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呐喊《鲁迅再认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6:32:02
  • 86

我对鲁迅的认识,大抵经过三个阶段。一开始当然是中学教科书里被偶像化了的革命斗士鲁迅。当时懵懂地背了很多教条式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 后来上了大学,年少轻狂,也当过一阵子叛逆的文学青年。当时对诸多束缚的主流话语相当反感,受几个愤世嫉俗的师兄影响也很深,也为了标新立异,很是喊过一阵子“不看鲁迅”的口号。

现在心智又比当时成熟了,又不在主流话语环境之下,再细细地用心重读鲁迅,发现他既非高大得须仰视才见,也根本谈不上可憎,所谓以前的种种情绪,不过是上了“说书人的当”,被别人的话语权柄所控制了而已。

无论从作品主题或艺术技巧来看,称鲁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是丝毫不为过的。在那样黑暗重重的年代,鲁迅是觉醒了的,痛苦的孤独者。他将中国人的奴性和麻木写得如此鞭辟入里,但也隐约透着悲哀绝望。虽然他穷其一生仍笔耕不辍地“战斗”着,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者精神。

另外,鲁迅也不应被简单而粗暴地解读或归类为某类英雄或主义,他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生活极丰富也极深沉的人,他的作品既有大胆的写实,也有隐晦的象征;既有对旧学的唾弃、改革,又有传统中抒情、怀旧的一脉相承;包括他所流露的思想,也有传统与非传统的矛盾揉合;他也并非全然光明无畏,有时候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抑郁阴暗的一面。他的思想资源是如此地丰富!而他伟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一种单一的思想资源所奴役、支配,所以我们看到的他的作品是可以多种层面来解读的,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每一角度都能折射出色彩斑斓的世界来。

而鲁迅的小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依然是他对所谓“国民性”的反省和刻画。阿Q在事隔多年后的阅读中仍然顽强而鲜活地代表着“国民的灵魂”:怯懦、贪心、无知、无骨气、骑墙、欺弱怕强,以及著名的精神胜利法。鲁迅写得太真实了,直让人触目惊心。虽然不是阿Q,却感觉如同阿Q一样,被拉到了闹市之中在一群庸众的围观之下被枪毙了。

中国人的奴性啊,根由在哪里?据许寿裳回忆说,鲁迅认为这是中国人“两次奴于异族”所致,这是最大最深的病根。真是这样吗?无从考证,但我却非常同意这种奴隶性缺少两种根本的道德因素:诚和爱。

想起了奥登的詩:

国家并不存在,

没有人能单独存在。

不论是国民还是警察,饥饿都不由得我们选择。

我们终归毁灭,除非彼此相爱。

-----《1939年9月1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