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一九五七《我看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15:28
  • 39

看一本好的第一人称的小说是很有代入感的一件事情,首先书中不停的闪现“我”,让人产生真实感,仿佛看一部传记。其次,看书的时候,不停心读着“我”,也就渐渐“我”进书中去,仿佛自己就是那主人公。《中国一九五七》就是这样一本小说,用宣传文案的说法就是“本书以罕见的真诚和气概对一九五七年‘反右’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诘问与描述,展现出一代知识分子无端遭劫,身陷囹圄,心灵经受***的苦难历程。”正是这份真诚与气概,这种直白的描述,让我带痛阅读,也随书中人的所见所闻而感到阵阵心痛。

主人公本是一名大学生,当时一腔热血要去参加“百家争鸣”,他朝气蓬勃,有他深爱的女人,有同道的友人,但是却最终在一场“英雄阳谋”中惹祸,深陷囹圄,开始经历二十多年的伤通。他试图保持着一份倔强,在一场思想***与反***的斗争中,他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拒绝当思想的阉人,他们要雄起,他们不愿丧失独立思想的***,但是面对的却是无力抗争的压制。所以,我向来反感七十年代后生人们余杰式的简单的“为什么不反抗”的诘问,事实上,他们在反抗,但是诗歌向来挡不住枪炮,在那个时候,能不同流合污真的已经是种独立和尊严。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渐渐被带入,随着主人公看那各色人物,他们那痛心的经历。我看到,有位在鸣放时期专心数学,不问政事的“书呆子”,却在莫名其妙陷入牢狱之灾后,成为揭发、批斗狱友的急先锋,看到他的转变,我只有痛心,却无力斥责他卑鄙;我看到,一个女人为了丈夫放弃逃往台湾,却被百般刁难,而丈夫在牢中与妻子难以相见,忍受思念和惶恐之苦,当妻子带着儿子来看望时又只能两眼想望难相拥,最后还要面对儿子一场意外的惨死,这是多么大的悲痛;我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牢狱,在农场,一场场有形无形的争斗,看到有人气势汹汹向昔日朋友痛下狠招,有人正气凛然倔强的斗争。我看到,今日的狱友,可能明天就被带走,第二天就有人来收拾衣物告知他被枪毙的消息;昨日的同伴,可能今天突然就病重而死,我要成为他的收尸人,在这群人中,死神从容的挥舞着镰刀,随时准备收割死亡;我看到,有人为了活着那么坚韧,有人为了爱情那么坚定,有人为了尊严那么不屈;而那个“我”则时时想念着无法相见的女孩,等到相见时才发现,她在狱中的抗争已经让她成为“疯子”,我只能无力痛哭,直到几年后,在另一个牢房,听到她“作古”的消息。1957年,太多人的生活被改变,更可怕的是,这不是开始,之前已经有过太多这样的结点,更可怕的是,这不是结束,以后也还会有这样的节点。

作者在描述牢狱,劳改场生活时,并不以一种苍天大地般的发泄感来写,他写的很自然,很随意,甚至很幽默,从起初的不甘到渐渐麻木,“我”渐渐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比如,在食物匮乏时,与同伴去抓抓蛇吃,然后一起聊聊天,看上去生活并没那么糟糕。作者笔下的这份感觉,让我想起了东欧电影,以荒诞和随意来表现苦难,这反倒更让人心痛,在充满疼痛感的文字中,我也一再在脑中涌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该如何活下去?”,悲哀的是,感受着这样的伤痛,我只能问自己“我真能活下来吗?”。本书作者尤凤伟也在后记中疑惑着,“我在这条真诚的道路上究竟能够走多远?”,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这本书足够真诚,感染着我,刺痛着我,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值得我们反思。

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本书作为集中表现反右运动的小说,主人公在释放出狱后,实际上几年后又在文革入狱,文革这段作者轻轻代过,“九年后再进监狱就完全是一种平常心了,一切都不再新鲜,或者说一切都大同小异”,是的,历史总是相似的,这样的痛总是一再发生,“我”对这份痛的从容和习以为常正是一种大痛大悲的体现,我们能跳出这循环的痛吗?能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3c00b53e915159fd838b1327.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