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寻找一种迷人的叙述方式,和一种进入的阅读体验》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39:01
  • 62

终于有一篇是2008年的了,什么德行……

若什么时候,技术能发展到一边淋浴,一边将脑电波输出成文,这世界上莫名其妙的博客文字会少很多。

如果这句话在你的眼里几乎等同与一句废话,那是因为我此刻在传说中北京呼啸而来的2~6级地震的瑟瑟冷风中把自己包得像只大虫,于是,淋浴时候那些成片袭来让人激动地无数次呛水的天才想法也开始披上块破布,对着空白的电子文档想树起逻辑的牌坊。

在根深蒂固的懒惰面前,思维总是不幸地和身体一起横向发展,这使得提笔,或者正襟危坐在电脑前面的形式所造就的威严气场远远大于文字的质地营造的气场。如今,每次打开电脑中一个秘密如树妖一般丛生的文件夹,大脑边开始进入外科手术一般的高度戒备状态。近几年的文字中,于迷乱中摇晃而生的莫不只有诀别另一个人的一首似诗非诗没人看得明白的东西。那是一种少见的被水淹没头顶却宁愿溺毙其中的思想,很诡异,诱人至死。除此以外,所有的文字都被一种强烈的不愿屈服的姿态包裹,背负着22岁以来那点可怜的自尊,向所谓的精准和逻辑发起冲击。

所以当你提到“没有进步”的时候我的心情莫过于愤怒与狡辩的冲动。尽管我明知道这种判断和解释无比牵强而且活生生就是断章取义。内心的某一部分知道它是源于你对于此类貌似抽离的殉情文字的厌倦甚至麻木,但还是要硬着脖子吐着舌头一副吃人狂的样子。我宁愿理解偏了。如此便能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某些可以有些作为的领域,而唤起某种还击的欲望莫不是一种救赎的方式。

巧的是,你敲中了我。这几日我连续被一种关于文字的强烈挫败感包围。不光来自自己,也来自身旁的世界。对于工作中对待文字的态度开始迷茫。或许我不该埋怨这个领域与诗意无关,因为它毕竟还能产生像《激荡三十年》一样让人对年轮的力量产生敬佩的作品;也不该埋怨文字的雕琢往往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前一副溃败的姿态,因为雕琢本身代表着从文字深处传达出来的不真诚和不自信。迷失在质量检查规章的丛林中,文字中蒸腾出一股焦躁的气息。文字本身的精神和气象慢慢退却,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古旧年代的排版工人,对于铅字物理排序的重视远甚排序后的化学作用。我在寻找一种足以支撑文字的内核出现,在清醒的每一瞬间我试图从厚厚的稿件中发现曾在紫龙的背部隐现的游龙的影子,我尝试在直白的表述和故事中发现藏身的那些致密的复杂关系,我希望能够创造一种比仅仅追求销量而进行的商业策划更有挑战性的游戏。

这种寻找,注定是一件过于刺激劳命伤神的事。在春秋笔法和知音体例之间,这个快节奏被第三者效应缠身的世界往往更青睐后者。一种对于读者的无知揣度和天然的俯视姿态在这个圈子里蔓延。对于数字和调查结果的膜拜隔离了我们的视线。除了《悲伤主义的花朵》和《法兰西组曲》,好久没有看到有诚意的不做出俯就姿态的文字。好久被淹没在将表达等同于写作的作品中,被那些比事件本身更浅薄的文字感到羞愧。为自己的懒惰,对于文字无法保持一种进入的姿态而沮丧甚至悲愤。三联的朱伟向旗下的记者告知,文字要紧实致密,要追寻事件背后的复杂性,要给出基于自己判断的立场。为了重温这句话和它里面的精神,又一次拿出《三联十年》来看。

那些黄埔一期时候的群雄啸聚,那些历经磨难的空转腾挪,那些在上海男人羽翼下的一飞冲天的岁月让人向往。但最让人向往的,是藏身在早期三联文字中那种迷人的无所不在的意义与趣味。那些在严厉的锤打中逐渐成型的文字和一种欠身探询的姿态,甚至比净土胡同里骨头多于肉的盒饭,和安贞大厦里克随意瘫坐一团的小阁楼更迷人。

这世界有时还会留点希望,让我们能咽下口水,向前爬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