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56:05
  • 73

看了这本书,我终于坚定地认为自己真的并没有继承中国人的传统,却也知道自己身上有些特点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Afterall,能够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依据,毕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中国人的深层心理被孙老师解释为“良知系统”,表现为“身”,“心”,“人”所谓“身”,中国人的身是为了生存而存在,是社会只身,并不是自身之身,而所谓“心”也是指与他人相对的,为社会,为他人存在的心,因而“人”就是被社会,文化圈住的人。

《中》追溯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之所以没有演变为资本主义的心理渊源,也就是被孙老师解释为“良知系统”的深层结构。这是一种贯穿大众和君主之间的共识,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关系,离开群体,就不再称之为人,而其“身”“心”也必然无可依附,而“人格”,想必对中国人来说更为抽象: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人格是一个伦理的概念,而在这里,指的是独立的性格,自身的特点,并不是在群体中应该具有的行为习惯,在书中,孙指出中国人缺乏拥有“人格”的倾向。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一种良性的交互,在中国的群体,社会关系当中,非常重要。这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二人”相互式的存在,比“一人”的存在更重要。

强调中国人“做人”的机械化,无非是想强调“有情有义”在佛洛伊德“自我”下的残酷性,而中国人千百年来嘘寒问暖,关心朋友,亲人,请客吃饭,甚至夫妻性事,似乎多了些太刻意的“人情”而少了关怀每一个“自我”的精神渠道,这难道就是中国人意淫多于实干的无性婚姻背后的真实缘由吗?还是“口腔化”这种滞留在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幼儿心态没有被教育干净的病根?还是在孙谈论到“***化”这一点时,连我也意识到了的,中国人虽然千秋自称礼仪之邦,却只认识到排泄是一种生理需求,没有把它作为隐秘之事加以研究和教育,以至于打开国门之后,“排泄”开始“不分场合”的理论基础呢?所以作者说中国人有“身体化”的倾向,是一种小富即安的现实性。

从“身”到“心”再到“人”,再到“人情”,到社会和国家,再到看世界的方式,中国人的“自我”,“人格”,精神的“心”由于太过社会化,被社会所压缩,或称自我压缩,被集体的关怀和需求扼杀了。于是变得“类型化”,甚至“小丑化”。虽然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慢慢西化,一些新一代人已经开始蜕变,中国人还是没有退变出这种“二人”的观念。

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是:中国人的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都被感情化。这句话我想可以这样理解,为了人情关系,为了更好的在社会的位置存在,中国人的集体观念要求所有人都要在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时将人与人的“关系”摆上桌面,因此这种关系导向必然是一种感情化倾向。但是,西方的情感化导向和真正理性(且不说绝对理性)之间的距离比中国人要远多少呢?有点折磨我的是,此书中几乎所有的观点都是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对比而来的。如此我将有点疑问:这书该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呢?还是《西方文化面前的中国文化》呢?是否真的要跳到西方的菜篮子里,才能看清中国的市场呢?又或者一个真空的分析模式,是否可能比这种对比离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更近一点呢?

我的想法是,也许,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或称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看来,为什么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形成“自我”,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是因为中国没有形成明确的,有自身特称,在历史长河中十足发展的稳定的阶级,或称class,没有这种文化,因而没有定位,所以中国永远是“大一统”,是“集权”,因为从每个家庭来看,每个人都将自己看成社会的一员,依附社会而存在,而缺乏自身存在的意义,家家国国的观念一脉相承,铲平的思想,小富即安,随大流,这样的中国,最容易被封建领袖统治,亿万个农民领袖揭竿而起,举起了一个又一个大同小异的封建帝国。而现在的中国,虽然和平稳定,却也在这稳定的现实当中泯灭了多少人“个性”的火花和“形而上学的猖獗”呢?

试问,问了中国的稳定,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人格”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