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杜拉拉升职记《成功,脑残的延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46:18
  • 72

成功,脑残的延续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题记。

这是一本畅销书,我不太清楚它在图书市场日渐疲软的时候到底卖出了多少本。可它至少曾经在豆瓣的读书榜上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曾经在书店的畅销书位置看见它一直耀眼的存在。更有人不时的向我推荐。对于畅销书来说,我向来有一种抵制情绪。对于有人称这是一本“人生指南”的时候,我对它的抵触情绪来的更大。不就是一本书么?至于这么崇高的顶礼膜拜么?当有人津津有味的讨论着一切,我假装很潇洒的没看见。

看到书的机会很偶然,在一个朋友处看见这本书放在桌子上,很新。像是没有被翻过的样子。借来看,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这类似于狼吞虎咽的举动或许能让我保持一丝带点儿警戒的清醒。

第一印象这本书讲了一个蹩脚的爱情故事,漏洞百出。中间夹杂的是一些尔虞我诈和所谓的职场规则。这是一本关于外企的书。根据我对企业的有限了解,至少这样的规则在国内的大部分企业行不通。这是属于某些“白领人士”的游戏。

在跳跃中进行的故事通常让人觉得这故事有点离奇,甚至有些矛盾。前言不搭后语的讲述者让听者一头雾水。比如杜拉拉与王伟“勾搭”在一起,比如王伟消失一年之后,杜拉拉竟然不像是以前一样斤斤计较。这貌似难以自圆其说的故事,让人觉得牵强。

成功,意味这豪房名车美女以及更多想不到的待遇;成功,在某些背景下成为衡量人生的重要筹码;成功,在某些境况下成为炫耀的资本;成功,是一把标尺时刻规范着你的眨眼迈脚;成功,像是一粒毒药让人欲罢不能。成功学像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各种各样的成功学讲座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见起色,入道成功学的人却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到底是谁成功了?

我不能不说这本书抓住了这个年代的特色。或许是书商已经看好了这个以“成功”论英雄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借着成功这个巨大的噱头,在每个人为成功拼尽全力的时候,这本书适时的出现。巨大的宣传把它刻画成一根救命的稻草。想上岸的人都想从书里学到一些游泳的姿势。

“要成功,先发疯。”这是一个销售经理在普及某些知识的时候讲的一句话。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借用了别人的话。这类似于偏执狂的信条让人走上一条因过分自信而自负的不归路。自负,让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真实的能力而充分的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机会成功。没有金刚钻,瓷器活儿先接下了。

曾经在一个公司参加过“执行力”的培训。从上海归来的老板一板一眼的讲着关于某些“执行力”的要点。最后一人发了一张测试题。我已经不记得那里面的题目是什么。所有人像是玩了一场游戏,游戏的最后每个人依然如故。这所谓的“执行力”培训像是在某个炎热的下午一群人坐在风扇底下攀比着看谁能不出汗。

中英文夹杂着进行的书读上去如鲠在喉。是,诚然这是讲了一个外企的故事,用到某些术语的时候用英文情有可原。可当我读到“do她一个favor”的时候,忽然笑了。虽然我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可“do she a favor”还是知道的。我不太清楚是不是所有的外企职员都有中英文夹杂着说话的习惯,可这貌似有些搞笑的说话方式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或许这应该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是从某些港台的电视剧里传染过来的。

记得曾经在这样的习惯愈演愈烈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进行批判,可他们没能阻挡住这种脑残说话方式的轰轰烈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