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夏鼐文集《那个时代的那些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45:35
  • 72

因为准备完成一篇拖拉了很多年的文稿,这个星期在读《夏鼐文集》和《传薪有斯人》。这篇文稿是关于中国考古学学术史上的夏鼐先生的。写作起始之时,这两本书都还没有出版;而到作收官之想时,传闻中的《夏鼐日记》已在付印过程中了。同时重新读的还是河北教育出版社重印本《考古学论文集》,此书基于科学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的同名书籍,这本书为文章初稿提供了最基本的材料。

我的这篇文章起始于对童恩正先生和罗泰Lothar von Faulkenhausen先生多年前在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上关于中国考古学的章节的阅读。我对中国考古学史的写作的不满也起始于那个时代。任何学科的学术史首先不能是人物的谱系,也不能是书文和活动的编年。此类资料长编虽是必要的基础工作,但仍然有负于学术史这一词汇;但是此类“学术史”工作在所见出版物中尤其多,以至于“学术史”的定义也在悄悄扭曲,只有真正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史研究范例偶然出现时,才提醒我们这个词汇应该具有的洞见。平庸的“学术史”讨论常常在资料长编基础之上试图按照一些显性特征,比如研究主题,归结起来,或者采纳我们自幼就熟悉的评选三好学生方式论述一番学人和作品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而在最近的二十年,学术史的写作又出现了另一种乱像,就是误将学术八卦当成学术史。轶事anecdote确实能够揭示隐藏在公共文字之下的线索和动因,但是再好的雕花萝卜也不能成为主菜啊!迄今为止,Bruce Trigger的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s仍然是考古学史写作上不可替代的典范。这也是我一直想效仿并施之于中国考古学上的范本。

夏鼐先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不可跳过的环节,但是自1985年遽然辞世后,在一段时间内,他被小心地回避了。这或可说明夏鼐先生的地位其实已经超出一个职业考古学家的范畴,他的形象在某些时候和国家形象纠结甚至重合在一起。在学术史上寻找夏鼐先生的定位将不得不全盘检视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夏鼐文集》的最终出版,至少提供了目前可得的作为考古学家的夏鼐的最全面的文本。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学术史的重要见证人和参与者的夏鼐的形象的完善还有待于《夏鼐日记》的出版。

《传薪有斯人》是因为对夏鼐先生的关注而引起阅读兴趣的,但夏鼐先生不过是众多男主角之一。张光直先生是将中国考古学史上众多名字串在一起的关键讲述人:《传薪有斯人》就是张先生和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诸先生的通信录。所谓“斯人”,张光直先生是也。这批书信读起来是非常感人的:尤其是李济先生在张光直先生求学期间所写信函,期许之深,感情之切,让所有忝为人师者自忖再三。张光直和夏鼐的往来信函可以为七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考古学史写作提供很多冰山之下的细节。确实和编者所感慨的一样,没有想到夏鼐先生在去世前和张光直先生的最后通信竟然是辩明生平中的若干细节,而且很自然地提到张光直先生应是自己的obituary的作者!这本书的编辑眼光不错,但是仍有一些偏见bias需要特别留意:书中收录的信函的年代上存在“错层”关系,即与李济先生的往来信件终止于六十年代初期,在李济先生的最后十年中,是没有书信往来,还是暂不发表?按已发表数十通通信看,没有书信往来的可能性不大。就我的读后感而言,李张通信是这本书中最感人的部分,李济先生既是严师,又是慈父,既是恨不得有八头千手的学术决策人,又是不时流露出无助和寂寞的邻家老人;而张光直先生,一如那张著名的照片中所见到的青涩少年,一直是个温良恭顺的学生模样。如果李张之间的通信确实维持到李济先生的去世之时的话,将与夏鼐先生的通信平行阅读,或许能有些新的发现。李济先生的一通通信中希望张光直先生解释为何称夏鼐先生为“时之圣者”就是个有趣的引子,可惜即使是这个引子,在书中也是戛然而止的。此外,书中的通信对象也是经过挑选的,其选取标准完全符合1949年后中国考古学的认知,比如以李、夏为重点,涉及高、凌二位。因为资历原因,宋文薰、李亦园、童恩正等诸位先生未能入选,此外,不知张光直先生是否和考古所诸位先生另有直接信函往来?与对中国考古学中的夏鼐时代密切相关的是童恩正先生,既涉及中国考古学的实际运作中的开放步调问题,又涉及考古学研究和阐释的转型问题,可惜,更多史料暂不可得。夏先生书信之中多次提及请张先生关照童先生,倒是令人印象深刻。此外,这本书也有个小小的遗憾,既然是“传薪”,为何只见到李、高、夏一代如何薪火传递到张,张向后一代考古学者相传呢?想必其中必有迥异于此书的作为师者的张光直先生的形象。因此,《传薪有斯人》的续集值得期待啊。

回到夏鼐先生的话题,料想不久之后面世的《夏鼐日记》应能为学术史家提供不少产生新洞见的机会;不过,对于学术史来说,这倒不是必不可少的。还是让我们关注生猛海鲜,而不是雕花萝卜吧。《夏鼐文集》是也。

http://www.jianxu.org/?p=6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