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失明症漫记《洞穴寓言的扩写,翻新与剧本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6:03:09
  • 74

最近拜读了一下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失明症漫记》。我的评价就是标题的那句话。我的意思是:这固然是一部好小说,但却未必是一部顶尖的小说。我倒不是要说这部小说配不上诺贝尔奖了,只是以我来看有许多不足。下面我就详细的来给出我个人的理由。

从最初的创意上来讲,莫名其妙的爆发失明症无疑是一个好点子。疾病本身就为小说的故事性与寓言性打好了基础。相似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加缪的《鼠疫》(也是诺贝尔奖作品)。两者都是借由写实地记述瘟疫事件来表达事件之外的思想。这类故事的精髓就是在于描写一定要够写实,而事件本身要够荒诞。唯有如此才能把小说的故事与寓意天衣无缝的融汇在一起。然而遗憾的是,本书是够荒诞,却不够写实。在人物与事件上都是这样。

本书的叙述中心一直在各个人物之间转换,作者大概是想要描写群像,每个人都写到了,但也都只是到了入木一两分的程度。每一个人物大多数的时候只是是标签化的存在,微妙的,私人化的心理变化上着墨不够。比如唯一的有视力的人,医生的妻子,我始终觉得描写不够。

透过她的眼睛,作者本可以把当时的场景描绘得更生动具体,让读者仿如亲眼所见一般,把她的心情直接传达给读者。她作为一个视角,基本可以看尽其他盲人的动作。如果把视角更多的集中在她的身上,无疑可以使行文更紧凑,更有张力。就盲人个体来讲,多描写一些他怎样摸索行走,习惯于失明,怎样使用触觉,听觉,甚至做过哪些理性思考等是不是使行文更充实,更能引导读者呢?不说个体,作者对群体的情绪描写同样不够。群体的饥饿,烦躁,愤怒(无聊,这种情绪甚至没被提到,显然不能让人信服),恐惧等等都没有得到渲染,仅是一一般的叙述介绍给大家。环境上也是这样。比如疯人院里满地屎尿的样子,只是集中的出现过了一次。其实卫生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恶臭始终在,引起人们的厌恶也始终在。但作者没有反复描写这一点,这对表达显然是不利的。不仔细的读者甚至会忘记这一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这可以说是作者重群体轻个体,重事件轻人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作者想象力不够细致。我本来期待度到更好的故事。当然,本书中的许多情节设置不乏独到与巧妙,但是由于缺少对人物微妙感受的描写与对环境一以贯之的渲染,使得本书更像是一个好剧本。电影拍出来之后,观众自然能获得比剧本更丰富的信息,体会到更多的个体情感。但是作为小说,确实存在一定的贫乏。

作为一部诺贝尔得奖的小说,本书自然存在有好几层的寓意。但就主要的(寓意与情节)来讲,它就是一个扩写的翻新版的洞穴寓言(不知道的人乘机去补一下西方哲学史吧)。作为小说当然不同于哲学寓言故事,需要大量的细节与情节,其中语言上的一些不足上文已述,下面就从寓意上来谈一下。第一层显而易见的是感情的盲目。若说本书只是要揭露人性丑陋什么的,那倒不是。其实在困室之中,众人必然的会为生存而发生暴力事件;当局隔离病人罔顾他们的死活,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些情节在好莱坞的商业片里也已是屡见不鲜了。总不能说本书只是一部高级的好莱坞电影的剧本吧。其实本书的更深一层的寓意(第二层)就是洞穴寓言。在盲人们拒绝逃出烧毁的疯人院时这层意思就明白地现了出来。所谓的眼盲就是不敢真正地去探索,就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懒惰与怯懦。回想前面的情节,盲人们只是朝天乞求军人扔食物下来,而不敢去与压迫他们的恶盲人战斗。就是他们自己的退让与愚昧纵容了暴力,这就是一种理智上的“视而不见”。再对照后面的情节,所有的神像都被蒙住了双眼,表达的就是人要靠自己,人要正视真相这样的思想。就是概括成“上帝死了”也未尝不可。第三层寓意就是信仰的重建,就是书里讲的“再生”,在绝境中也要生出希望。这可以说是到了人与生命很本质的一个层面了。可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书最后所有人都有复明了。

这其实削弱了本书的寓意。作者是什么意思呢?上帝是存在的,失明症只是给人类一个考验吗?但本书毫无宗教情怀。又或者是既然人们想通了,不再盲目,则本来象征盲目的失明症就不治自愈了吗?可是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再生”所包含的力度,也对故事本身不利,好像是弄了一个仓促的收尾。(电影里叫好莱坞式的结尾)总之,失明症可以莫名的来,却不该莫名的去。如果作者可以写一下复明的人们恶习不改(着也是合情合理的),那自然可以把本作提升到另一层次。因为照我的理解,“失明”是人性本身的痼疾,而不是外来的灾难。

最后再讲一下,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且我一开始就承认,这是一部好小说,只不过算不上顶尖。鉴于我本人没写过长篇小说,也没得过诺贝尔奖,有些观点可能不靠谱,但相信看官自会甄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