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原来这才是春秋 第一部:《称霸》《原来这才是春秋》很畅销很赚钱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6:15:12
  • 51

《原来这才是春秋》很畅销很赚钱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出版人,除了刚起步那会儿,现在我已经很少认真地读完我们公司所做的书了。对于稿件,我一般只能翻阅,从语言和大致情节上形成能否出版的判断。具体环节和问题由策划主编和其他编辑把关。贾志刚的《原来这才是春秋》是个例外。

最初,我是在网络上看到这部小说的。虽然之前跟贾志刚合作过(2008年5月出版了他的职场小说《副处长》),但并不知道他在写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自《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历史题材小说成为书市上的一股潮流,但就我所见,可谓鱼目混杂、泥沙俱下,好东西并不多,所以我并不想趟这滩浑水,虽然出于商人的本能,我很想挣钱,但我不想做垃圾图书。

和普通网友普通读者一样,我也是在网络上看到这部小说连载的。它在网上的火爆程度当时让我震惊。当我出于好奇读下去后,立即被贾志刚的小说所深深吸引。简洁的叙述,诙谐的语言,借古喻今或以今述古的思想深度,让我以一个读者无法忍受等待的急迫心情向他要来了小说全稿,然后打印,然后在饭桌上、马桶上、车上迅速地读完了。我记得当年读到台湾版的《今生今世》时也是如此忘情和激动。

一本能让书商废寝忘食的小说会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那只能是一部无比牛逼的作品。而且,实话实说,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甚至忘掉了自己的书商身份,以至于差点延误了将版权买断——事后才知,贾志刚在连载期间,有逾二十家出版方主动与之联系,争抢版权。最后该书“花落我家”,凭借的不是优厚的条件,而是源于已有合作基础上的信任。在此感谢贾志刚。

从历史角度来看,《原来这才是春秋》显得非常“老实”。它建立在《诗经》、《左传》、《史记》等信史文献基础上,而抛弃了《东周列国志》的杜撰和演义。《东周列国志》也许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但并非值得信任的作品。两百年来,它的广泛流传源于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描述性作品极为稀缺,仅此一家。正如十年砍柴先生所说:“修订此书的蔡元放先生,是清乾隆年间的人士,尽管史才出众文采飞扬,然其对历史的见解,200年后的今人看来,已显得陈旧。”

确实如此,《东周列国志》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后(清代可谓登峰造极)的产物,以儒家观念来叙述诸子百家时代的故事,以儒家思想来对百家争鸣时代人物进行褒贬,其局限和可疑显而易见。换言之,贾志刚的《原来这才是春秋》打破了两百多年来的叙述垄断,并且更为接近史实。不局限于个人思想,不根据自己的表述需要篡改和歪曲史实,应是对待历史的适当态度,贾志刚的态度如是。我们不能奢谈公正和客观,但我们必须知道尊重。尊重史实的同时,就是尊重今日,尊重读者。

当然,我这么评价贾志刚是否存在夸大和过誉?事实是贾志刚的小说语言非常俏皮,调侃不断,处处让人喷饭捂腹。这样一部带有严重娱乐特色的作品能算作“正史”?我要说,它确实不是正史,但也绝不是戏说,在前面我已经说过,我们从中看不到有任何歪曲和篡改。搞笑抑或幽默,理应理解为写作风格和小说技能。作为一本小说来看,贾志刚使其作品整体上丰沛饱满,情节逼真,细节动人,引人入胜且让读者欲罢不能。小说家若不具有此等才华,那么从小说这一文体层面上来看,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有些“神情严肃”的人士可能会因此(写作风格)而批评贾志刚文字轻浮,格调低下。而我认为,这恰恰暴露了神情严肃之士的混乱不清——他们分不清史学研究和小说叙述的区别,在历史的表层浮躁不安,难以平和。我们理应看出,贾志刚不是史学研究人员,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对春秋这段历史充满兴趣,有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然后动用才华,使一段历史风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足够了、到位了。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迅速与贾志刚取得了联系,并以最快的速度买下了版权,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前后仅一个多月),并对《原来这才是春秋》第一部《称霸》之后的第二部第三部……充满了期待。

以我多年做出版的眼光来看,《原来这才是春秋》并将因为其优异的文本质量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继而被广大读者朋友所认识和喜爱。它的畅销将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果,而非人力可以左右。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是书商,从对“铜臭”的嗅觉灵敏度上来判断,《原来这才是春秋》会很赚钱。而如果贾志刚一直接着写下去的话,“春秋”就会形成一项巨大的产业。

2008-10-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