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课经济学《在金融海啸中普及一课经济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57:15
  • 74

一场由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正悄悄地影响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未来几年的生活会更艰难么?手里勉强够生计的钱会贬值多少?我们还能保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么?改革开放让大家富裕起来了,还会出现***大举干预经济,老百姓凭票买米买油么?有没有经验教训让老百姓对经济生活有个基本的认识,进而促成公众做出明智的抉择呢?很多人把金融海啸与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作比较,我们的一课经济学就从那时的故事开讲吧。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暴跌引发恐慌,随之而来的是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大萧条。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后,着手通过重建与改造金融体系保障国民经济的全面复兴。此后的《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大举兴建公共工程和民用工程,《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保护工人的权益。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然而,新政却有着严重的副作用,美国1970年代出现类似于普遍萧条的“滞胀”现象正是***大举干预经济的必然后果。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说中直言不讳地说:“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所在。”里根***主张,让市场机制恢复它的正常作用就可以了。此时,英国的撒切尔***也主张民营化,中国改革开放也初见成效。随后三十年,正是全球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三十年,人类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个最富裕的状态。不少人认为,现在的金融海啸又该是一个轮回。

命该如此,如今老百姓还有什么话说么?有的。有位网友写到:“这几天重读了亨利·黑兹利特的《一课经济学》,黑兹利特是《美国时报》,《国家》,《周末新闻》的专栏作家,其所处的时代正值罗斯福新政的顶峰,即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主义的时代,黑兹利特完全站在反面,以一个自由经济者的角度针砭时弊,其矛头直指罗斯福新政。”《一课经济学》逐一剖析了***干预对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生活必然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最低工资法、房租管制、充分就业、稳定物价、裁减公务员、通货膨胀、利息与储蓄,以及***拿纳税人的钱去拯救某某产业。当下,大多数声音都在为降息叫好时。读读《一课经济学》,我们能知道:要想人为压低资金利率,只有靠持续不断注入新资金、不断扩张银行信贷,以替代实质储蓄。这会制造资本供给增加的假象(或者说掩盖了实质资本供给减少的真相),就像多掺点水,会让人觉得牛奶增多一样。但这是一种追求持续通货膨胀的政策。这个过程带来的危险,显然具有累积的效果。通货膨胀一旦被遏制,或者只要通货膨胀暂停,甚至膨胀速度放慢,资金利率就会上涨,危机也会爆发。

金融海啸的恐慌之中,我们似乎只有仰仗***支出这剂灵丹妙药来包治所有经济弊病了。但是请记住,***的全部资金都来自税收。如果***把从个人和企业那里征收来的钱集中花在某个地方,使当地变得相对富裕,其他地方会因此变得相对贫穷。“***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补偿”。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题,所谓***支出造就的“丰功伟绩”,就不再那么风光了。当然,***并非没有用武之地。金融危机恰恰出在***对当代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我们知道,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为基础设施,这些制度安排是由***这个角色来承担的。也就是说,自由市场经济需要”***监管”。可以说,***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卫道士,不可或缺。但是,当这***滥用再分配的权力,***干预经济造成损失的就不再仅仅是机会成本损失,因为这一切是强制的结果,而非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都明白既当裁判又踢球的***是见不得光的。垄断企业、官僚集团、***,是否会庞大到我们难以驾驭,这是令人担心的。

自由市场经济在有效创造财富的同时会造成贫富差距的拉大。整个社会的道德情操因此受到极大地挑战。但通货膨胀政策以及***干预经济所必然带来的通货膨胀这个后果,只会使经济停滞和道德沦丧加剧。和所有税收的影响一样,通货膨胀这种税收也决定了个人和企业不得不服从的经济政策。它不鼓励谨慎节俭的行为,而鼓励各种挥霍、赌博及其他不计后果的浪费行为。它往往使投机比生产更有利可图。回头看看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我们都明白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的人并将面对债务和贫困吗。然而,当我们踏进公共经济学的领域时,这些起码的常识却往往被人忘得一干二净。有些政策产生的后果,也许需要好几年之后才会显现;还有些政策,其后遗症甚至要潜伏数十年才会爆发。无论如何,政策必然有其长远的影响,就像蛋必然会孵化出小鸡、种子必然会发芽开花。展望未来三十年,勤劳、节俭、有独立判断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百姓定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走上更为健康更为富裕的中康之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