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四書章句集注“知之所止”的艺术 ——我读《大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3:39
  • 64

“知之所止”的艺术

——我读《大学》

吾非修习古学之人,今却研治《四书》之《大学》,非为外事所迫,乃自讨苦吃耳。昨日文艺群宝剑兄倡读经典,吾乃好事之人,半推半就之中自揽《大学》以为研读。吾读历史,尤钦佩历代大儒皓首穷经之力,然其本者无脱于哲学发微之功。故仅就室内所存中州古籍出版社《五经四书全译》之《大学》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译注》之《大学》作为参照,另觅得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之书、张岂之《“四书”的文化意义》之文供吾参考。其他译注版本或研究著述不在涉猎之内,故定难脱坐井观天之狭,或老调重弹、或失其本义。然此仅发于本心之趣,语自心生,言有相凑;率性所至,出语轻狂。然,写完遂感其头重脚轻,此虽半为自觉,半为势迫,但终难辞其咎。不求赦谅,谨请鞭辟。

了解中国典籍的人都知道,《大学》原为《礼记》中之一章,时至宋朝朱熹将其裁出,重新定位,将其编入《四书》《五经》之目,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而且《四书》《五经》须首读《大学》篇。需要指出的是,《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语境发生变化。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在《礼记》中《大学》与《礼记》其他各章语义相互编织,互为阐发,而一旦纳入《四书》,就脱离了《礼记》的语境,而与《论语》《孟子》《中庸》文本编织在在一起了,《大学》意指的想象与诠释完全不同与以前。《大学》地位倍增,犹如载湉由一个醇亲王的儿子变成了光绪帝。在备受宠幸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千人所指、万目所视。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群儒毕至的“至察”之下,《大学》的本义反而模糊了。好,我们就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起。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无鱼”“无徒”的病症在于“水至清”“人至察”, 乃不知“止”的艺术。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学》终篇所论无过于“止”的艺术,无过于对“止”之艺术的探求和论证。《大学》整篇读来颇像一篇八股论文,既有起承转合之妙,又有逻辑论证之技。全文不足两千字,三纲、八目一应具全,总论点、分论点有条不紊,意象回环往复,《诗》《书》广征博引。论证中虽有自我想象之嫌,却难掩其逻辑细密之象。可以说是我们当下学习论述文的典范,而且易于背诵。(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译注》之《大学》为本)以前人们常把《大学》作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德学问。胡适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把《大学》要点归结为“方法”“个人之注重”“心灵之研究”。一定程度上我倾向于“方法”之说,因为教人方法也是上面我所言知之所止艺术追求的题中之义。然胡适所论过简,而且与我所论侧重不同,多有出入。以下进入正题疏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相对小学而论。据朱熹所注,古人8岁入小学,学习打扫清洁卫生,以及如何和大人说话,如何进退,还要学习射箭、驾车、体育、算学,练习写字。到15岁后,就要入大学了,入大学之后就要学习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了。(我手头没有朱熹《四书集注》,所言参考张岂之先生《“四书”的文化意义》一文,若有差错,请指正)对于大学小学的区分,我与朱熹所言有所出入。我认为大学小学并非以年龄而论,应该是之技艺之大小、道理之深浅而论。小技艺、浅道理可以采用朱熹所言打扫清洁卫生、射箭、驾车、体育、算学,练习写字之说。但是大技艺、大道理就是做人、做事的艺术。其实朱熹解释《大学》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过于玄乎,其实哪有人人都有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不是怂恿大家谋逆吗?朱熹所论《大学》其主旨偏离了《大学》本义,其他细枝末节更不用谈了。其实可以用《大学》中的话来批朱熹,“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

大学之道有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所最为重要的是“止于至善”。而不是所谓的“明明德”。“明明德”是“止于至善”的结果,“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手段。纵览全篇所论无过于对“至于至善”的论述。

德者,得也。“明明德”其实就是明白真正的得失之学。“亲民”,亲同新,不断更新之意。“止于至善”紧随“亲”而来,更新之道,我们不能盲目地谈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应该有所“止”,否则与“至清”“至察”一样会结出“无鱼”“无徒”的恶果。提出中心“止”以后,文章对“止”展开讨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从“知止”不断推衍,最后得出“得”。不管这种推衍逻辑严密与否,我们至少得出这样的信息有止才会有得。上已有论“德者,得也!”两字相同,互为诠释。这句正是“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手段的诠释。那么“止”应该从那些方面去实践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本末、终始、先后的内涵,乃是“知止”的前提。易言之,就是知道轻重缓急,只要这样,就已经接近“得失”之学的真义了。下面我们所熟悉的顶针循环结构组成的所谓“八目”是“止”学的应用,如何与自我、家庭、社会、天下相处。这也是一个自我确证的过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很多人从这句得出中国儒学内圣外王之理。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必须看到有断章取义之嫌。研读此段,其重点不是在两头,而是在内核,内核是什么。从天下、治国、齐家、修身、诚意、致知、格物,然后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处于中心的是格物。而格物正是止最基本的学问所在。格物才能有知“本末、终始、先后”。辨识这些才能体悟止的艺术。当然,朱熹所论格物乃无稽之谈,所增格物之传更是画蛇添足。上文已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里格物就是知本末、终始、先后的学问,因为知道这些基本情况才能知止。朱熹所论物莫不有理,格物穷理,格尽天下物,穷尽天下理,就能够致良知。这纯属胡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张岂之竟然对朱熹这做法十分赞赏,称为是对《大学》的一个贡献。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往今来,很多人被这句话忽悠了。勿庸讳言,我也在此曾迟疑许久。认为这句话是《大学》的主旨。认为《大学》就是讲修身的。其实,放在整篇来看,这是不成立的。这毋宁是对“本末”之论所列举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一事例,得出下面结论: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末倒置、厚此薄彼正是“止”失之法度之表现。至此,文章总题所论得出。下面还有一重点论题,就是如何才能知道“本末”“终始”“先后”。作者从“诚其意”切入进行讨论。(朱熹认为《礼记》之《大学》有错简,重新编排次序,定出经传两部分,其实弄巧成拙,破坏了文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如何识别本末、终始、先后,在于诚其意。诚其意,其实要求人回到罗尔斯所言的“原初状态”,恢复到人类的“本真性”。屈瑞林、和查尔斯.泰勒对“本真性”都有精彩的论述。本真性是一种原始的、先天而来的道德意识,一种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直觉。恶恶臭、好好色无疑都是本真性的体现,这是源于内心的声音。后文论述到的“如保赤子之心”也就是本真性的另一种说法。只有这才能辨别本末、终始、先后、好恶。没有诚其意的本真性得出的观点裹挟着一种扭曲、胁迫而又不自知的声音,无法辨别本末、终始、先后、好恶。这里提到的“自”正是对外在影响的一种提防。而“君子 必慎其独也。”更是对本真性的诉求,而对外在干扰的抗拒。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自己独处时内心发出的独特声音,听从它的安排,这才是诚意所发。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注意“无所不至”与“独”的对比。无所不至势必受到外界影响至深,由此在各种利弊纠缠中很容易遮蔽内心的本真性,“掩其不善而善其善”。普通人看到到这种情形,其实因为与己心相同,所以也知道这种掩饰,所以没有什么用处。正因为如此,只有心里真有诚意才能显露于外,而这种诚意是自己独处是内心发出的声音,因此需要甚为珍重独处时的情感所向。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小人虽与君子相对而言,但并非贬语,而是指普通人的意思,与“人之视己”之“人”指称相同。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曾子说,在众目所视、千夫所指之下,够严酷了吧?在这种形势下能够心情舒畅、胜似闲庭信步,凭借的就是体悟了得失之道。而这种得失知道的感悟,因源于诚意,所以我们应该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搮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指个人独处时,心无旁骛、细心体察的状态。而正是因为能够进入这种状态,才能有不失本真性的内心体悟止的艺术,体悟了止的艺术才明本末曲直,赢得人们的爱戴。这也是前王不被人忘记的原因。

在诚其意的基础上,作者引经据典,讨论“自明”“求新”的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求新,有时不免不知所止。因此下面引孔子语加以批评:“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当然这里的质问并不止于“求新”的阙失而发?也可以说是为全文所发?全文论述不过是回答这一个问题。准此而谈,倘若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只是这个问题的举例说明,那么后面对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的释解是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展开。正与不正、好与恶、恶与美、仁与戾、让与贪、德与财、财与身、义与利等等一系列的辨识讨论都是源于对知之所止之艺术的追求。我们经常援引《大学》中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之言论证儒学内圣外王之道。其实,哪里知道这些都是为“知之所止”的艺术追求做论证的。内中虽然隐含着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的发身升迁之路,前者往往对后这有生发之效。然而也必须看到,止的艺术也对这条发展之路起作用,就是知之所止。根据自己的本真性对自己作出判断,你适合与那个境界,是修身之境呢、齐家之境、治国之境,还是平天下之境?这里蕴含着对自我价值的确证的诉求。然而这个诉求需要一种知之所止的艺术,止于所应止。其实,这种知之所止的艺术诉求与“中庸之道”颇为相仿,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诠释。

《大学》后半部分虽然没有逐句讲解,但大意前面已经有所论述。文章再往下写也是俗套反复之词,平添嚼蜡之味。虽然不是什么“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之篇,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是所有文章的追求,也是本文论述之要点。我已经再当止的时候又拖拖拉拉的说了“洋洋千言、离题万里”的话了,还是保持点自知之明,再写就是这裹脚布别说别人讨厌,自己也没脸照镜子了。

阿Q评价:花费一天时间,从以前对《大学》近乎一窍不通,到现在能够背诵《大学》全文,连带写下了这篇不成样子的东西,无论别人怎么说,自己已经满足了,可以踏踏实实地去忙自己的正事去了。

2009年1月1日星期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