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丑陋的中国人《自尊--- 一个民族最好的状态》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21:59
  • 53

柏扬老现实早年的作品,放在当今的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其价值更加得以凸显,其广博的见识,深邃的洞察力,可以说一语中的,可以放在当下用以解释如今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总的来看,本书体现出柏扬对中华民族深刻的忧患意识,其撇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谈,旨在揭示在千年以来所遗传的民族陋习与弊端,这些均来源于中国的文化---被他称之为“酱缸文化”,酱缸内充斥着陈腐的,不流动的,发臭的,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中的劣质部分,随着千年的流变,越堆越多,最终如一坛难以搅合的混乱之泥。他首度批判孔子的儒家思想:崇古,凡事往后看,强烈的奴化意识,这些导致了人类创新力,自我反省能力的缺失,其影响力辐射到了官场,教育制度,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而阻碍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对柏杨的批判思想进行溯源,从他的陈述中可以发现这些感受主要来自于他自身所体验到的西方文化对其的强烈冲击,在书中,柏杨列举了一系列的实例,对比之下凸显出西方文化之先进性,提出中国要向西方的先进方面学习,同时他也明确提出崇洋并不等于媚外,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他一再的提倡国人应该放开心胸,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思想和制度,做到良好的自我反省与改进,这或许更适合于早年的国人,过于虚骄,沉浸于自己泱泱大国的幻影中,即使处境艰难却仍自满不已,拒绝学习

但如果柏老这两年再写此书,他一定会忧患于当下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接受”,如今在全球化文化快餐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体制的变革,对西方文化等较上世纪有更加广泛的认识,日常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崇拜、沉湎于国外的文化,这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接受,日常消费的选择等各个方面,一方面又很容易看低自身的民族文化,自我民族认知的降低,对自身文化的不屑与鄙视的表现;

中国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民族,凡当涉及到国家形象与国家的政治问题时,民族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外国文化又被强烈的全盘否定,时而是哈日,时而是拒日;时而是哈韩,时而又是高举打到棒子大旗;时而是沉湎于法国的浪漫与奢华情调,时而又是打到家乐福,据用法国奢侈品...

反反复复,甚少有一个理智、稳定的状态,这种情绪上的起伏,估计世界上也就属中国最甚了,今年来各国的冲突中,国人的情绪总会高高低低的走上几个来回

一个人同时是自卑的,但又是自大的,这种人格的矛盾,在当下的中国人当中尤为甚,说到底,还是国人的不自信,一方面希望自身的文化在世界上得到肯定,一方面又深知自身还远未达到这一步;这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正如柏老所说的,中国人往往上是思想上是一套,行动上却又是另外一套:我们可以自诩为一个伟大的,具有千年历史美德的民族,这是存在于书本上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又确是另外的截然相反的一面:不排队,奢于赞扬他人,个人主义,互相猜忌,表里不一,只我例外...我们希望别人承认我们的文化,但是又有懒于复出行动与努力。

这就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说到底,还是回到了问题的起点:酱缸文化下国人奴化的民族性与缺乏创造力的结果 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努力平衡自己,避免绝对的自尊与自大,到自尊的状态,既看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也看到不足,全面的看待问题,虚心的看到别人的进步,引为己用,拜托自卑与自大的两级,达到自尊的平衡状态,或许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论及到世界来说,当今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纷争,实际上都是来源于文化之间的冲突

至于官场文化种种就不说了,中国人太多,一说到关系,事情就复杂了,要摆脱这个大酱缸,我们的民族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