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墙上的斑点《试论伍尔芙文学作品的心灵永动性——视觉印象的美之螺旋》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47:43
  • 62

同事不太会写的一篇论文,为之代笔,仅供笑谈。

---------------------------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因为传统写法以及创作手段、更或者说是作者内在体验的不同,而无法表现出如同伍尔芙作品般那种紧追意识、心灵以及美的、如同照片或一连串影像的叙述。而在这里,我们特别将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作为一个展现作者伍尔芙“心灵永动性”的特例,来对其与一般传统叙事小说中的描写进行一个比较。

一、 灵动的结构

首先,我不在这里特别点出一般的叙事当中,一个故事是如何被完整的描述下来的;但为求一种明晰的理解,我将具有时间顺序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比较的对象,来展示伍尔芙作品叙述结构当中尚未被谈及的美的层面。意识流作品往往以脱离时间顺序、不顾及人物场景的“心理时间”为动机来不断进入到新的叙事层面当中,而伍尔芙最为独特的部分在于——她的作品甚至比一般的作品更有组织性与生命力。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作品是一种被描述的客体,与作者主体间的关系是一种照镜子,那么伍尔芙就是“本人进入了镜子”。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法快速跟随作者的思维转换而跳出了阅读的文本之外,进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中。而这个结构的奥秘、以我本人的观点来看,应为作者伍尔芙掌握了某种“意识的节奏”有关。在意识当中,某种不断的追忆、或透过一个联想进入到更为深邃的境地中,可说是一种被反刍后,又积极作为新的经验对象加以体验的产物。

现在让我们仔细阅读《墙上的斑点》,便可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首先伍尔芙先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墙上的斑点的时间,于是借此追忆在那天她都看到了什么。她审视了这一切,于是又开始想到关于“思绪”的问题。接下来她继续去想这个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她假设了斑点的可能性,联想到一些场面,之后又开始琢磨起“观察以及思维”本身这件事情来了。而之后、她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联想到了来世……而每一次思维发散出去,联想停止的时候,伍尔芙就会继续赋予斑点可能性,并展开新的联想。所以假如说一般叙述小说是一种直线结构,那么这种叙事中的螺旋线结构似乎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形象化的理解。而在小说结尾最终,“我”终于知道这个斑点是什么了,由此又给予了本文一个有趣的、带有某种影射、乃至双关性的解读逻辑——从钉子(nail)到蜗牛(Snail)。而多了的这个“S”似乎就正好隐喻着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美之结构——S形螺旋。

二、圆融的意象

上一段中,我们谈及了《墙上的斑点》的螺旋线结构,而这一段主要截取几个意象来加以讨论作者在创作中特异而优雅的审美性。本文中,有一些伍尔芙本人特有的比喻形态,以及联想出的光与色彩交织的世界——例如第一段落中,被比喻成“城堡塔楼上飘扬的红色旗帜”、“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侧坡”的“火红的炭块”;第三段中将生活比喻成“从地下铁道中高速射出的人”,第四段中“来世的比喻”,都揭示出作者在创作体验当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丰富性。显然,这些比喻有的本身并不直接,甚至有些抽象、但同时又令人感觉贴切、符合、或是奇想。伍尔芙幼年饱读诗书,或许跟这不无干系,而我们却无法以一个人幼年的经历来与其所使用的比喻之美、或表达出的圆融意象搓成一对。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作者本人在尚未动笔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番联想;而另外一种可能则是——这些优美而富有灵性的言辞来自于作者类似于某种“高峰体验”般的东西,而在那一个当下被写出来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本文。另外如果我们愿意深究这些意象本身,甚至可以说它们与荣格心理学所揭示出的“原型”具有某种互通性。而本文的重心则是尝试讨论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变化,所以对此就不再予以更为深入的追究。

三、 体验的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的作者曾透过书面记录告知我们,一位创作者确实会如同“身临其境”般地“看到”、或恍如体验到故事人物所体验到的东西。而对于伍尔芙的意识流作品来说,则又可能是一个特例。这些记忆显然是一些碎片,而有的比喻则突发奇想,无法真的“见识过”,或是感受过。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被伍尔芙所撰写下来的呢?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想像并非构成了虚构性的“故事”,而是构成了某种“映像”。或者可以说,想象力在一瞬间凝缩成了某种如同梦境般的景象,在作者不断回忆并记录下回忆与回忆的间隙中,被瞬间捕捉到了。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种可能性:

首先,这种体验可能来自于作者对于这些记忆本身的归纳、集结、例如透过记忆来回忆起自己在某个时间、场所、曾经想到过、或跃入脑中的一幕;其次,这些回忆会具有互渗性,在被回忆的时候,又再度进行了某种加工;再次,这些回忆本身可能被错接在了某个意象当中,而其中可能是曾经听到过的话、记忆中的书本的描写,但又以再度变形的形式与某个回忆完成了搭桥;最后,这些回忆有可能是作者在起初就曾细细构思过的,但却因为创作中的某个状态发生了剪裁性的变化,使得成为其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样貌。

然而最终不得不指出的是,伍尔芙作品中最易被觉察到的,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强烈的情绪起伏。这情绪便构成了伍尔芙的体验之秘,因为作者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本身似乎发生了些微的融合,叙述也变得不再单纯,由此也可以更好的指出为什么这样一部小说当中,有些文字看似更接近议论文或明辨思想,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理智的描绘了。我们在这里很难指出究竟是伍尔芙在创作之前,便已有了一股情绪,于是提笔写作,还是透过创作中的不断追忆激起了某种情绪,从而抒发自己的思想。但又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连绵起伏的情绪就如同体验之外的推手或潮水,不断地将伍尔芙的意识驱赶至回忆中的现实以外,并再度总揽入现实感受的包裹当中。情绪显然是主观性的,但却隐蔽在了逻辑的叙述之下,而不是凭借故事情节来加以展示,此点不能不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墙上的斑点》一文、“我”在单纯的回忆当中,很难发现这种“情绪”的迹象,但却可以在试图讨论一些观点的段落中,容易发现这种直白而干脆的抒***感的内心独白。

由此我们可以引出两个部分——一种是就回忆而言的,视像化的叙述不断展现的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携带着情绪体验的议论或独白。这两个层面不断交替,就是我们所说的“体验的视野”。它可以用荣格心理学中,对于人格的划分来加以阐释——第一部分糅合了感官与直觉,而第二部分则糅合了情绪与思维。若用四元素加以比喻,土象的感官形态的厚重无法满足于火象的直觉形态的迸裂,于是就向柔软的水象情绪以及变化多端的风象思维迈入。而这一不和谐情况(一般来说,火象与水象制衡、而风象与土象制衡)则构成了一种推进力,使得作者得以不断地以某一心理动机、或者说心理能量的释放形式去完成整部作品的写作。

四、 心灵的永动

现在唯独无法解释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何伍尔芙的作品会在这种不和谐的心理能量的推动下,去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人只有在写作时,才拥有所谓的“心理变化”,那么将会使得这一提法步上死路。所以答案相当简单——伍尔芙完整地拷贝了一个人可能所具备的一般性的心理活动,并将其写成作品。我们可以试想一个人如果无法不将自己当成一位研究对象,会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种对于其主观性的自主观察,将会是与不断观察“外部客体”的作者们的最大分歧。有为其做传的作者反映,伍尔芙有主动去观察脑中不断涌现的思绪的习惯,而本人也具有极为细腻的敏锐度以及对于思维本身的超高觉察度。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个人特质化的特征成就了伍尔芙作品的独一无二,而伍尔芙的作品则印证了人们心灵世界的永动机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