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被劫持的私生活《给一夫一妻制与父权社会的一首挽歌》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1:54
  • 66

这是一本有点意思的书,但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得以面世,究其原因,一说是“很黄很快乐”,另一说则是“违宪”。第一宗罪名好说,如今开放得很,不就是黄段子吗,哪位手机上就收到过,传播过?就连“艳照门”的照片只要打了点马赛克,就能堂而皇之地登上一些媒体的头版。但第二条 “违宪”这罪名却是大发了,究竟是违了哪条宪?找了半天,原来是说作者大力唱衰一夫一妻制……这个,就有点挠头了。

所谓的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与之相对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这种婚姻制度,是从“父权社会”中产生而来的,封建礼制完善之后,一夫一妻制写进了律法。《唐律疏议?户婚》明确记载,“一夫一妇,不刊之制。”当然,从后来的社会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这则法条,只不过是在掩耳盗铃,只不过是玩了个文字游戏,将“一夫多妻”改头换面成了“一夫一妻多妾”而已。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长期战争、兵员不足、贫穷、疾病、人口缺乏的社会产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以通奸和卖淫作为补充的婚姻形式。呃,这么看来,各位看官心里是否已是五味杂陈?

对于作者唱衰一夫一妻制,笔者是深表赞同的,因为一夫一妻制这个看似道貌岸然的制度,却并非出自于人类的本能,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板,亦不是人类社会的主流,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古今中外设计乌托邦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挑战了一夫一妻制,但是,真正使得“一夫一妻”制成为如今人类社会主流的最根本原因,恐怕是“道德”二字。

但是“道德”真的就存在吗?这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话题,太深奥也太宽泛,如果要讨论,可以写出一本书,可以从西方宗教谈到尼采,再谈到黑格尔,在这里谈,显然不合适。

还是从本书出发,关于“道德”二字,作者肉唐僧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道德——就是别人对你性生活的看法”。此话从表面上看来,有点狭隘,但仔细一想,却也不无道理,尤其是相于女性而言。当人们在网络上对陈冠希、阿娇、章柏芝,以及木子美们口诛笔伐之际,莫不是从他们的性生活出发,向他们抡起了“道德”的大棒。他们的性生活本是私密的事儿,错就错在这些私密的事儿在有意无意中曝光在了公众的场合,而此时,却正好应了本书的景——私生活被公众、媒体、道德所劫持,成为了媒体与大众的谈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道德”的高下,似乎越来越成为人们绑架、劫持私生活的借口,无论是不久前的海南师范大学的“艳照”事件,还是如今愈演愈烈的网络人肉搜索,私生活被公众与媒体不断地公开、放大,我们所能拥有的独立空间也越来越窄,人们如同莎朗?丝通在《偷窥》一片中饰演的女主角一般,越来越沉迷于其中而不可自拔,这反而是出自于人类的本能所决定的。

唱衰“一夫一妻”制,其实大有人在,甚至有人提出了类似于“红旗倒底还能打多久”之类的疑问,一夫一妻制还能撑多久?在以前,妇女为了自身的生存而依附于男性,因此婚姻对她们而言,意味着一生的生活保障。长期以来,在西方文明里,妇女一直被视作男性的财产。她们的首要任务是生育小孩以延续家族的香火。但随着女权主义的不断发展,妇女已经完全可以从经济生活中独立,在经济上,她们不再依附男性,古老的契约与生活方式被逐渐动摇,随之被撼动的,则是久远的“父权社会”。

罗素说:“人类的文明史,主要是一部父权渐渐衰落的历史,在大部分文明国家中,恰恰在开始历史记录之先,父权即已达到它的顶峰。”

作者原本将书名定为《走好,父亲》,想来,他更想说的是“父权”因何走向衰落,相对于现在这个更惹人眼球的书名来说,我更喜欢原来的那个,本书该看成作者为逐渐走向没落的“父权社会”所唱的一首挽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