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全球化的终结》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2:21
  • 61

即使Harold James不是标题党,他写这本《全球化的终结》的雄心也是昭然。

我们对全球化了解有多多,又有多少呢?

历史学家就有这个本事,将经济学、国际移民和民族主义等合写成一本书(每个主题够写10本专著)!用梁文道的话来说,就是要给你一个超宽、超广的视角。

这是一本著成于1999年西雅图那次引发暴力的WTO会议和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书。作者以冷静的历史观点,为了寻求,而不是给出当时经济困局的答案,在本书中详细的解释了在大萧条时期银行的失误和移民的政治问题。

和抵制WTO相比较,担心移民造成失业、渴望保护民族产业等与从1920到1939的两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间的诉求非常相似。与此同时,由于在持续增长的自由贸易的制度中的单边协议或者说所谓自由贸易被世界强权所主导,作者对的自由贸易协定能够长久的成功表示了一定的惊讶。

作者试图指出两战之间的宏观的全球化终结的周期,以及这种全球化终结的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他的观点主要沿三条主线发展:1.由于缺少响应当时“纠结”全球的金融体系这一新现实的制度,造成在那段时期爆发了波及所有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经济体的金融危机。2.国内生产的减少与失业率的上升引起了抵制移民的激烈情绪,结果对拥有很大移民人口的国家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3.全球的国家民族主义涌动,最终导致了“全球化”的终结。

本书因为横跨全球经济和政治,对不具备深入经济学理论的我来说,还是有一定阅读障碍的。比如货币以黄金为锚,以市场为锚等等,阅读时还需慎思。

然而本书的精彩之处便在于对全球化经济的洞见上,Harold James把本世纪初的世界金融危机的苗头(2000左右)与已经在两战之间发生过的金融危机做了比较。他的目的当然是细细的检视一种国际体系的失败而预测2000年后全球崩溃的模式,并且浓墨重彩的指出全球经济的自我毁灭性。作者提出了“赌博资本主义"说,这种资本主义建立在对未来的收入的赌注上,而不是建立在现实收入和对资源、时间和能源的转换的真实生产和实际满意度上。

我想,如果100年前的资本赌徒还显青涩的化,那么现今其进化的唯一特点就是由一个赌徒变成了一个死皮不要脸的赌徒。他赌博,他赢了是他的,他输了,你买单。

哈,“自我毁灭性”,像不像马恩列斯毛对资本主义的预言?难怪就有人认为,Harold,就像很多其他学者一样,怒不可遏的拿起马克思主义逻辑,预测了全球资本主义结构的后投降(21页)。

赌博式的资本主义结合自由市场话语权下不受控制的全球资本席卷全球,反映了与全球经济配套的全球制度的无效。

我的问题是,既然知道赌博资本主义的危害,为何百年来制度还是束缚不住这条恶龙?

历史在重复自己吗?与当前金融危机做比较,作者似乎有效的描述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最为突出的相似点就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制度是如何被制定(***、组织、市场),又是如何的对当前问题无能为力。

作者批驳了有些人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这一观点,要知道当时打仗有一个很厉害的结果,就是战争赔款。这对某些国家的经济具有敲骨吸髓的效果。Harold 认为失去控制的资本流,才是金融危机的触发器,危机是由于控制资本流的国际合作的限制、缺乏有效的国家干涉和控制不足造成的(19页) 。

大萧条的结构性(货币的和财政的)弱点,使得资本流病毒从一地袭染到另一地,黄金为锚的货币制度完全失控。这一黄金为锚的标准在危机中起来相当大的作用,放大了金融震荡,并将萧条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因此现在西方有人认为,由于中国控制资本流(或称没有完全融入国际资本),当前美国等自由市场资本崩坏时,中国在金融界受影响最小。

同时,作者还检视两战期间对国际移民的遏制,国家主义和民族经济的受激昌炙。

在国际移民方面,James 认为美国移民法案1921 和1924以及随后世界各地相似的限制导致了持续增长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和这种劳动力压力进一步恶化大萧条。经济萧条还刺激了民族主义,结合受到了苏维埃工业化驱动的刺激,在诸多因素的结合影响下,保护主义的自足式的国家政策纷纷制定,很多国家从全球市场中退出,彻底终结了全球化。

全球化,真的是有周期(全球化-国家化)的持续性的时间炸弹吗?

我认为,作者的目的又似乎不是来考虑全球化是否有最终终结的可能,他相信有一个不停止的“钟摆”在左右摆动,等它摆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作者同时又认为,因为缺少两点重要特征:1.一群条理清楚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化提供智力支持;2.国家化成功的特定模式(没榜样)。现在不会出现像发生在1900年代的严重反冲。反全球化阵营还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就写到这里吧,送给马上要过去的2008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