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激荡三十年(下)《财富 v.s. 犯罪》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44:57
  • 68

“每一笔巨大的财富后面都存在犯罪。” —— 巴尔扎克

这句话夹在《激荡三十年(下)》206页的字里行间,但在我看来,几乎可以成为三十年企业史的一个注脚。三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中国民间和***积累财富的过程,并行不悖的,这也是“犯罪”被不断定义的过程。昨日的犯罪也许会在今天被释放,今天的财富也许会成为明天的罪证。

这样的历史写的好就真的像故事书一样,虽然吴晓波把这本书分成上下册出版,间隔一年却丝毫不减弱我追随他的脚步去了解那遥远的八十年代,模糊的九十年代和历历在目的新世纪。

历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宏大的视野的看待历史的脉动,或以小看大,或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加以自己的观点,此类似于大历史;一种是用极细致的历史细节来刻画一段一段的时代,常常有无数的引经据典。《激荡三十年》无疑属于后面一种,有意思的是正如上面所讲,那一出出悬疑大片让他对资料的引用显得一点都不枯燥,这当然还有文字驾驭能力。

我无意去重复里面令人兴奋或者惊讶的细节,但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中国这三十年,到底是怎么样的三十年。看到下册的中间,终于明白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三十年企业史,经济改变着中国的现状,相应的才有生活,文化以及更深层次的思想的涌动。而企业史的主要内容便是民间资本和***/法制的三十年博弈。民间资本在沿海的边角地区夾处生存,譬如广东的中山顺德,浙江的温州等等,却以星火燎原之势让国有资本在不断的检讨和调整,及至“国退民进”的最后高潮。所以说民间资本或者民营企业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幸的是,民间资本逢利好政策而疯长至疯狂,逢利坏政策而萎靡至衰退。前者如84年的沿海城市开放,92年的十四大,93年的整顿金融秩序,后者如81年的“打击投机倒把”,85年的“价格***制”,88年“物价闯关”等等。

网络上对此书的好评不断,不过仔细读来,还是有些许不足。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发展来自于民间资本的无穷生命力,另外一个巨大来源便是如张五常讲的“县竞争制度”,经济权力的下放让每个县市如企业般追求GDP,之间无疑激发了巨大的经济活力。这点在书里面却鲜有涉及。

三十年的确风云翻涌,掩卷沉思,不禁唏嘘,我想任何读者都会在想,中国下来会怎么样。大前研一曾说过赚钱的唯一途径是:“进入一个行业,专业化,然后全球化。”这是丰田的过去,也是许许多多500强的历史,在中国有这样的公司吗?而中国的企业家,除了柳传志,似乎很难找得出有更加标杆性的人物,这似乎还不是一个有企业家经济的国家。在垄断领域,国有企业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每年都庆祝着他们的财富增长;而在自由竞争领域,外资企业玩着一个个资本手段占据着市场的上游,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呢?面对着席卷而来的经济危机,这个问题更加沉重。

在《激荡三十年(下)》最后,吴晓波写了一句话:“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这个正在生成的暂新的世界,一定还藏着我们尙未知晓的答案,也许最好的尚未来临,也许繁荣生成的时候,腐烂已经开始。”

是的,狂热的人在庆祝着繁荣的盛世,而忧患的人开始嗅到了腐烂的味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