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带一本书去巴黎《那些化尘化土的暴民》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7:07:23
  • 73

读书如品茶,得有回甘,才算上品。最近碰上一本好书,于是发了几天狠把它读完。这本书有个怪名字,看起来像是本旅游书,而它也的确被归在了旅游笔记一类中。读完才觉得,其实更像一本思想笔记:壳是纵览巴黎名胜古迹,瓤是反思法国大革命。此书还挺著名,却有个不起眼的名字:《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林达。

法国大革命对我来说是段极其陌生的历史,除了高中历史课本有些许涉及之外,其余一无所知。林达则在书里为我细细描绘了这一场革命:这是一场极其矛盾的革命,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号下,推翻了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但也成就了一段人人自危的恐怖年代,6万人在断头台前身首异处。

细细揣测,这场发生在200年前、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革命竟然与30年前我们身边的一场革命如此相似。这不仅仅是我的联想,更是林达在书中数度欲说还休的启发。难道不是这样么?都是由领导层发动开始,都有民众狂热参与,都视生命如草芥,都使理性荡然无存,最后都在一片质疑与指责中黯淡收场,当然还有一点点不同,也正是这一点点的不同,造就了中法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未来。

革命都是从上层建筑开始的。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问题,召开三级会议,结果引发革命猛烈爆炸。民众站出来,开始用游行、后来用暴力乃至断头台来表达自己意愿。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攻陷巴士底,成就了共和国的第一块基石。只是这样的行动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他们从此被称为“暴民”,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们是暴民么?看起来,的确是。在为革命冲锋陷阵的同时,他们忘记了人类的理性和感情,将自己视为一杆枪,勇敢的投掷出去,而不在乎对面站的究竟是敌人还是妇孺。他们肆意践踏人权,任意囚禁、折磨、处死假想敌,所用的手段无不令人发指,在严酷方面,与中世纪最黑暗的暴政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这是他们的错么?当然,可也未必尽然。两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追求甚至不同种族的革命,都造成了同一个后果。这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原罪,或许在夏娃被蛇诱惑着吃下那颗苹果的时候,人类的潜意识里便埋下了暴力的种子。更何况,在群众的上面,还有领袖。罗伯斯庇尔是当时最坚决的领袖,为了维护革命的正义和效率,他不惜用断头台处死自己的亲密战友。当领袖被民意挟持着往前的时候,最可怕的是领袖还认为自己是在带领群众往前。事实证明,群众从来都不是能被控制的。

所以,历史上所有的反思都是后人来做。冲破了理性的藩篱,人类就回归了***,在这种状况下要求反思,简直是无理取闹。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的巴士底起步,经过10年的斗争,最终回到了1799年的拿破仑自我加冕。10年的时间,推翻了一位国王,却赢来了另外一位国王,历史在这里激起一个小小的漩涡,划了一个小小的圆圈。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大革命除了牺牲的6万冤魂,和一面标志这“自由、平等、博爱”的国旗外,什么都没有得到。

所以,呼喊反思的声音不应该没有,可也并不应该太喧嚣。历史总是在向前的,记着事情本身,而不要过分的讨论事情的意义,或许今天看起来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只不过是历史小小的圆圈而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