懂得英、法、西班牙、俄等多国文字,大多通过自己自学,一生追求真知,如痴如醉,但不狂不躁,独善其身。
她惜时如命,和钱钟书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读书写作上。但却多才多艺,为自己做旗袍,想尽法子让钟书在拮据时吃饱吃好,在战乱时包办家里所有杂物,还为不负恩师所托,硬着头皮做从未做过的中学校长。
她为人低调,不喜出风头不图功名利禄,却敢在风气保守女人都着军大衣的年代,在清华校园穿自己在上海定制的旗袍,撑着小阳伞,不顾身后妇人的议论纷纷。
她看似体弱娇柔,却是钱钟书的保护神。家里无论什么事,钱钟书没了注意去找她,她都是一句轻描谈写的“不要紧”,搬家、修锁、换灯泡、做蜂窝煤,仿佛无所不能。
她与钟书一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最好的年华都无奈献给了那个时代带来的颠沛流离,中年忍得相思苦,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又送别至亲的爱人,一个人心力交瘁,却从不抱怨哭诉,把内心的悲痛又化作学习、创作的动力,写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提出“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这样的思考和疑问。难怪钱钟书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来形容她!
书中还有无数让我折服的故事和经历,我没有她万分之一让人叹为观止的记忆力和才华,也没有能力用文字写下心中的情绪以及对杨先生的敬仰。只是有些开心,在2009年的第一天,杨绛先生的故事为我新的一年拉开了这么积极美好的一页。
我只是在想,我们这些正年轻的人,有多少时间,我们都没有珍惜。
我只是在想,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年代的人,有多少困难,值得我们去苦恼。
我只是在想,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年代,有多少人,懂得什么是爱情和浪漫。
我只是在想,生命中有那么多的快乐,有多少人,都睁着眼睛视而不见。
我只是在想,我要做一个怎样的女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7:57: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5222.html
上一篇
协同学《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