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媒介身份论《my view》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6:43
  • 74

1,借鉴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运用了不少的社会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比如“功能-角色理论”等。同时,也运用了像生态学这样具有全局观的分析。

2,作者善于自我辩护。每次提出一个观点之后,总是要对其中有可能引起大家争议的部分进行一番“解释和维护”。能够看出作者的谨慎和思想的交锋。

比如在结尾的地方,作者经过反复对比和论证,得出:

“当前要重建中国媒体身份平衡比较务实的做法就是,设计一种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容纳力的媒体身份结构,既要认清和接受媒体的现实状况和处境,但是相对更加偏向于对媒体理想价值的重塑,以期理想价值和广大的民众为依据来抗衡和节制媒体当前的亲权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媒体行为的偏向……”

其实看到这里,本人就觉得这个结论有些“轻浮”,因为没有一个具体实在的形象告诉读者——中国媒体身份究竟该是什么样?

但很快发现,作者在随后的“可能的批评与辩护”章节里,进行了解释:

“身份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比较空洞和理想化,容易产生误解和被利用,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为防止政治、经济和全球化等权力要求对媒体的侵蚀所能提出具体的应对办法)”。

作者的这一番“自揭”,让我的疑惑得到了补偿。也感谢作者的坦诚,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媒体身份”这个方式的利弊所在。

3,作者把最后的思考点落在“设计”二字之上,以抛砖引玉。

其实,这既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又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空间。因为,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理想因素,理想化的“身份”设想,让我们看到建构这个理论的有限性。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去思考建构一个能够保证媒介身份平衡的媒介机制。

4,作者对现行中国媒介存在的“尴尬”问题,有诸多的批判和危机意识,不妨去领会一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