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从不喜欢的事做起》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50:45
  • 76

源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f46f70100ctoo.html 转载请注明。

先从这段话开始:

“很少有哪个学生看到复杂的方程式或者密密麻麻的英文词汇书会眼睛发光、心情兴奋的。这是人之常情。那还该不该学?要学!也许那不是你的兴趣所在,但你必须强迫自己,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学习能力。

踏进社会后,至少有一大半人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不喜欢就可以不做吗?社会可没那么简单,社会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学生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言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先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等到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再设法来改变环境。

我们要在大学阶段起就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老实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如此。”

这是唐骏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里的一段话。这本书,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共鸣。勤奋和创新也许是他最大的特点,也让很多读者有很深的感触或感动,我也不例外。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上面这一段。原因很简单。

第一,从来就没人提倡,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信就请搜索一下,都是教育我们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不论是成功的教授还是富可敌国的商人。可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人在做这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哪有那么多喜欢做的事情刚好让你做?此时怎么办?态度成了最大的瓶颈。解决的办法就一句话:从不喜欢做的事情做起,把不喜欢做的事情做好,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改变环境的本钱。

李开复博士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有理想并追寻理想是好的,但只有先把份内的事做好,才有资格期望更多。如果你是一个理发师,先把客人的头理好,才有资格找客人帮忙;如果你是学生,先把书读好,才有资格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刚进入职场,那就先把分配给你的工作做好,这样才有资格去考虑晋升与发展。”

第二,这(指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让我纠结了一年的问题。“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这句话说的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毅力不够,所以我要做到如唐骏所说:“必须强迫自己,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学习能力。”我现在的确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多人觉得我自信,其实我从来没承认过(至于自恋,那更是扯淡),也很少有人相信,解释也没用。不过原因就是这个:没有核心竞争力。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先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等到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再设法来改变环境。”“老实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如此。”我深知这个痛苦。如果说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我学英语和管理),过程的痛苦其实是快乐的,而且我觉得那不是痛苦,顶多只能称之为枯燥;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我学编程),过程的痛苦的确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所以努力坚持和不停的自我说服是我一直在做的。

韩健博士博客中谈过:成为一个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磨练。“一万个小时,应该把65%花在学问上,35%花在能力上。另外还要加上100%,花在别人没有花的时间上。”是啊,屈指一算,本科4年,研究生3-6年,有多少人做到了一万个小时的磨练,有多少人做到了李开复所说的“十万行代码”的磨练。如果做到了,多半你就是成功者(起码某一方面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唯一原因就是在方法了。鄙人愚见,很多人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枯燥的磨练。

起码我这么感觉,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学习法等等,我也可以夸夸其谈,可有人听么?没有。不是我讲的不好,而是我不够有说服力。人们崇拜或者喜欢英雄或成功人士,原因不在于他讲的多好,而在于讲的好的背后,他做到了。奥巴马如果不是哈佛的博士,不是现任的美国总统,那他就职典礼上发表的类似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想不会有那么多人会趋之若鹜。马云、郎咸平亦是如此(这里不考虑他们的睿智有相当的加分,其实睿智也是努力学习思考的副产品)。另举一例,英语培训出现之前,大把的人操着流利的英语出了国;出现了新东方等一堆培训机构之后,大把的人还是学不好英语。有人说那是教应试技巧,不是教学习方法。那么当无数的人借助搜索引擎下载了无数种学习英语的视频、音频、文本,浏览无数的英语论坛,仍然有大把的人学不好英语。你还怪找不到好的方法么?我死都不会信这个理由。事实上,网络时代,你找不到任何理由来为自己自己学不好辩解,唯一的理由就是没有去做。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记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只有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记忆。这句老话,真的很对。

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说给自己听。每次这种所谓励志的日志,都是说服自己的过程。我的博客有很多这类型的文章,你也就能理解我说服我自己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说服是一方面,了解是另一方面,我至今还不够了解我自己。当然这是题外话。

2009年就要到来了,我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与大家一同共勉,加油吧!如韩健博士的另外一篇博客(为什么去吃创业的苦)所说:“劳动可能是被动的,而运动则是主动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快乐的运动者吧,这或许比光荣的劳动者更伟大

-------------------

复制一段李笑来的话。更是透彻啊。呵呵。。。

(三)兴趣真的那么重要么?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然而,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唱歌跑调的人通常不太喜欢与朋友一块儿去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补缺的时候往往非常不情愿;不善与人交往的人通常开会的时候会坐在会场角落……当然,有些人是不自知的:唱歌跑调却居然是麦霸、牌技很差却总是组织牌局又无牌品、非常招人厌烦却又爱出风头。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反过来,自己做的挺好,但就是不喜欢,纯粹因为那事儿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那就直接换一件事情做就完了。事实上,谁有能力逼你去做一件你确实不喜欢做的事情呢?如果真的被逼去做了,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能有多讨厌呢?

现在去说另外一个方面。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与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自己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有多久,这些人就会因为做不好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之后的说法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个……”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没办法对那件事情没兴趣。有的时候看某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说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我就赶紧闭上眼睛——不愿意看到孩子就这样被害;但是,闭上眼睛却看得更清楚,因为太容易想象得出那需要很多年才能最终显现的、又因为早已过去多年而遗忘了原因的结果。培养孩子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买本书给孩子就可以了。事实上,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可能就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还要挤破脑袋想出来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并做到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 然后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说来说去,又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错误毫不知晓。尽管并不是绝对,但确实大多数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长了;擅长了,就自然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良性循环。但,同样,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惩罚就是大量的时间白白流逝。

再次,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产生截然相反的选择。想想看,不同的选择之后,这些人之间的时间质量有着怎样的天地之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