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魍魉之匣(上)《【3】【日系】【魍魉之匣】【推理联合评测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09:41
  • 67

【推理联合评测组】

【联合评测计划编号:0003】

====================================================

【书名:魍魉之匣】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162513/】

【作者:〔日〕京极夏彦】

【译者:林哲逸】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

《魍魉之匣》评测组成员名单(按报名先后排序):

欧阳杼

杜青

Rock

铃驹

aenigma

锐奇学

藤井小树树

====================================================

已交评测汇总(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Rock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78425/

铃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01604/

锐奇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05921/

藤井小树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39565/

杜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74285/

欧阳杼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82790/

aenigma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82973/

====================================================

【本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说明:去掉每一项目中7个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取平均数即为本项得分,四项分数相加为该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出版社工作】+【文字内容】+【诡计布局】+【评测员感想】=【最终得分】

低+低+低+低=68分

17+27+24+18=86分

17+26+26+高=89分

16+26+25+17=84分

18+27+28+19=92分

16+29+高+19=94分

高+高+28+19=95分

--------------------------------------------

(16.8)+(27)+(26.2)+(18.4)=(88.4)分

====================================================

【联合评测整合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23265923/

====================================================

【评测员评测】(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

评测员:Rock

封面设计与排版【4/6】

从铃驹兄的照片来看,封面设计倒是很有魑魅魍魉的味道,加上书籍本身即为文字的盒子,可以说本书的封面还是蛮恰到好处的诠释了“魍魉之匣”一词。但缺点却也在于此,个人感觉,京极夏彦笔下的妖怪是相当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而本书的魍魉其实亦不例外,但设计者只偏重了阴暗沉重的一面,实在是有点可惜。至于装帧,光看照片很难评价.....

宣传【4/6】

《魍》TV的动画版在十月份开播,本来既是对本书最好的宣传。即使是平时不读推理小说的acg爱好者们也有不少在探寻原作。可惜的是宣传走到了太前面,出版社的发行日期却过于落后,以至于现在不少孩子们都已经盗版在手——这本身,也说明出版社自身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

翻译【6/8】

源自台版翻译,我想编辑的工作更多还是局部上的修饰。行文流畅,但个别日系俚语的翻译不尽如人意,还是不太能体现作者本身想表达的意思。

文字内容【24/30】

相比较于印象中的《姑获鸟之夏》,《魍》在各方面都能看出作者的成长,无论是文字的驾驭、人物的刻画上都有着一定的进步。4名侦探的形象在上一代故事的基础上显得更加清晰,新出场的配角们也算个性鲜明;而京极式的幽默感也在本作中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加上轻快简练的文字,使得本书虽然相较《姑》来说更为厚重,读起来却相当轻松。

只是,作为第二作,作者还是有稚嫩的地方,比如说大场面的描写临场感不足...不过,造成这点的也不只是文字问题就是了。

人心即为箱子,闭塞不开既滋生魍魉。作者在本书中尝试以比喻(或者说象征)的手法来对犯罪动机全新的角度进行探讨。前世与后世在月光下漫步、剧中剧色彩的幻想小说、拜箱为神的诡异宗教——个人认为相比东野等主流推理作家,京极夏彦是相当浪漫的,从他对民间传说的痴迷也可见一斑。因此,对于这个手法是否成功我不敢妄加评论,但个人认为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诡计布局【20/30】

多镜头的切换自然而少有痕迹,绑架事件、分尸杀人、宗教诈骗三个看似无关的案子随着剧情的发展缠绕纠错,也算的上规模宏大。对比出道作中第一人称一路到底的叙事手法,京极在《魍》中的布局已经略显匠气。他以时而优美、时而阴暗的文字渲染着气氛,却在故事将要到达高潮之际令其嘎然而止,并调转镜头转向下一个“魍魉”。全文结构紧凑,以悬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同时圆滑自然的埋下伏笔。

相较于上代单纯直接的手法,本作中的诡计则是层层堆加的,需要读者一一抽丝剥茧才能看到真相。不同于前作以理念来铺垫诡计的手法,《魍》中是以诡计来印证作者的理念。本人由于事先看过电影而难以做出客观评价,不过恐怕在公平性上还有待商榷。

测评员感想【10/20】

猎奇+狗血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无怪乎电影如五雷轰顶,而动画却晓有意境。京极的浪漫主义手法比起现实更适合2维世界。他的这一手法在对犯罪动机的诠释上令人惊艳,但延伸到作案手法时不免强烈的水土不服...严格来说,本书并不差,但总体读下来后,不免让人觉得怪谈小说的领域更适合作者施展拳脚......

总分:14+24+20+14=68

---------------------------------------------------------------

评测员:铃驹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6/6)

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艳。封面设计相当华丽,应该说从姑获鸟开始便决定的设计路线,十分切合京极堂这一套作品的主题。摸上去很有质感的书封可以完全解下,阅读时丝毫不用担心会弄污或是折伤。书签因上下册的缘故附送了两张,一张魍魉一张火车,复古的纸张带给人一种收藏的乐趣。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很舒服。

宣传(4/6)

最早得到消息是在年初,应该说推理爱好者们中间的宣传工作很到位。一般读者方面,似乎只有前期姑获鸟发行后的预告,其他似乎没有见到什么宣传攻势吧。TV动画与盗版的影响,似乎对本书的宣传与发现,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翻译(7/8)

源自台版林哲逸的译稿,相当流畅。如果说仅有的瑕疵,当数书中多次出现的因为发音问题造成的笑话,翻译得不怎么好,不过这一点,也确实很难翻译出那种意境来。

文字内容【27/30】

魍魉是什么?是蛊惑人心的异物,还是人心生出的邪魔,抑或是幽暗莫测的人心?京极夏彦驾驭故事的能力实在令人称道,而全部的真相也是极为骇人极具冲击性。应该说这样的内容实在是戏剧性观赏性都相当不错的,从本作接连被改编成电影与动画也可见一斑。上册与下册各有一段超长的理论讲解,当然是京极堂的演说,是我最不善于应付的内容了,强忍着没有跳过,感觉还好,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诡计布局【24/30】

如果将诡计与布局对半分开来打分,那诡计我给9分,布局则打满分。本作的诡计真的没什么高明的地方,虽然濒死的少女于众人面前的纱帐内消失的事件很炫,但解释之后也只是合理罢了,虽然十分贴近整个作品的核心,但难以带来震撼的感觉。布局则真的可以称之为强大了。遭遇火车撞伤的少女,巨大箱子形状的神秘医学研究所,连续发生的少女分尸杀人案,替人驱除污秽之物的教主……多角度叙事引出的各个谜团,穿插其间的错综复杂的关联线索,借助关口木场等人的追查与探究,最后由京极堂一一给出合理的解答。作品进行到中段时“真相如此而已”的感觉,在结局时却不得不感叹“事件的宏大”。那种久久难以平息的心情,正是普通的作品不能带给读者的。

测评员感想【18/20】

本以为一月份读过的《白夜行》会顺理成章地摘取年度个人阅读榜的桂冠,虽然整个一年里不断有作品无限逼近,但读罢《魍魉之匣》才让我不得不真正地认真审视自己的榜单。确实,这种宏大的设计与作品透露出的人心之深遂,都已经是许久未曾感受到了,以至于一口气读完下册的疲惫也无法冲淡内心的喜悦与畅快。比较姑获鸟,我会毫不犹豫地将魍魉排在它之上,京极夏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17+27+24+18=86

总评:86分

-------------------------------------------------

评测员:锐奇学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6/6)

由于没有拿到样书,只能参考网上的封面图和《姑获鸟》的比对,封面相当漂亮,与姑获鸟的古朴偏暖色调相比,魍魉的封面选色对比反差强烈许多,在阴郁森严的基础上不失凌厉感,给人相当强的视觉冲击。至于内文纯粹参照《姑获鸟》,字体大小适度,行间距大,感觉上与京极的叙事节奏十分搭配,赠送的书签以姑获鸟的标准看,可以满意。应该说这次推出的京极系列,收藏价值足以媲美台版了。

宣传(4/6)

总体而言,是很理想的宣传组合拳,配合动画,电影齐出的声势,加上作品本身在圈内名头够响(被誉为京极堂系列的最佳作品)。不过感觉国内的推广度还有提升空间,虽然在推理圈外也吸引了一定关注点,比如轻小说爱好者、单纯的哈日族和ACG热衷人士,但应该能从更大众的角度去拉拢读者。

翻译(7/8)

语句流畅,整体感强,语感和气氛把握相当到位,涉及日语发音、咒语和民俗的一些地方比较令人困惑,不过相信译者也是勉为其难,下册有个地方出现了多余的数字符号,瑕不掩瑜。

文字内容【26/30】

许多作家都是从第二部作品开始,才真正将自己才华倾泻给出来,本作便是一个极佳的范例,无论是人物形象刻画,还是叙事技巧,《魍魉之匣》比起前作都有一个极明显的进境,而作为妖怪推理的特色菜——民俗、神怪内容和标志性的原创理论,也基本实现了与故事本身的有机融合。作为书中灵魂人物的京极堂,形象塑造得更具魅力,对待案件的态度更加积极,其他人物也更加鲜活可爱。叙事采取多视角多线索并行,舒缓的叙事节奏与急促的线索收集达到了平衡,显得张弛得当,兴奋点分布平均,近900页的作品,却丝毫不觉得冗长。故事中套故事,交叉引用、心理白描,类比影射等的小技巧也用得十分巧妙。值得一提的是,本作中的理论,如“杀人心理讲义”、“灵魂从业者讲义”,也从前作折磨人的哲学、精神病学领域跳出,转向了读者更易接受的社会心理学和民俗学范畴,让人读起来饶有兴味。如果说不足之处,就是故事前期的时间线略显混乱,另外个别角色的心里转折仍略有牵强,部分场景有交待不明之嫌。

诡计布局【26/30】

这部作品并非提供公平线索的解题游戏,也不单纯是Fellow Me式的破案程序小说,确切地说是两者兼而有之,书中有不少细节,都是临到解谜时才交待线索,估计会让本格爱好者暴跳如雷吧,但如果从对话和人物的细微行为来看,又不能说没给读者机会……故事布局十分宏大,少女坠落火车,连续分尸弃尸,神秘宗教诈骗,三个主体案件之间穿插着绑架恐吓、遗产争夺、密室消失、感情纠葛等一系列打眼要素。于是各路人马纷纷登场,硬汉派的“大爷”,扮演华生的“小关”,超自然背景的礼二郎,打酱油的杂志编辑,每位主角也都有一条自己的故事线,最终都如百川归海一般,汇总到神通广大的旧书店老板那里。本座并没什么了不得的诡计,却有故事呈现出来的分裂统一体,和故事背后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相,往往当案件似乎水落石出时,新的一幕大戏才刚刚开始,京极堂在本作中十分敬业,不再甘做“客厅侦探”(书中关口语),而是责无旁贷地当起了指挥塔,甚至主动出击。最后长达百页的案情解说,匪夷所思却力道十足,乍看惊雷不断,细想入情入理,值得人长时间咀嚼。

测评员感想【20/20】

一般不随便给满分,但我还是要说:有些作品我们看后可以随意指摘,有些作品却仿佛可以指摘我们,《魍魉之匣》便是这样一部令人心存敬畏的杰作。当我阅读到临近结局部分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成了书中的关口,正不断被京极堂除却脑中的妄人之念,除却代表狭窄阅读眼光的“魍魉”。推理小说大旗之下,究竟能产生拥有何种力量的作品?我不敢说《魍魉之匣》做到了极致,但是至少京极夏彦向我们展示的,绝对是一种令人大开眼界的可能。

6+4+7+26+26+20=89

总评:89分

----------------------------------------------------

评测员:藤井小树树

【出版社工作】

封面与装帧(6分)

早在没有参加评测前,豆瓣上就已经有《魍魉之匣》的封面图了,虽然没有拿到实体书时看得那么仔细,但拿到书时的惊艳依然好过在豆瓣上看封面的先睹为快的时侯。平时也经常买书,但是像做京极堂系列这样用心的出版社还真是不多见,非常的满意。抽象而又诡异的画风特别适合日本的小说,尤其是走这种暧昧鬼怪类型的推理小说,我觉得尤其是右上角暗红色的画面中那个似盒子又似建筑的“匣’让人心生诡异联想。这本小说的封面因为颜色的不艳丽,也许摆在书店里不会让人第一眼发现,毕竟现在做的花俏和喜欢搞标题党的小说可不少,但是一旦被人拿在手里,独特又有内涵的设计一定会撩起读者的兴趣。在书里除了一如既往的附送了书签外,还加送了一张关于《爱丽丝》杂志的介绍,不过这张纸我觉得和书完全没有关系,而且和这套小说系列也完全不搭边,即使是对这杂志的介绍吧,却也语焉不详,没看明白。我倒觉得还不如放入对以后京极堂系列或世纪文景即将出版的其他推理小说的预告比较好。

宣传(3分)

我觉得很多推理迷可能都和我一样,如果喜欢一个作家或者喜欢一部作品,就会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当然主要是网络来想方设法的了解出版的信息啊或者相关的介绍之类的,所以对于推理迷来说,这样的小说即使不做什么大的宣传,在铁杆粉丝圈里也名声在外了。毕竟我不是居住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距离这些出版社也很远,不可能直接到书展啊之类的地方去参加活动,作为一个二线城市比如金华这样的地方,我对于《魍魉之匣》的知晓基本是基于我的主动寻觅。在我们这个城市,在各个书店里,别说魍魉了,就是第一部《姑获鸟之夏》也没有的卖。所以,我想,对于那些不上网而喜欢逛书店的读者来说,要知晓京极堂小说可就难了。所以,我觉得出版社如果能在销售渠道上再拓宽一点就好了,因为即使我已经拥有了这本小说,我还是希望能在逛书店的时候看见它。

翻译(7分)

虽然《魍魉》的翻译人和第一部的是同一位,但我的感觉是这本的翻译更好一些,读起来不但感觉更顺畅,而且“文学性”更强,某些句子读来颇有内涵而又不故弄玄虚,有一种美的感觉。我觉得,在文字上,有很多短句,也没有太多的复杂的形容词,刚开始读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道尾秀介的清新,某些段落的设置,又有一点古龙的味道。当然啦,偶尔也有一些句子感觉不太通顺,我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印刷的问题,我并不是故意要挑出版社的毛病,读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划线标明,就随意摘抄了比较有印象的一句,譬如上册第27页,有这样一句“但不幸的是,笨拙的赖子却连该如何表现才能获得加菜子的欢心完全没半点头绪。”是不是读起来有点别扭?

【文字内容】26分

我在看完《姑获鸟之夏》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叫做《对魍魉之匣没兴趣了》,姑且就叫做读后感吧,因为实在谈不上是什么评论,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不满和失望,虽然引来了不少板砖,但是当时真的觉得这种妖怪推理太妖怪太不推理了,没什么意思。在这样的心态下打开《魍魉之匣》,打从一开始就把期望值摆的比较低。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作品,原来真的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从文字内容和观感上来说,我觉得这次的《魍魉》“人味“足了不少,不再像第一部基于关口自身的模糊视点和心态从而给读者带来飘忽不定、迷幻头晕的感觉;在叙事上比较清晰,而且现实,感觉更像是推理小说一些。在文字的阅读上,并不似一般的推理小说单单只注重解谜和案件的推进,《魍魉之匣》也完全可以当做一部纯文学的作品来说,毫不肤浅。说到文学和历史,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小说中,但凡涉及到日本的民俗、历史等内容,出版社基本都有注释,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在小说最开始的部分,引用了“耳囊 卷之四”的记载,写明来自根岸镇卫/天明 文学期(1781 1817),这部分主要介绍的【鬼仆之事】,也就是古时关于魍魉的由来和传说;在随后一页,还引用了茅原定/天保四年(1833)的”茅窗漫录 下之卷“里关于【火车】的记载。由于我的才疏学浅,虽然引用的古文大致是读懂了,但是我希望出版社能不能简单注释一下这两本书的大致情况,以让我们大致有所了解,譬如我都不太知道这两段内容的出处是源于日本还是中国,这茅原定是人名还是书名之类的。

【诡计布局】25分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读者和我一样,看京极夏彦的书,并不是冲着他的推理或解谜而来。我觉得,他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迷多过于谜。这部也差不多,在他的小说里,我想一直到下部或下下部都不可能指望看到斜屋犯罪、占星术杀人之类的诡计吧。小说采用的是多视角的角度来写,个人感觉,这好过于单单从关口单视角的角度来讲故事。平时看的欧美推理小说并不是很多,即使涉及,也基本是硬汉类的。而接触到的日本推理,就比较喜欢采用这种多角度的类型,比如绫辻行人,岛田庄司都有。这方面还比较火的有前段时间看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京极的书就看过这么两本,所以在不自觉中总是会与第一部去做比较。在布局上,感觉恢弘了很多。要驾驭这么多人物、事件和场景,以及在性格上明显比第一部来的立体的各式人物,我觉得作者做的不错。

【测评员感想】17分

在众多喜好推理小说的读者当中,我自觉是个新人,写的也可能不够客观,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我看完书后真实的感受。我到现在也毫不掩饰对《姑获鸟之夏》的不喜欢,但是看完《魍魉》后,也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挺好看的。我想,对于一本书,没有什么比“好看’二字是更好的褒奖了吧。《魍魉》不是那种在看得时候只是让读者单单只是猜猜凶手是谁这样单纯的推理小说,她是让你看完后可以好好沉浸和思考的作品。自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之后,出现了很多以独特建筑为舞台的推理小说,这样的“馆”推理小说我就很喜欢,我觉得很有特色;而像京极夏彦这样以怪谈和妖怪为特色的推理小说自也是别具一格,此所谓推理界之百花齐放吧。

总分:6+3+7+26+25+17=84分

----------------------------------------------------

《魍魉之匣》 世纪文景 2008年11月 第一版

测评员:杜青

【出版社工作】18/20

装帧(6/6):

本书延续了《姑获鸟》装帧风格,采用32开本,大小厚度适中。封面日本古代气息浓郁构图妖艳华美,色彩搭配又不失沉稳。书腰配合得当,浑然一体。封底介绍简洁适度。

书内妖怪插图古朴,有层次,有意境,似有超越台版的感觉。一些页配合内容,沿用了台版的黑底反白。

书籍整体典雅大气,很有经典感觉,在大陆出版的日本推理文学里已是翘楚。

宣传及营销(5/6):

宣传并非越多越好,因为会增加成本,而《魍魉之匣》定价已经偏高。所以感觉世纪文景把主要消费群定位在较高品味人群,而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谱。

《魍魉之匣》文本已是名声在外,加之漫画、电影、动画的现有影响,所以出版社的宣传少一点也在情理当中。

发行销售方面,主要依赖世纪文景现有的发行网吧,网络购买已不成问题,书店方面在一线城市没发现大问题,看到说二线城市还不到位,确实希望加强。

本书前有导读,后有解说,这方面已经很理想了,对得起定价了。

翻译(7/8):

京极的作品知识涉及广博,有很多冷僻甚至艰深的理论,牵连一些文学表达不够通俗,这都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而本书沿用台版的译文,对这位妖怪作家的原有特点诠释得很好,没有任何文化差异下的阅读障碍,读后感觉基本通畅,结构严整,能体现出原作应有的文字感染力。

美中稍不足的是,细节之处还可以更接近现代汉语的传统表达,不一定拘泥于原文限制。

【文字内容】27/30

本书先把人带进了一个内心缺损自卑少女VS美丽孤僻怪异少女,二人构建的精神世界。这就很暗合轻小说里百合系世界观小说的基本构架。在我眼里,这是严肃推理文学的一次美丽尝试。这种被木场认为是“幸福循环系统”的东西,竟然在京极堂除魔故事里出现,仿佛晦暗古宅里闻到了早春花香,回首,缝隙间几缕月光。和传统百合系小说不同的是,它不是站在“我和你”的小世界里写的,而是很快转到了外面,在第三者眼里,这样的花香和月光竟是那样的残破、可怜、扭曲、无助。

京极夏彦的小说是有一定文字美感的,这方面他占了选材的便宜,写日本古典的东西,就离不开那细致、轻柔、纯粹,甚至有点病态的日本传统美学。这方面京极夏彦不是翘楚(我更推北村薰),但也是极佳的继承者。

故事已有多人提到,不再赘述,说说人物。

本书出场人物个性鲜明,因为是系列作品,所以刻画充分,每个都有自己丰富的过往经理和内心世界。一步一步看下了,虽没见到他们的成长与转变,但也跟着经历了一次次心路历程和心魔考验。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关口,前两部因为是第一视角,所以感觉此人是个心灵脆弱一无是处只配让京极损的蹩脚。谁知书到《狂骨》,在别人眼中,他竟是个能给一般人带来压迫感的高级别人物,但那已是后话了。

看不看其他评论也知道本书是在写“匣”,日本自古就有把世界浓缩入匣的箱庭意识。而这里的匣,既是精华浓缩,也在说封闭的环境,更象征着密不透风的人心。个中滋味,书里见。

【诡计布局】28/30

京极堂系列是有套路的。故事往往起源于思想封闭环境,比如古老家族、宗教团体、科研机构等等,在此当中一些个人观念开始极端、扭曲,也就是心魔出现。有了心魔,就会闹出常人不可解的事情,而京极堂本人正是能从现象,看出心魔本质的达人。所以故事最后,往往是黑衣神主以言语之力,粉碎多年执念,驱魔成功。

本书强在布局所产生的诡计,正如书中黑衣神主所说,顺序是关键。

有的碎片,看似相关却不相关,有的碎片,看似不相关却相关,拼凑正确,拨丝抽茧,才能看清真相。

具体诡计方面,应该说比前作更有看头,也更宏大华丽,我说得越多,你看得惊喜越少,所以就此打住。

【测评员感想】19/20

看了上面的评述就知道本书高出南海版《白夜行》一个小档次应是情理当中,所以比给《白夜行》我多了6分不觉夸张。有人说京极堂系列是小众的,无妨,正如不是谁都认可“病态美”是美的高级境界的。

京极堂系列到《魍魉之匣》已渐入佳境,之后再到《铁鼠之槛》也就是我说的驱魔嘉年华,将再创高峰。就算前面的都没看,《铁鼠之槛》也值得一读,相较之下《魍魉之匣》就少了份完整与大气,历史感与文化内涵也逊色不少。

《魍魉之匣》台版刚出时就看过,曾一扫我对姑获鸟的一般印象,进入了我心中的日本长篇推理TOP30。此时在看完《狂骨》《铁鼠》之后再品《魍魉》竟用了更长的时间。不似酒,因为没觉得味道虽时间更好,但可比好茶,余味犹存。

读日本小说,我偏爱古典文化里的那份优雅,比起对着证据冥思苦想和坐着火车南征北战,黑衣神主京极堂的那份从容淡定,似乎更能抚慰都市快节奏生活里的人心。

最终的评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本值得慢慢品读的有趣小说。

【总分】18+27+28+19=92分

----------------------------------------------------

欧阳杼 联合测评《魍魉之匣》

出版社工作【16/20】

装帧(5/6)装帧极尽华美,让人爱不释手。正好我手上有世界文景的《姑获鸟之夏》,所以把两本书放在一起做了装帧上的对比。我个人的看法是,《魍魉之匣》的装帧不如《姑获鸟之夏》。首先说说封面吧,如果除去《魍魉之匣》的封面,左下方就显得有些空荡,相比之下,《姑获鸟之夏》封面的左下方就显得比较充实。不过好在《魍魉之匣》的腰封也稍微弥补了这个缺陷,左下方印有圆形的第49届推理作家协会奖,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在对比过程中,我发现《姑获鸟之夏》纸张质量比《魍魉之匣》略好,《魍魉之匣》的纸张偏软。另外是去除书套后呈现出的米黄色内封,《魍魉之匣》所用的材质也比《姑获鸟之夏》软。当然,这一套书的装帧在国内来说已属顶级水准,如果装帧要给满分,我一定给《姑获鸟之夏》,所以《魍魉之匣》只能得5分了。

宣传(4/6)严格地说,这套书的宣传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早就听说了这套书要出版的消息,而且《姑获鸟之夏》出版后,在豆瓣新书榜上榜了很长时间,应该说对普通读者了解这套书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外动画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不过《魍魉之匣》的出版时间稍稍晚了一点,盗版抢先了一步,恐怕会对正版书籍的发行量造成一定影响。

翻译(7/8)除了有少数地方的句子比较难以理解之外,整体译文非常流畅,而京极掉书袋的地方也翻译得比较到位,至少我能看懂。对这位译者从此有了好感,决定把他翻译的姑获鸟再看一遍。

文字内容【29/30】

继《雪地杀机》、《樱树抽芽时,想你》之后,再次读到如此具有启发性的作品。如果说东野圭吾努力把诡计朝大众文学的方向发展,那么京极夏彦就在努力把诡计朝着纯文学方向发展。作品中巧妙利用了魍魉这个意象,采用了高度象征的手法,层层抽丝剥茧,却又能不落入为了诡计而诡计的俗套。当然,京极夏彦并不是想通过诡计来展示细微生活中的感动,或是芸芸众生的情感,他真正想表达的,是深入到哲学层面的思维辩论。这一点在魍魉+匣的组合模式中反复提及,反复讨论,最终得到爆炸性的真相和挥之不去的思维震撼。

诡计布局【30/30】

这种布局极为少见,一开始似乎是毫不相干的几件事:关口要出书、少女坠落火车、连续发生的少女分尸案、帮人驱除晦气的教主……交替使用第一人陈和第三人称,让故事最终汇集到一点,却又发散开来,摆脱了传统的推理小说单一的模式。由于不能泄底,在这里我不能多说,反正是很有意思的plot。而相比之下,trick稍显薄弱,但是trick也不会让读者失望,个中原因看过便知。

测评员感想【19/20】

这本书强悍杀入我的年度前五,而且与大多数优秀的推理小说结局所带来的震撼感不同,这本书的震撼感带有余味悠长的味道,很值得下来反复思索。而且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京极夏彦这位作家,又加上世纪文景如此华美的装帧,这个系列决定一直追下去。

【总分】16+29+30+19=94分

----------------------------------------------------

《魍魉之匣》 世纪文景 原书打印稿

测评员:aenigma

【出版社工作】19/20

装帧(6/6):

如果要讨论哪些是决定某本书畅销的关键因素,我想该书的“装帧水平”在现今的时代中已然成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如果要看出版社对某以作品是否认真是否重视的话,那么装帧水平更是能折射出出版方的真实态度。

看吧,世纪文景的这套“百鬼夜行”的封面本身无疑就是一件平面设计的完美佳作:强烈鲜明的用色与表现,与《姑获鸟之夏》《狂骨之梦》所一起反映出的精巧的整体Visual Identity构建,封面那如古代织锦般的线条编织,内部细致的排版工作以及仔细安排的黑色夹页,加上右上角夸张的用书法表现出的书名“魍魉之匣”,这一切的平面工作都在向人暗示着它的日系出身以及高端的品质定位。

在手中同时捧着独步文化和讲谈社单行本的我不禁对铃驹放到网上的样书照片发出感叹,在中国出版界,现在难道不就是一个态度决定一切的时代吗?只要想做好,为什么有的好书就不能做到同样的细致呢?谁说台版的装帧水平是无法超越的呢?

的确,就像京极堂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宣传及营销(5/6):

如果你打开www.amazon.jp输入“京极夏彦”的关键词点击查询,你会发现《魍魉之匣》是目前为止京极夏彦作品中商业开发度最高的一部,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京极夏彦各个作品中系列衍生产品最多的一部。最近几年在日本,有关“魍魉之匣”的动画、漫画、电影的集中曝光登场,使在多维度艺术体的集中轰炸中所聚集起来的“人气能量”乘着越洋光缆传到了中国。应该说这种由《魍魉之匣》在豆瓣几个小组引发的热潮并不是偶然的。

当然了,说道营销这个词,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下世纪文景的封面“诱人战术”。本来之前《姑获鸟之夏》的热卖已经让本来在华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京极夏彦逐渐打开了那个名为“小众”的匣子之盖,但在之后,世纪文景更是在豆瓣上发动了长达数月的“封面诱人战术”——早早就放出了封面,然后一再跳票。当然了,我们无法预测文景出书时候遇到的突发问题,也没法说这个就是个故意为之的“战术”,但这确实一度引发了在豆瓣“世纪文景”上诸多的询问《魍魉之匣》上市时间的帖子,可以说是在最近一年中比较少见的现象了。

总体来说宣传是比较成功的:封面的早早放出,在读者心里营造出了一种“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这种只见其封面,不见其内容的距离美感,足以赢得广大读者内心购书的冲动。只不过实在是过于吊人胃口,且缺乏更多立体的宣传攻势,这里一项我给出5分的评价。

翻译(8/8):

京极夏彦的原文作品充满的生僻的汉字与词汇,很多平时习惯写作假名的连语、介词也要故意写成汉字。有位日本人在网上“抱怨”道,就算是身为日本人的他,在看京极夏彦的时候,也得抱着大大的字典才能把书顺利“读破”,由此可见对于译者的难度。

同时京极夏彦也爱在文中做大段大段的理论叙述,这对于翻译者来说也是个难点——如果译者本身没有对本书所涉及的一些知识下一番功夫的话,很难做出上下连贯的翻译。

不得不说,本书和《姑获鸟之夏》的翻译林哲逸君的翻译水平令我颇为敬佩,他所注解之仔细,译文之连贯,文字表达之贴切,让我觉得十分难得。当然了,在文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2-3处从句过于复杂、有些显得拗口的句子,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明星上的微尘,考虑到本书内容之复杂、翻译量之巨大,这几处小小的瑕疵不足以让我从8分的满分中扣去哪怕0.5分的分值。

最后颇为让我遗憾的是,从台版的下一本开始,翻译者已经不是林君了。

【文字内容】29/30

相较《姑获鸟之夏》时候的关口第一视角的叙述,《魍魉之匣》在叙述视角上采取了极多的视角变化,而且在视角变换时,常常使用回忆插叙来交代事件发展过程。这种仿佛福克纳式的叙述、对情节与真相的层层剥离,让我们在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的同时,也真切的从灵魂深处体会到了事件各个人物的匣中之物。

整个事件由多个事件组成,作为题目的“匣子”一词在书中从前到后一直贯穿着本书。开始看似不相干数个事件在最后长达数百页的京极堂的“驱魔”中得到了一一阐释,涓流汇聚。这时,一种由京极夏彦所编织的叫做宏大的东西慢慢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然了,鉄鼠の檻在我心中更为“宏大”…),由此可见,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与布置,节奏的驾驭上确实已经到了一种超越《姑获鸟之夏》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在日本推理小说界能望其项背者,笔者认为不过2、3人而已。

《魍魉之匣》中体现了京极夏彦一贯优秀的人物刻画本事。几个人物的性格被赋予了极为丰满的全面感,在这里,你看不到一张张脸谱化的符号,在这里,你能在不同的叙述角度中找到和你心灵相通的叙述角度,这或许就是一种创作的巧妙之处吧(很不幸的是,笔者目前很喜欢关口的角度……)。另外你可以在京极夏彦的作品中看到不同人物的成长与历史,他们每个人的过去与未来都被编织在了这个系列的作品中,有的书中的次要人物甚至会成为之后一部作品中的关键人物。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京极夏彦的幽默感——这个当然也是建立在他丰富完整的人物刻画方面了——本系列小说中的关口实在是个可怜的人,核心四人组中,他经常受到其他3人的故意“嘲讽”和“挤兑”,甚至有时外围的第二层级人物也会揶揄他几句,这些话在日语读来极为有意思(林君翻得也很达意),充分地体现了京极夏彦同志不带脏字损人的功力。在我看来,这也构成了《魍魉之匣》中一副十分特别的风景线,令作品增色不少。

【诡计布局】28/30

阅读《魍魉之匣》的两周时间,让我一度产生了些是在阅读严肃文学的错觉,尤其是阅读原版的时候,则更是如此。或许是情节和文字上的亮点过于明显,整个宏大的诡计布局并不像在阅读古典本格类作品的时候那样让我时刻挂念,整个过程中,我可以说只是在享受整个溶于情节的宏大情节与视角交叉。

其实京极夏彦的诡计本格色彩在本系列中是越来越明显的,换个角度说,但是本书总体上他的诡计设计很出色,但显然诡计本身并不是想做为书的关键卖点而存在的,诡计是融在整个书中的,或者说本书的诡计并不是那种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我认为,京极夏彦的每部书中起到“核心诡计”作用的必然是一种主张,一种理论假说,贯穿着这个主张或者理论假说,整个作品才能成为浑然一体的诡计。本书就是这样,京极堂对“犯罪心理动机说”提出的个人观点就是整个诡计布局的逻辑基础。当然了,这种整体浑然的“诡计”最后在京极堂那长达数百页的驱魔过程中让读者慢慢看到,确实产生了比纯本格那种震惊+恍然大悟型结尾带来的更好的“回味”。

【测评员感想】19/20

是的,不是满分。尽管我上面所列出的评价,足以让《魍魉之匣》成为我心中的推理TOP1。之所以不给20分的满分,一来是因为可能我不是个密闭爱好者,想给这个分数上留个小小的缝隙(笑…),二来是因为后面有「鉄鼠の檻」的存在——我的20分是属于这本的。但是,我在最后不得不说,本书作为京极夏彦出道后的第二本书,它的水平之高,地位之重要都将永远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界的美谈。

公平地讲,日本的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诞生之地的黄金三大家的水平,这时的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极品,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推理小说”之前所包含的“单纯推理+通俗+解密游戏+文化快餐”的文化符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杰作。而在这其中,京极夏彦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无论是题材,布局还是文字功底,我想如果能有良好的翻译与推广,京极夏彦的作品至少在欧美小众市场上掀起一波热潮也是说不定的事。正如我之前在帖子中所说的,如果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也能入选美国文库的话,那么若干年后京极夏彦入围世界主要文学大奖也不算是个狂妄的梦想。

而我想,这个梦此时此刻可能就在你我的心中匣子里封存着吧。

【总分】19+29+28+19=95分

----------------------------------------------------

【推理联合评测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41256/】

【该评测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保留评测原始出处,谢谢!】

【欢迎关注本id,推理联合评测组的全部新书评测均将使用此id发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