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纯粹的文学书是否也需要包装?是否也需要像《敖德萨故事》这样的过度包装?
非常怀念几十年前老书的版式和装帧,那时还没有电脑排版,高档一些的,也只在扉页加一幅铜版纸印刷的黑白照片,有的在下面写上作者名字,大多数只写“作者像”三字;正文则完全是规规矩矩的文字。若中间再有几张插图,则算豪华本;若插图再采用铜版纸,则完全是“超豪华”了。
但更多的,接近90%的书这些东西都没有,全书唯一的包装大概就是个封面设计。那时的惯例,纯文学的书不用太多的插图,插图多到一定程度则落到儿童读物的档次。习惯于那时书籍的读者,喜欢面对纯粹的文字段落,在脑海里构建想象那后面的世界,体会真正阅读的乐趣。
那么,现在的读者是否已经失去面对纯文字的想象力,必须通过花花绿绿的大量的插图才能继续阅读动作?我一直以为“读图时代”特指那些垃圾畅销书和女性读物,或者儿童读物,没想到连巴别尔都被印成了里里外外五彩斑斓,活像初中生的立体贺卡。在思维刚想展开想象的起跑点上,忽然闯入眼帘的照片和明信片把你硬生生拽回现实世界,明确无误地告诉你:看见没,这就是敖德萨,这就是那条街道,这就是那个犹太人公墓,漂亮不漂亮?
是否离了这种手段,阅读就无法继续?
是否纯文字的魅力已失去,一定要来个“视觉盛宴”(被滥用到恶心的一个组合词)?
是否只是为了增加页数,提高定价所采取的做法?
是否不如此过度包装一下,就对不起巴别尔这样的大师?
是否不如此过度包装一下,就不能显示装帧设计者的能力?
于是,比《骑兵军》更进一步,大量怀旧的照片和明信片,甚至廿世纪初的烟标、啤酒标和广告***正文,将本不大的篇幅拉成一本比《骑兵军》还厚的书,将本来连贯的段落编排得支离破碎,阅读成了一种障碍赛,文学作品成了大杂烩展示会和敖德萨旅游攻略。
2
从文字上看不太出《骑兵军》中的巴别尔,远没有后者文字的犀利和震撼。也许是早期文字还稚嫩,也许是黑海之滨的城市本就太温柔旖旎,不像苏波战争的炮火和哥萨克骑兵的狼奔豕突的生活,将作者的文字和思想淬炼成了闪光的锋刃。
总之看起来没那么过瘾,无论从文字上还是故事结构上都温吞了不少。如果说《骑兵军》的巴别尔纯度是100,《敖德萨故事》大概只有10到20。感觉后者是一些幼时生活场景的回忆,以及犹太人生活的琐碎记录,前者是真正令人向往的、充满血与火、生与死的硬邦邦的生活;后者能看出作者在故事上和语言上做的多种尝试,而前者完全浑然天成。
看来,伟大的作家也不能要求平均,毕竟一有部《骑兵军》传世,对文学史,对全世界的读者,已足够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5:49:3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