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个导演的故事《你想要什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34:45
  • 77

一.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叫《你想要》,一个女人不爱她的情夫了,却很怜悯他,生怕他受到伤害,就让他们共同的朋友去安慰他。朋友们把那个蒙在鼓里的可怜人围在中心,他们陪他笑,陪他娱乐,不让他独处。过了一段时间男人真的把什么都忘掉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了,他变得非常快乐。

而她看到他的快乐,却在心里产生了极大的不快,她现在被孤立着,她凌驾于她的怜悯之上,再也接触不到她要怜悯的中心。这个男人这么快就变得这样快乐让她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她很想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于是她就去找情夫的儿子。

情夫的儿子是个思想简单的人,她刚想开口说话就被他用一句粗暴的话打断:

“你想要什么?想干是吧?”

就是在这句话之下,她的所有的情感的大厦轰然倒塌,情感上高尚的怜悯被粗俗的肉体欲望一拳击碎,使她只能呆呆的说出来一句不象是她发出的声音:“想要什么.......”

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他的情夫不知道,知道就不会失去她;他们的朋友不知道,知道就不会孤立她;情夫的儿子不知道,知道就不会粗暴的对待她;她自己也不知道,知道就不会再回去找他。

人心常常就是这么荒谬,但是这种荒谬又是那么平常,平常的让人总是视而不见。

老亚里斯多德说,一个诗人要么要求一个人有一点特殊的才能,要么需要一个人有一点发疯,前者很容易的就可以表现出所需要的情绪,而后者实际上会变得癫狂。安东尼奥尼就是这样一个诗人。

安东尼奥尼总是能站在这个死循环之外视察这一切,他清楚的知道人们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他并不说,只是冷静的把他表现出来。他不是大声即呼而是手持一把锋利的剃刀一点一点的划破这世界蒙在人头脑之上的那层蒙皮,他冷若冰霜,又专心致至。在划破那层黑暗之后让你看到别的哲人手里所握的蜡烛,他不持蜡烛,但他可以教你怎么样去看到那些持烛的人。他拍出的电影是要人去发现,因为他总是把他的敏锐的直觉渗入到影像中作为一个不在场的发言人出现。他不是象塔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以及费里尼那样塑造完美而伟大的情感,让人去感动,他冷静因而极其真诚。

从这本小书首先能看到的是安东尼奥尼那超出了常人的强大直觉,这种直觉只能为诗人所拥有的,这是一种仅仅通过耳听目随即可探知人心的东西。然后在看了他的电影以后发现他可以轻易的将他强大的直觉非常完美的化归为影像,发现了他所拥有的巨匠的智慧。诗人的灵魂加上巨匠的智慧终使他的电影高高的越出于其它电影之上,造就了一个常人难以逾越的丰碑,这就是我喜欢他的这本书和喜爱他的电影的原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