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王朝
刚读完陈舜臣的《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对于两宋的历史尚算比较熟悉,但在陈氏的笔下,两宋的三百年历史又是另一种风味,写得既有趣,又通俗。
陈舜臣是日本作家,他的《小说十八史略》在日本很有影响,这本《两宋王朝》就是他的十八史略的最后一部,以小说笔法但又不脱历史的严谨来书写历史颇给人新鲜的感觉。
刚翻阅了几章后,有点读到了久违了的日本漫画书的感觉。
“御驾亲征,向来是我国的作风,而七岁的幼帝当然不可能率领军队。”
“这样,我们绝对没有办法要胜仗。”
“我们自己来拥立皇帝,如何?”
“这是当然的事情。”
“谁是适当的人选呢?”
这是出自第一章节陈桥驿兵变前的一段对话,读惯日本小说或漫画的朋友,是不是有些熟悉的感觉呢?这是典型的日本句法。
陈氏的两宋史因为不是本土人撰写,反而有了一种超然的客观。不抱有道义的定见,而能着眼于史实作出客观的评述。比如首章,对五代出仕五朝的冯唐就有不同中国历史撰写者的评论。冯道的政治操守被欧阳修、司马光、范文澜大加鞭挞,但王安石、苏东坡等人却认为他是佛中人。这只因为冯道是个现实主义者,面对五代的无道,不以一个王朝或一名君主为重,不以空蹈的道德名义为重,而以一己之智救涂碳生民为重,也算得上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了。
陈氏对于赵匡胤从军阀到皇帝的转变心态作了有趣的分析,并认为因为五代军阀混争的局面,导致了赵氏王朝对军阀的防范之心,从而确立了以文治国的国政,每个皇帝即位时必须恭读石刻遗训:
“必须世世代代照顾将国家让予怕死的后周王室柴氏。不得以言论故,处死士大夫。”
此举带来了宋三百年的文化和经济兴盛,但也因扬文抑武过头埋下了辽、金、蒙古诸族壮大入侵的祸根,这甚至也是岳飞的死因。武人过于强大,就会导致五代的混乱---这样的祖训,让每个赵氏皇帝心惊胆战,甚至即使面临辽、金、蒙古大肆入侵时也抱着这个教条不放,最后带来两宋的灭亡。
不过,两宋,尤其是北宋时期对于言论自由的开放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产生的文化巨人也就特别多,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等无不名重千古,佛道儒并进,诗词、散文、评话(小说)都兴盛一时。一个时代能不能催生辉煌的文化,与言论自由实有着莫大的关系。看看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争鸣,产生了那么多后辈都不可企及的哲人。到秦汉实行统一的文化专制政策后,中国文化就走进了死胡同,甚少有可称之巨人的文化人物了。到了北宋才算是又是一个文化创新与融合的高潮。当然宋的重文与今天的言论自由是不同的内容,但仅仅实施这有限的言论自由就可以实现宋的辉煌,想像一下,如果今天的中国实行了真正的民主自由,那会达致何等的成就啊?那些浅薄的爱国志士们请仔细的思考一下吧。
宋之后到今天为止,目光短浅的统治者只盯着自己的权力宝座如何稳定,自塞视听,绝少广开言路不说,还闭塞着人民的头脑。根本不顾及启明智、振民族,一味的用狂热的所谓“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去武装治下的“臣民百姓”。这点与两宋时期的新旧法之争、和战之争时两派使用的手段差不离,说历史就是一面明镜,此言一点不假。百姓是容易被蒙蔽与鼓动的,只要信息不对称就可以了,所有的统治者深谙这一点。
虽然书名为《两宋王朝》,其实对辽、金、西夏、蒙古诸史都有较详的涉及,其中的和平主义、尊重生命的观点统率了全书,这本关于两宋的历史书,还是值得一读。
2008-5-19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7:45:3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