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文化进化论产生的背景,第一是民族志知识的增多和比较方法的确立;第二是处在人们称之为“伟大的史前史学到来”的时代,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上的发现造成的冲击。人们认为研究现代土著居民是认识人类远古生活状态的一条线索。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文化进化论最终得以成立。
P10文化进化论在先验地假设进化发展诸阶段及其序列的基础上,确信能够在逻辑上重构过去进化发展的历史。在启蒙思想中,进步意味着自然的理性渐进地表现出来,而文化进化论则是将文化及社会作为物的关系来把握。具体地说,在文化进化论中,人类的同一性原理,不是指自然的理性,而是指技术知识的普遍性。于是,文明仅限于商品生产这一狭隘的近代意义。这暗示着已将文明与工业社会的欧洲等同看待,其结果,便是将技术、知识的水准作为唯一的尺度,构筑出蒙昧、野蛮,文明社会的类型理论。文化进化论者认为进化发展即为进步,将进化发展过程的同一性思想取代了人类本性的普遍同一性思想。
P51-52功能主义主张应该对文化实行集约的实地调查,把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把握,理解它所发挥的功能。但是功能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本性及其需求不论在任何文化中都是相同的,即把作为客观事实的统一整体视为静态的,而几乎无视其主观的方面,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本尼迪克特作为文化模式理论的创造者,其方法的目的在于弥补功能主义存在的缺陷,探究文化的内部价值,把该文化的制度和习俗作为人们主观态度的显现来把握。
P59文化模式理论的本质,在于运用阿波罗式、狄俄尼索斯式、偏执狂式等语词,有效地阐明了各有关民族的历史的和独特的价值秩序,即民族精神。本尼迪克特认为,所谓历史是特定文化及其价值秩序为标准,选择取舍制度和习惯的传播的过程。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军刀——日本文化的模式》。
P61要创造创造性的学术,最重要的是不依赖于逻辑的“科学的直观”。在面临无限多样的选择时,慧眼识珠,发现此种可能性,并追求到底。这种敏锐的直观和深邃的眼光,与学术创造相联。
P82林顿将从属于文化类型的外部行为所唤起的个人的内部反映称为态度,将导致这一反映的外部因素称为价值。并且认为,这种“价值、态度体系”在每个人身上形成时,便赋予人以动机,使之采取一定的行动。于是,它就变成了 这一亚组织的基本人格类型。
P86所谓世界观,即个人所有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文化诸要素以及人类的认识印象的总括,处于同一文化集团中的各成员具有不同的世界观。
P133列维•斯特劳斯研究活动的一贯出发点,是“什么使人类之为人类”这一设定的问题。对此,他以“文化”作为答案。进而,他注意到创造使人类以“自然”超脱出来的“文化”的人类精神。而他的研究正是以追寻见于这种人类精神之中的普遍性规则为课题。
P133列维•斯特劳斯在《野生的思考》中认为,在见于欧洲社会的科学思考和在野蛮社会占据优势的巫术和神话的思考之间,不存在巨大的鸿沟,他把后者即野生的思考理解为人类原本的普遍性的思考形态并加以分析。例如,他讨论图腾崇拜,不是将其作为信仰问题来考虑,而是作为逻辑问题来把握。这一视点是依据迪尔凯姆和莫斯的。但是,他们是把鲫鱼图腾的分类操作确定为社会事实,并且试图发现它与社会组织中所见分类方式之间的一致性;与此相对,列维•斯特劳斯不是把作为野生思考的图腾崇拜在社会框架之中去把握,而是作为人类具有的一种逻辑以确定其位置。他超越了社会事实这一法国社会学派的核心概念,而将其重新理解为理智事实。从这里可以看到他的另一个一贯性的态度,即唯理主义的观点。其唯理主义,是因引进不重经验事实这一视点而完成的。对他来说,“经验的现象,不过是形形***的组合之一。”
P142埃文斯•普理查德命题,“社会人类学中只有一个方法,即比较法。……”。
P143尼达姆的理论是实证的,开放着的。这使得和他站在同一地点上的争论成为可能,因此,理论便有所发展。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则正终结于同义反复,并成为完全封闭的体系。如果站在同一地点,就只能同化于他,因此,其理论带有绝对的性格。这样,作为针对功能主义理论的反题,结构主义理论被迫面临着一个选择:或者在前者中发展扬弃,或者在后者中完成最终的理论。
P163迪尔凯姆的象征观,可以概要地归纳为集团的象征主义,基于象征的社会统合、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对社会侧面的强调、反浪漫主义等。弗洛伊德立足于临床的治疗实践和精神分析,更为鲜明地举出了个人的象征,不是统合而是分裂症以及精神异常所象征的不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纠纷、无意识的问题等。
P165格尔茨认为文化是通过象征形式而得以表现的意义的样本,由人们世代相传地继承下去。利奇认为文化是传达形式的体系,解释文化事象所传达的信息是人类学的工作。上述理论以作为共同认识而被接受。
P190格尔茨认为“意义”即包括认识、感情、道德在内的一般思考,是包括知觉、观念、情绪、理解、判断等的总括性概念。按其观点,“无论什么物体、行为、事件、质地乃至关系”,成为某种意义之媒介物的即是象征。
P221实际上,人类学所追求的,不是要在按照我们的逻辑急于下结论或者放弃理解这两者之中选择其一;而是必须回到我们理解的源泉——活生生的经验中,通过注意其构成,在与应当予以理解的他人的关系中,重新组织经验,并“超越和重新审视”它。尼达姆在此意义上,就belief的概念提出了如下问题,即我们讲述人类心灵经验时所讲的实际上正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此而言,实质上我们什么也没有弄明白。
P223社会科学家使用的各种概念,实际上其源泉也在于他作为其社会的成员在自然的态度下,作为“不言而喻”的、处于自身以外的客观现实而接受的各种意义形成体之中。因此,社会学的种种概念,只有通过回到它们所依据的这种意义形成体中阐明与它的相互关系,并以潜伏其中的种种前提为主题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解释日常生活世界中事物的方法的合理性。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7:49: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4663.html
上一篇
汉书《命運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