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的几个新现象
刘思坤
今天逛书城,看到了几本书,连同这几天的传媒阅读体验一起,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传媒业的几个新现象。受作者本人视野所限,这些现象可能早已成型,并在背后形成了稳定的赢利合作模式,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1、企业(传媒的客户)与传媒(作为企业本身)深度合作:打“责任”牌
《财经》研究院每周一发布质量上乘的《宏观周报》,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马不停蹄,在金融海啸肆虐、经济风云瞬息万变的时刻,坚持一周3——4篇高质量的宏观经济分析,加上产经、政经、科技与人文的纵深调查,《财经》杂志在中国大陆俨然已经成为顶尖观点综合性媒体,注意力与影响力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与《南方都市报》等南方系媒体如出一辙:打政治牌,获得影响力,从而赢得市场份额,实现媒体赢利与持续发展(包括从业人员自身发展),为受众提供观点,解读日益变化的社会,其核心便是“责任”。
瑞银集团是众人皆知的全球知名金融机构。但它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却与众不同:最近与《财经》杂志深度合作,开通了《财经网》为其专门打造的瑞银中国网站(http://www.caijing.com.cn/ubs/)。通过浏览这个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合作的深层逻辑:瑞银中国的研究院在《财经网》上发布宏观经济、产业研究报告(因其自身质量与取向与《财经》杂志相投),同时,通过《财经网》本身的 “独立、独家、独到”的负责人形象,将瑞银中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乍看起来好像是“软文”、“企业公关”的一种形式,但实质上,这是两家负责人的企业(一家是传媒、一家是金融)深度合作、资源平台整合的表现。或许,在深具社会影响力与品牌知名的媒体之间,这样的联盟还将继续大量出现:媒体用公信力“感染”企业形象,企业的研究产品帮助提升传媒的新闻产品,二者实现双赢。
2、媒体自身开发出版形式媒体已经成为常态
纸质媒体,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等高端观点纸媒(前两者属于日报,但兼具后者的深度与使命感)相继出版系列图书,作为它们核心新闻内容的衍生产品。如《新京报》的《日志中国》系列、《南方都市报》社论系列、《经济观察报》的《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决胜营销》以及2009年1月出版的最新的《商业领袖访谈录》等,都是纸质媒体核心内容产品的再生产、再销售、再赢利。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出版的品牌图书《南方传媒研究》(现已出到第15辑),早已蜚声业内。
网络媒体中,以财经门户网站和讯网为代表,如《华尔街困局与中国经济》、《中国10大主流基金投资指南》、《挑战-中国经济观察》等系列丛书的出版,皆以和讯网自身内容产品的整合而成,由于其财经门户自身的资源深厚,图书不仅紧随经济热点,质量也自然过硬。
电视媒体中,央视的品牌图书自不必多说,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脱胎于《百家讲坛》的图书自然家喻户晓,除了为作者版税赚了个盆满钵满外,还造出了几个名人。另外,金融海啸的背景下,经济学成为显学,央视经济频道的系列丛书(如《中国财经频道》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的《华尔街冲击波》、《直面通胀》等“打开经济问号”系列图书)也在图书市场一炮走红。书籍承载的内容都来自于电视节目本身,但因为信息呈现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营销模式,央视线上内容的线下再开发,为其赢得了持续的注意力和利润。
实际上,在这个传媒发育加速的时刻,传媒的形式必然眼花缭乱,但其内核却没有实质性改变:内容依然一致,只是载体发生了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媒体即讯息”,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观感,只要信息承载的方式围绕信息的传播最大化、媒体企业影响力最大化服务,就一定是正确的发育逻辑。
还有一点,如今图书市场的品质明显良莠不齐,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模仿畅销书的书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然在封面设计上大动脑筋,但操作手法依然十分粗糙,以《新货币战争》一书为例,一般而言,书的封四(即封底)一般引用一些名家对此书的评价来填充,但此书引用的话,虽然都出自名人(比如温总理等),但这些话语跟本书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单纯为了满足形式的需要而七拼八凑出来的作品,如果不注意其中内容,而是一味被表面迷惑的话,是很容易“上当”的。
3、个人观察:《经济观察报》系列丛书为何与青岛出版社合作?
从已经出版的《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决胜营销》等《经济观察报》主编的丛书来看,其出版方合作者多为中信出版社(财经系列品牌出版商)和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此次最新出版的《商业领袖访谈录》(2009年1月出版)却是跟青岛出版社合作,令人意外。
《经济观察报》有着深厚的“山东血脉”,虽然采编和经营中心在北京,但它的报社总部在济南,它的排版大气、内容充实、举办的营销品牌活动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从报风、管理和影响力地缘上看,它是典型的“北京媒体”,但从它的产权与登记注册地来看,它却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该报的系列丛书如今也落户山东青岛,有些意思。
更令人期待的是,《商业领袖访谈录》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444622)的作者李翔是一位非典型“80”后,在吴晓波给他写的前序里,将他称为“年轻版的许知远”,或许有些说笑,但我曾多次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过李翔采访企业家的文章,觉得从行文思路、提问角度和观察视角上都非常成熟,以为他是一个从业多年的老新闻人,今日一看,方更加深信在这个信息爆炸、世界平坦的年代,年龄真的不再是经验与水平的鸿沟。而在后记中,李翔更是幽默地将该书的出版功劳归结于两类人:一类是他的思想指引者:许知远、吴晓波和凌志军,把本书的出版辛劳归结于青岛出版社的编辑。至于丛书主办方与出版社的合作细节,目前尚不明晰,但我相信肯定有很好的故事,继续关注下去。
作于2008年12月29日晚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iusikun ,谢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7:47:5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