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苏菲的世界《也许哲学就是小小的聪明大大的决心》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46:19
  • 64

苏菲的世界

1、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2、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

3、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有好奇心的缘故。他相信,人对于活着这件事非常惊讶,因此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些哲学性的问题。

4、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

5、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他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压抑。

6、各位先生女士们,我们正飘浮在太空中呢!

7、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目标乃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8、积木为何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首先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与尺寸,它们是硬而且不可渗透的。它们也有“钩”与“刺”,使得它们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任何你想象得到的形状。组合完成后,你也可以将它们拆掉,用同一批积木再组成新的东西。(德谟克里特斯的哲学)

9、古代希腊人相信人们可以透过著名的戴尔菲(Delphi)神论知道自己的命运。负责神论的神是阿波罗。他透过他的女祭司琵西雅(Pythia)发言。琵西雅坐在土地裂缝上方的一张凳子上,裂缝中会冒出一股催眠般的蒸气,使她进入恍惚的状态,而她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因此必须由祭司加以解释。在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上方有一行著名的铭文:“了解自己!”

10、她所见过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对某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的人。

11、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12、在苏格拉底时期,伊思齐勒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eles)与尤瑞皮底斯(Euripides)等希腊当时最知名的喜剧作家叫亚里斯多芬尼斯(Aristo—phanes)。他曾经写过一出恶毒的喜剧,将苏格拉底描写成雅典的一个丑角。

13、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善”、永远“美”的事物上。哲学家努力掌握一些永恒不变的事物。

14、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

15、伊比鸠鲁说,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16、哲学的药柜: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伊比鸠鲁

17、那些不相信自己的人是无神论者。因为,我们认为,所谓无神论就是不相信自己灵魂的神圣与可贵。——印度人余维卡南达(SwamiVivekenanda)

18、耶稣说,“天国”就是爱你的邻居、同情病弱穷困者,并宽恕犯错之人。

19、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歌德

20公元五二九年,也就是教会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园那一年。同年,圣本笃修会成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修会。这一年、因此成为基督教会箝制希腊哲学的一个象征。从此以后,修道院垄断了所有的教育与思想。

21、上帝女性化的那一面被称为‘苏菲亚’(Sophia),“苏菲亚”或“苏菲”(Sophie)就是智慧的意思。

22、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拜占庭

23、英国的经验与欧陆的理性

24、她觉得能在十五日这一天过十五岁生日实在很特别。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25、真实启蒙之于人如同阳光之于土。——葛朗维格(N.F.S.Grundtvig)

26、自从宗教革命以来,基督新教的特色就是强调信仰的重要性。而天主教自从中世纪初期以来就倾向于相信理性乃是信仰的支柱。

27、欲人施于己者,己必施诸人。

28、创作的过程就是想象与理性的细密交织的时刻,只是人的理性常常阻塞了想象力。

29、想象力也许可以创造新的事物,但却不能加以拣选。想象力是不会‘创作’的。一个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创作)乃是想象力和理智或心灵与思想)之间互相奇妙作用的结果。

30、我必须远离这样的事,虽然我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31、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的问自己的一些问题。——萨特

一、自然派哲学:关切的主题是自然世界的本质

自然派哲学家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我们可以说自然派的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

1、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

(1)泰利斯(Thales)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泰利斯曾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但他所谓的“神”并非指荷马神话中的天神,而是想象泥土中必定充满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菌”。(2)安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注:世界由无限定者元素所构成)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3)安那西梅尼斯(Anaximenes)他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空气是泥土、水、火的源头。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这三位米雷特斯的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2、变化的问题

居住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伊利亚(Elea)帕梅尼德斯(Parmenides)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而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也不会消失于无形。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当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他的理论不符合时,他拒绝相信,并声称他选择理智:身为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而理智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泉源的人。

赫拉克里特斯从以弗所(Ephesus)来到小亚细亚,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事实上正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赫拉克里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赫拉克里特斯相信,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好坏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则世界将不再存在。赫拉克里特斯经常用logos(意为“理性”)这个希腊字来替代“神”一词。他相信,人类虽然思想不见得永远一致,理性也不一定同样发达,但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普遍的理性”或“普遍法则”是所有人都具备,而且以之做为行事准则的。不过,赫拉克里特斯认为,大多数人还是依照个人的理性来生活。总而言之,他瞧不起其他的人。他说;“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像儿戏一般。”所以,赫拉克里特斯在大自然不断地变迁与对比的现象中看出了一个“一致性”。他认为这就是万物之源,他称之为“上帝”或“理性”。

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Empe—docles)认为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各有一点是对的,也各有一点是错的:他指出,他们两人之所以有这个根本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恩培窦可里斯的结论是: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无论水或空气都无法独力变成玫瑰或蝴蝶。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恩培窦可里斯相信,整体来说,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使他们分散。他将“物质”与“力量”分开来。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恩培窦可里斯并提出“我们何以能看见某物”的问题。恩培窦可里斯认为,我们的眼睛就像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土、气、火、水所组成。如果缺少一样,就看不到相应的元素了。

安纳萨哥拉斯(Anaxagoras)是第一个住在雅典的哲学家,后被指责是无神论者而被迫离开。他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安纳萨哥拉斯称呼这些含有“各物的一部分”的“小粒子”为“种子”。安纳哥拉斯也认为“秩序”是一种力量,可以创造动物与人、花与树等。他称这个力量为“心灵”或“睿智”。 他还说过,太阳不是一个神,而是一块红热的石头。安纳萨哥拉斯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相信天上所有物体的成分都与地球相同。这是他研究一块陨石后达成的结论。他因此想到别的星球上可能也有人类。他并指出,月亮自己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地球。同时他还解释了日蚀的现象。

3、原子问题

德谟克里特斯(Democrltus)来自爱琴海北部海岸一个叫阿布德拉的小镇。他认为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因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他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德谟克里特斯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子(atom)。他同意帕梅尼德斯与伊利亚地区那些哲学家的看法,也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坚硬结实的,但却非完全一样。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德谟克里特斯并不相信有任何“力量”或“灵魂”介入大自然的变化过程。他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东西就只有原子与虚空。由于只相信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根据德谟克里特斯的说法,原子的移动并没有任何刻意的“设计”。德谟克里特斯认为,灵魂是由一种既圆又平滑的特别的“灵魂原子”组成,这表示人类并没有不朽的灵魂。他赞成赫拉克里特斯的看法,认为各种物体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因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不过每一件“流动”的事物背后,有某种永恒不变、不会流动的东西,德谟克里特斯称之为原子。

二、雅典的古典派哲学:兴趣主要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

1、诡辩学派

“诡辩学派”的哲学家(Sophist)是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诡辩学家与自然派哲学家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批评传统的神话。但诡辩学家不屑于从事在他们眼中了无益处的哲学性思考。他们的看法是:虽然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及宇宙之谜。在哲学上,类似这样的看法被称为“怀疑论”。诡辩学家认为,我们虽然无法知道所有自然之谜的答案,却可以肯定人类必须学习如何共同生活。因此,他们宁愿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问题。

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说过:“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他的意思是: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完全要看它与人类的需求有何关系而定。当有人问他是否相信希腊的诸神时,他答道:“这个问题太复杂,而生命又太短促了。”一个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的人,我们称他为“不可知论者”。

2、雅典学派

苏格拉底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迫他所遇见的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这种装傻、装呆的方式,我们称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他知道自己对生命与世界一无所知,并对自己贫乏的知识感到相当懊恼。这点非常重要。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由于他对人的理性具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因此他显然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说:“知善者必能行善。”意思是说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 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当今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他的思想由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出版。

柏拉图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因为这两个问题是一体的两面,他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他认为,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性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独树一格的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性论”。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周遭的自然界中所看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可以比做是一个肥皂泡泡,因为没有一件存在于感官世界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他的观点是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于那些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看法。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理性只表达永恒不变、宇宙共通的事物(如彩虹的最美丽的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答案,但3×8答案只能是24),因此我们可以说理性永恒不变,而且是宇宙共通的,柏拉图认为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只能用我们五种并不精确的官能来约略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会流动”,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这里面存在的都是一些生生灭灭的事物;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性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用感官来察知这个理性的世界,但这些理性(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并且其命运与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如肥皂泡)都相同。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性的世界。柏拉图也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性的影子。柏拉图用一个神话故事来说明这点。我们称之为“洞穴神话”,记载于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中。 柏拉图想说的是: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性世界的关系。

《理想国》(TheReublic):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三种能力。“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一个国家应该像人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就像人有头、胸、腹一般,一个国家也应该有统治者、战士与工匠(如农夫)。此处柏拉图显然是参考希腊医学的说法。正如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懂得平衡与节制一般,一个“有德”之国的特色是,每一位国民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现在让我们简单说明人体三部分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身体 灵魂 美德 国家

头部 理性 智慧 统治者

胸部 意志 勇气 战士

腹部 欲望 自制 工匠

《律法》(ThelaWS):他在书中描述“宪法国家”,并认为这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国家。

《飨宴》(Symposium):柏拉图对妇女的看法可算是相当肯定。在对话录中指出,苏格拉底的哲学见解一部分得自于一个名叫黛娥缇玛(Diotima)的女祭司。

亚理斯多德(Aristotle)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柏拉图运用他的理性,而亚理斯多德则同时也运用他的感官。他是一位伟大的组织家,他发明了各种科学并且加以分类。对于亚理斯多德而言,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马的特征,后者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称的马这个“种类”,所谓马的“形式”乃是指所有马匹都共有的特征。换句话说,柏拉图认为先有理想鸡,亚里士多德认为先有实际鸡。亚理斯多德认为“形式”存在于事物中,因为所谓形式就是这些事物的特征。这就是亚理斯多德批评柏拉图的理型论的大要。这是思想上的一大转变。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但对亚理斯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柏拉图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纯粹只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以及灵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亚理斯多德的主张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在批评柏拉图的理性论后,亚理斯多德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亚理斯多德认为自然界种种循环变迁中也可能有类似的“目的”存在。天为什么会下雨?是因为云层中的湿气冷却凝结后变成雨滴,然后受重力的吸引,降落在地上。亚理斯多德会补充说你只提到其中的三种肇囚。“质料因”是在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主动因”是湿气冷却,“形式因”则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会降落地面。不过假如你只提到这三者,亚理斯多德会补充说,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因为植物和动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长,这就是他所谓的“目的因”。亚理斯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这门学科。他以实例显示我们在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证明时,必须遵循若干法则。当亚理斯多德首先指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无生物,这些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亚理斯多德认为无生物只能透过外力改变。另外一类则是生物,而生物则有潜能改变。亚理斯多德同时又把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而这些“动物”又可以分成两类,包括禽兽与人类。他是以对象的特征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这个东西能做什么或做些什么。 亚理斯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 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接着,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亚理斯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亚理斯多德描述了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一种是君主制,就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位元首。但这种制度如果要成功,统治者就不能致力于谋求私利,以免沦为“专制政治”。另一种良好的制度是“贵族政治”,就是国家由一群人来统治。这种制度要小心不要沦于“寡头政治”(或我们今天所称的“执政团”式的政治制度)。第三种制度则是亚理斯多德所称的Polity,也就是民主政治的意思。但这种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它很容易变成暴民政治。鄙视轻视妇女。

三、希腊哲学时期: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

“希腊文化”,这个名词除了指这段时期外,也指在马其顿、叙利亚与埃及这三个希腊王国风行的以希腊为主的文化。希腊文化时期形成的各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予一死,哲学缺乏原创行。自从大约公元前五O年以后,罗马在军事与政治上逐渐占了上风。这个新的超级强权逐渐征服了所有的希腊王国。从此以后,从西边的西班牙到东边的亚洲等地,都以罗马文化与拉丁文为主。这是罗马时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近古时期”)的开始。一般而言,近古时期的特色就是充满了宗教质疑、文化解体与悲观主义。

1、犬儒学派

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创,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由于幸福不是由这类福祉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获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Dio—gzenes)。到了今天,“犬儒主义”这些名词的意思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2、斯多葛学派

创始人是季诺(Zeno),这个学派后来对于罗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斯多葛派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microcosmos),乃是“大宇宙”(macrocosmos)的缩影。他们因此相信宇宙间有公理存在,亦即所谓“神明的律法”。由于此神明律法是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因此不会随时空而改变。在这方面,斯多葛学派的主张与苏格拉底相同,而与诡辩学派相异。斯多葛学派除了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之外,也不认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他们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被称为“一元论”(monism),与柏拉图明显的“二元论”(du—alism)或“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他将肉体与灵魂区分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人乃成为二元的造物:我们的身体就像感官世界,所有的事物一般是由尘与土所构成,但我们的灵魂却是不朽的)。斯多葛学派人士极富时代精神,思想非常开放,呼吁人们发扬“民胞物与”的精神,也非常关心政治。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是集演讲家、哲学家与政治家等各种头衔于一身的西塞罗(Cicero),所谓“人本主义”(一种主张以个人为人类生活重心的哲学)就是由他创立的。斯多葛学派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宣称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3、伊比鸠鲁学派

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并与德谟克里特斯的原于论结合起来。(1)伊比鸠鲁(Epicurean)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2)伊比鸠鲁并且相信在追求较短暂的快乐时,必须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大、更持久或更强烈的快乐。(3)伊比鸠鲁强调,所谓“乐趣”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快乐,交朋友与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此外,我们若要活得快乐,必须遵守古希腊人自我规范、节制与平和等原则。自我的欲望必须加以克制,而平和的心境则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伊比鸠鲁学派对于政治或团体生活并不感兴趣,劝人要“离群索居”。Epicurean这个字如今已具有贬意,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专门追求享乐的人。

4、新柏拉图派哲学

希腊文化末期最令人瞩目的哲学学派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图学说的启发,因此我们称之为新柏拉图派哲学。新柏拉图派哲学最重要的人物是普罗汀(Plotinus)。他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的亮光。不过,普罗汀的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世间存在的只有上帝。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终至于熄灭一样,世间也有一个角落是神圣之光无法普照的。根据普罗汀的说法,灵魂受到此一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普罗汀主张“万物皆为上帝的一部分”。新柏拉图派哲学在西部的罗马文化中得以延续。

四、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事实上指的是界于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个名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另外,这个时期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它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如今英文“medieval”(中世纪)这个字仍被用来指那些过度权威、缺乏弹性的事物,具有贬意。我们通常认为中世纪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来统一欧洲的力量。思考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一定要相信基督教的启示?还是我们可以借助理性来探索基督教的真理?希腊哲学家与圣经的记载有何关系?圣经与理性之间有抵触吗?还是信仰与知识是可以相容的?几乎所有的中世纪哲学都围绕在这些问题上打转。

1、印欧文化

印欧文化相信宇宙间有许多天神,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都将世界看成善与恶无休无止相互对抗的场所。印度、希腊与古代北欧的神话明显都有一种以哲学或“思索”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的倾向。对印欧人而言,视觉乃是最重要的感官。印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制作描绘诸神以及神话事件的图画和雕刻。最后一点,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印度教与佛教这两大东方宗教都源自印欧文化,希腊哲学亦然。到了今天,印度教与佛教仍然充满了哲学式的省思。印度教与佛教都强调万物皆有神性(此即“泛神论”),并主张人悟道后就可以成佛,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或“生命轮回”的观念。

2、闪族文化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四种: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其中基督教又称新教,是十六世纪宗教革命后才分出来的)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闪族一开始就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这就是所谓的“一神论”。 闪族文化另外一个共同的特色是相信历史乃是呈直线式发展,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历史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终于有一天它会结束,而这一天就是所谓的“最后审判日”,届时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闪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的纪录。这些历史文献后来成为圣经的核心。耶路撒冷城仍是犹太人、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共同的重要宗教中心。这显示三大宗教显然具有某种相同的背景。闪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感官则是听觉,因此犹大人的圣经一开始就是“听哪!以色列”。对闪族人而言,描绘或雕凿神像是不可以的。旧约曾训诫人们不要制作任何神像。基督教受到希腊罗马文化影响进行对神的画像和雕塑,但是希腊与俄罗斯等地的希腊正教至今仍不许信徒制作有关圣经故事的雕像。西方三大宗教强调上帝与造物之间有一段距离。对他们而言,生命的目的不在脱离轮回,而在于从罪恶与谴责中得救。此外,西方的宗教生活较偏重祈祷、布道和研究圣经,而不在于自省与打坐。

3、文化的继承

西边的罗马天主教文化、东边的东罗马帝国文化与南边的阿拉伯文化。大致上,我们可以说新柏拉图派哲学在西边承传了下来。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哲学则分别在东边与南边承传了下来。

4、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是第一个将历史纳入哲学理论的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的变迁。圣奥古斯丁一半是基督徒,一半是新柏拉图派的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对他而言,柏拉图哲学与天主教教义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性放在上帝的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性的看法。在有关恶的问题上,圣奥古斯丁也比较倾向新柏拉图派哲学韵看法。他和普罗汀一样相信邪恶是由于‘上帝不在’的结果。邪恶本身并不存在。因为实际上,上帝创造的事物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圣奥古斯丁认为,邪恶是来自于人类的不服从。或者,用他的话来说:“善的意念是上帝的事功,恶的意念是远离上帝的事功。”圣奥古斯丁否认人有权批评上帝,他的观点是:没有人值得上帝的救赎。然而上帝到底还是决定拯救某些人,使他们免下地狱。因此,对他而言,谁会获救,谁会受罚,并不是秘密。这都是事先注定的。我们完全任凭他处置。不过圣奥古斯丁并不认为人类应该放弃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他教导众人要有自己就是少数选民之一的自觉。他并不否认人有自由意志,只不过上帝已经‘预见’我们将如何生活。

5、圣多玛斯(ThomasAquinas)称他为哲学家,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位神学家。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圣多玛斯将亚理斯多德加以‘基督教化’,就像中世纪初期的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基督教化’一样。圣多玛斯认为,哲学、理性这两者和基督教的启示与信仰之间并不一定有冲突。基督教的教义和哲学的道理,其实往往是相通的。所以我们透过理性推断的真理时常和圣经上所说的真理相同。”圣多玛斯认为世间有若干‘自然的神学真理’,指的是一些既可以透过基督教的信仰,也可以透过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性得知的真理,他认为,我们用理性可以体认到我们周遭的事物必然有个‘目的因’。这是因为上帝既透过圣经,也透过理性向人类显现,所以世上既有‘信仰神学’也有‘自然神学’。在道德方面也是如此,圣经教导我们上帝希望人类如何生活,但上帝同时也赋予我们良心,使我们自然而然会分辨是非善恶。(基督教和哲学的关系就像闪电和雷鸣,我们只感受到其中之一就可以判断大雨的来临,我们相信其中一个就能证明上帝的存在。)认为女人是发育不全的男人,但是认为女人在智力上与男人没有区别。

五、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所谓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北部,并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因为在漫长的中世纪,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时的口号是‘回归本源’,所谓本源主要是指古代的人文主义。自给自足式的经济逐渐转型为货币经济体系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许多人认为上帝也存在于他所创造的事物中。因为,如果神真的是无穷无限的,他就会存在于万事万物中。这种观念称为“泛神论”。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的‘反人文主义’也同样盛行。我所谓的‘反人文主义’指的是各国***与教会的威权。所谓“新科学方法”是指以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科学,这种方法到后来才结出明显的科技果实,它最主要的一点是用我们的感官来调查研究大自然。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实证法’。可以说人类这时已经开始脱离自然环境了,人类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费其诺(Marsilio Ficino)、米兰多拉(Pieodella Mirandola)、克卜勒、伽利略、牛顿、马丁路德、伊拉斯莫斯(Erasmus of Rotterdam)

六、巴洛克时期哲学(Baroque Period)

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之一是拉丁谚语carpe diem,也就是‘把握今天’的意思。另外一句也很流行的拉丁谚语则是memen to mori,就是‘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特色在于屋角与隙缝有许多细部装饰。同样的,当时政治情势的特色就是各种阴谋与暗杀充斥。巴洛克时期的诗人也将生命比喻为梦境。他们的哲学特色同样也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而且两者之中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另一种迥然相异的看法则被称为“唯物主义”,就是指一种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哲学。不过两者很少像在巴洛克时期这般明显共存。由于受到各种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牛顿认为一切事物都受到同样的不变法则或同样的机转所左右。所以在理论上,所有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计算。就这样,牛顿成就了我们所谓的‘机械论的世界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霍布士或牛顿都不认为机械论的世界观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有何抵触。【英】霍布士(Thomas Hobbes)他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与动物——都完全是由物质的分子所组成的。就连人类的意识(也就是灵魂)也是由人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法】拉普拉斯(Laplace)认为所有事情都命中注定。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都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这个观点被称为决定论。

1、 【法】笛卡儿

著作是《方法论》。他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相信理性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称笛卡尔为现代哲学之父是一点也不为过,第一个创立一套重要的哲学体系的人正是笛卡尔。哲学体系是一套从基础开始创立,企图为所有重要的哲学性问题寻求解释的哲学。他最感兴趣的题目,是我们所拥有的确实知识以及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成为后来一百五十年间哲学家争论的主要内容。在笛卡尔那个时代,新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发展出一种方法,以便精确地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同样的,笛卡尔也觉得有必要问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精确方法可以从事哲学的思考,但是他不会接受自己一无所知这种说法。笛卡尔认为除非我们能够清楚分明地知道某件事情是真实的,否则我们就不能够认为它是真的。为了要做到这点,可能必须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尽可能细分为许多不同的因素。然后我们再从其中最简单的概念出发。也就是说每一种思想都必须加以‘斟酌与衡量’,就像伽利略主张每一件事物都必须加以测量,而每一件无法测量的事物都必须设法使它可以测量一样。笛卡尔主张哲学应该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唯有如此才可能建立一个新观点。最后,我们还必须时时将各种因素加以列举与控制,以确定没有遗漏任何因素。如此才能获致一个结论。笛卡尔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换句话说,他希望运用我们在计算数字时所有的同一种工具——理性——来解决哲学问题,因为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得到确实的知识,而感官则并非如此确实可靠。笛卡尔并不认为怀疑一切事物是合理的,但他以为从原则上来说怀疑一切事物是可能的。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我思故我在。后来,笛卡尔开始问,自己是否能以同样直观的确定性来察知其他事物。他的结论是:在他的心灵中,他很清楚地知道何谓完美的实体,这种概念他一向就有。但是他认为这种概念显然不可能来自他本身,因为对于完美实体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一个本身并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必定来自那个完美实体本身,也就是上帝。因此,对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很明显的事实。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发现了三件事: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二、上帝是存在的,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但基本上这个外在的真实世界还是与我们思想的真实世界不同。笛卡尔宣称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则称为‘扩延’(Ex—tension),或称物质。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反之,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所以我们说笛卡尔是二元论者,意思就是他将思想的真实世界与扩延的真实世界区分得一清二楚。

2、 【荷】史宾诺莎

他认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完全是透过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他否认整本圣经都是受到上帝启示的结果。他说,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必须时时记得它所撰写的年代。他建议人们对圣经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如此便会发现经文中有若干矛盾之处。不过他认为新约的经文代表的是耶稣,而耶稣又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耶稣的教诲代表基督教已脱离正统的犹太教。耶稣宣扬‘理性的宗教’,强调爱甚于一切。史宾诺莎认为这里所指的‘爱’代表上帝的爱与人类的爱。然而遗憾的是,后来基督教本身也沦为一些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大力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史宾诺莎的主要哲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他主张世界就在上帝之中。他最重要著作是《几何伦理学》(Ethics Geometrica Uy Demonstrated)。在哲学上,伦理学研究的是过善良生活所需的道德行为。这也是我们提到苏格拉底或亚理斯多德的‘伦理学’时所指的意思,可是到了现代,伦理学却多多少少沦为教导人们不要冒犯别人的一套生活准则,史宾诺莎所指的伦理学与现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史宾诺莎也禀承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的传统,他希望用他的伦理学来显示人类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则。但是史宾诺莎拒绝使用笛卡儿二分法。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他称为‘实体’的真实事物。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史宾诺莎并不像笛卡尔那样对真实世界抱持二元的观点。我们称他为‘一元论者’。也就是说,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他所说的实体,无论是上帝或自然,指的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东西。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根据史宾诺莎的说法,我们人类可以认出上帝的两种特质(或上帝存在的证明)。史宾诺莎称之为上帝的‘属性’。这两种属性与笛卡尔的‘思想’和‘扩延’是一样的。上帝(或‘自然’)以思想或扩延的形式出现。上帝的属性很可能无穷无尽,远不止于此。史宾诺莎认为所有的物质和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物都是上帝或自然的表现方式。如此说来,我们的每一种思绪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的思绪。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一个自然或一个实体。史宾诺莎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他不是一个外在因,因为上帝透过自然法则发言,而且只透过这种方式发言。(你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你在动,也可以说是上帝在动)上帝(或自然)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这表示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对于物质(或自然)世界,史宾诺莎所采取的是决定论者的观点。史宾诺莎强调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的,那就是上帝(或自然)。唯有上帝或自然可以表现这种自由、‘非偶然’的过程。人可以争取自由,以便去除外在的束缚,但他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体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扩延属性的一个模态。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思想。因此,人并没有自由的灵魂。史宾诺莎指出,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欲望。但如果我们体认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

3、 洛克(John Locke)

最重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是洛克、柏克莱与休姆,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透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对它并没有任何固有的概念或观念。如果我们有一个观念或概念是和我们所经验的事实完全不相关的,则它将是一个虚假的观念。主要的作品是《论人之理解力》(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他在书中试图澄清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第二,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 第一个问题,洛克宣称,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看过、听过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空白的板子,可是后来我们开始经验一些事物,我们看到周遭的世界,我们闻到、尝到、摸到、听到各种东西。其中又以婴儿最为敏锐。这是洛克所谓的‘单一感官概念’。然而,我们的心灵除了被动地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时也积极地进行某种活动,它以思考、推理、相信、怀疑等方式来处理它所得到的各种单一感官概念,因此产生了洛克所谓的‘思维’(reflection)。所以说,他认为感觉(sensation)与思维是不同的,我们的心灵并不只是一具被动的接收器,它也会将所有不断传进来的感觉加以分类、处理。洛克强调,我们唯一能感知的事物是那些‘单一感觉’。第二个问题,洛克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与‘次要’两种,受到笛卡尔等大哲学家的影响。所谓的‘主要性质’指的是扩延世界的特质,如重量、运动和数量等等。我们谈的是这类特质时,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感官已经将它们加以客观地再现,所以当牵涉到‘扩延’的实体时,洛克同意笛卡尔的说法,认为确实有些性质是人可用理智来了解的。但事物还有其他特质,如酸或甜、绿或红、热或冷等。洛克称它们为‘次要性质’,。类似颜色、气息、味道、声音等感觉并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质,而只是反映外在实体在我们的感官上所产生的作用。洛克也承认笛卡尔所谓‘直觉的’或‘明示的’(demonstrative)知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例如,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一些道德原则。换句话说,他相信世间有所谓‘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存在。这正是理性主义者的特征。洛克与理性主义者相像的另外一点是:他相信人类凭理性就自然而然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洛克是近代哲学家中最先关心性别角色的人之一。他对于另外一个英国哲学家弥尔(John Stuart Mill)有很大的影响。而后者又在两性平等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总而言之,洛克倡导了许多开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后来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终于开花结果。他也是首先倡导‘政权分立’原则的人。政权分立的观念最初是由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提出。但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政治。洛克的观点是:为了确保国家的法治,必须由人民的代表制定法律,而由国王或***执行法律。

4、【英】休姆(David Hume)

他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启发大哲学家康德走上哲学道路的人。主要作品是《人性论》(Treatise on Human Nature)。他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要能够以日常生活为起点。我甚至认为他对儿童(世界未来的公民)体验生命的方式的感觉很强烈。休姆建议,人应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的状态。休姆首先断定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如果你被热炉子烫到,你会马上得到一个‘印象’。事后你会回想自己被烫到这件事,这就是休姆所谓的‘观念’。两者的不同在于‘印象’比事后的回忆要更强烈,也更生动。你可以说感受是原创的,而‘观念’(或省思)则只不过是模仿物而已。‘印象’是在我们的心灵中形成‘观念’的直接原因。休姆进一步强调印象与观念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休姆的意思是:我们有时会将物质世界中原本并不共存的概念放在一起。休姆希望审查每一个观念,看看它们是不是以不符合现实的方式复合而成的。他会问:这个观念是从哪一个印象而来的?遇到一个复合观念时,他要先找出这个观念是由哪些‘单一概念’共同组成的,这样他才能够加以批判、分析,并进而厘清我们的观念。休姆强调,组成一幅想象图画的各个元素必然曾经在某一时刻以‘单一印象’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心灵。假设我们想象上帝是一个无限‘智慧、聪明、善良的事物’,那么‘上帝’这个观念就是由某个无限智慧、某个无限聪明与某个无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观念’。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一长串你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正如休姆说的,这个自我‘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的过程。他说,心灵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及融合’。休姆指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per-sonalidentity)。佛陀说‘世间复合之物必然衰朽,应勤勉修持以求己身之解脱。’这与休姆的说法非常吻合。休姆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也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是我们所谓的‘不可知论者’。他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确实存在。这并不是因为他认为人没有不朽的灵魂或上帝不存在,而是因为他认为要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在休姆哲学的影响下,信仰与知识的关系终于被切断了。休姆希望人们能够让自己的知觉更敏锐。他对于“自然”和“超自然”都顺其自然,最没有成见。所谓‘自然法则’或‘因果律’,实际上只是我们所期待的现象,并非‘理当如此’。自然法则没有所谓合理或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罢了。休姆并不否认世间有不变的‘自然法则’。但他认为,由于我们无法体验自然法则本身,因此很容易做出错误的结论。在伦理学方面,休姆也反对理性主义者的想法。理性主义者一向认为人的理性天生就能辨别是非对错。但休姆则认为,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我们之所以做出负责任的举动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理智发达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同情别人的处境。(纳粹都是头脑极其冷静的人,他们只是残忍,而不是愚蠢)

5、【英】柏克莱 (George Berkeley)

他是爱尔兰的一位天主教的主教,也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中理论最一贯的一位,他觉得当时的哲学与科学潮流可能会对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有不利的影响。他认为他那个时代无所不在的唯物主义,将会腐蚀基督徒对于上帝这位创造者与大自然保护者的信心。柏克莱宣称世间的事物的确是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但它们并非‘事物’。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我们就是妄下结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柏克莱相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万物都是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存在之处’。他指的“灵”当然是天主。他宣称:我们可以说天主的存在比人的存在要更能够让人清楚地感知到。柏克莱不只质疑物质真实性的问题,他也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由我们的心灵所虚构的产物而已。

六、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

1、启蒙运动

我们可以说,十八世纪前半,欧洲的哲学中心是在英国,十八世纪中期,是在法国,十八世纪末,则是在德国。”从西边一直换到东边。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重心包括:1.反抗权威2.理性主义3.启蒙运动4.文化上的乐观态度5.回归自然6.自然宗教7.人权。当时许多法国哲学家都到过英国。那时的英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法国开明。这些哲学家受到英国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也受到英国哲学——尤其是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他们回到法国后,对于传统的权威愈来愈不能认同,认为有必要对前人所谓的真理抱持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行找寻问题的答案。在这方面他们受笛卡尔的启发很大。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及斯多葛学派这些古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坚决相信人的理性,所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时常被称为‘理性时代’。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也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启蒙运动因此而产生。当时有些人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但对于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而言,‘自然’几乎就代表‘理性’,因为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他们的说法是:所谓的‘原始民族’常常比欧洲人要更健康、更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文明化’。宗教也必须与‘自然’的理性和谐共存。当时有很多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自称为无神论者。他们信奉“自然神论”,所谓‘自然神论’是指相信上帝在万古之前创造了世界,但从此以后就没有再现身。上帝成了一个‘至高的存在’,只透过大自然与自然法则向人类显现,绝不会透过任何‘超自然’的方式现身。大致上来说,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要比英国哲学家更注重实践。他们积极争取所谓的‘自然权利’,并首先发起一项反对言论管制、争取新闻自由的运动。此外他们认为个人在宗教、道德与政治方面的思想与言论自由也有待争取。他们同时也积极提倡废除奴隶制度并以更合乎人性的方式对待罪犯。

2、德古日(Gouges,Marie Olympe)

法国作家,在法国革命期间出版了许多社会问题论述和若干剧本,因此成为革命中的知名人物。她是革命期间少数为妇女争取权利的人士之一,于一七九一年出版了《女权宣言》。一七九三年时因为胆敢为路易十六辩护、反抗罗伯斯庇尔被砍头。

3、 康德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不过他认为理性主义者将理性的重要性说得太过火了,而经验主义者则过分强调感官的经验。康德同意休姆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透过感官而来的,但他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我们所见到的事物首先会被看成是时间与空间里的一个现象。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换句话说,我们在还没有经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因为我们无法脱掉理性这副‘眼镜’。他认为我们天生就能够在时间与空间里感知事物。康德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人类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面,水立刻会顺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康德宣称,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休姆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康德则认为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类理性的特色。正因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而且永恒不变的。康德的理论是:因果律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他同意休姆的说法,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真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康德对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相同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根据康德的说法,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康德认为在例如上帝的有无等一些大问题上,理性所能够运作的范围超过了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我们的问题关系到的是一个我们本身在其中占一小部分的事物。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事物。当我们想知道世界从何而来,并且讨论可能的答案时,我们的理性可以说‘暂时停止作用’。因为它没有感官的材料可能加以处理,也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可资利用,因为我们从未经验过我们渺小的人类所隶属的这个大宇宙。我们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确定的材料,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我们的理性不能发挥作用。谈到现实世界的本质这类重量级的问题,康德指出,人永远会有两种完全相反,但可能性相当的看法,这完全要看我们的理性怎么说。他开创了一个宗教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理性和经验都派不上用场,因此形成了一种真空的状况。这种真空只能用‘信仰’来填补。(简单讲就是怎么都可以说得通)不过康德除了认定这些大问题应该交由个人的信仰来决定之外,他还更进一步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上帝确实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志。不过他和笛卡尔不同的一点是:他特别强调让他如此做的并不是他的理性,而是他的信仰。他称这种对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以及自由意志的信仰为‘实践的设准’。康德说:‘为了道德的缘故,我们有必要假定上帝存在。’康德一向觉得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在这方面他同意理性主义者的说法,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何谓是、何谓非。这并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人心固有的观念。根据康德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康德指出,这套道德法则乃是‘无上命令’,意思就是这套法则是‘无条件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它也是一项‘命令’,是强迫性的,因此也是绝对权威的。‘无上命令’的意义乃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成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当康德描述道德法则时,他所说的正是人类的良心。我们无法证明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我们仍然知道它。可是如果你只是为了想受人的欢迎而与别人分享东西,那你就不算是真正依据道德的法则行事。当然你的行为并没有违反道德法则(其实这样就算不错了),但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在克服自己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所以康德的伦理观有时又被称为‘义务伦理观’。根据康德的说法,你的行为是否合乎德正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不取决于你的行为后果。因此康德的伦理学有时也被称为‘善意的伦理学’。为什么说“只有在遵守一项法则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呢?”康德把人分为两部分,有点像笛卡尔说人是‘二元的受造物’一样,因为人有身体,也有心灵。康德说,作为一个由物质形成的生物,我们完全受到不变的因果律的支配。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感官经验。这些经验因为某种必要性而发生在我们身上,并对我们造成影响,不管我们乐意与否。但我们不仅是由物质形成的受造物,也是具有理性的受造物。作为一个由物质形成的存在者,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可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我们在康德所谓的‘物自身’(与我们的感官印象没有关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我们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所以当你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而如果你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不算自由或独立。康德可说是联合国概念之父。在他的美学理论中研究了当我们受到美(例如一幅艺术作品)的感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他认为,当我们忘记自我,忘记一切,完全沉浸于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就比较能够体验到‘物自身’。

七、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欧洲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共同进路’。这个运动从德国开始,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在康德和他那冷静的知性主义成为过去式后,德国的青年仿佛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当时的新口号是‘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过去部分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包括卢梭在内,也曾经提到感情的重要性。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开始批评过于偏重理性的做法。以往隐而不显的浪漫主义如今成为德国文化的主流。根据康德的说法,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他的认知能力。德国诗人席勒(Shller)更进一步发挥康德的想法。他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像玩游戏一般,而人唯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因为那时他可以自己订定游戏规则。浪漫主义者相信,唯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以言喻’的经验。有人甚至将艺术家比做上帝。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者都是年轻人,通常是一些并不一定很认真读书的大学生。他们有一种明显的反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有时会称警察或他们的房东为‘庸俗市侩’,或甚至称他们是‘敌人’,那些浪漫主义者有点像是一百五十年后的嬉皮。曾有人说:‘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浪漫主义者的职责就是体验生活——或是成天做白日梦、浪费生命。至于日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