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激起了我写自传的欲望,而且是如他那般,站在自己之外,写这个“我”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
没有读过他的学术著作,但我猜测,那些理性的分析显示出来的萨义德与这本自传显示出来的是两个人。或者说,在他者眼中的他和在他自己眼中的他。
人很难看清自己,所以需要观照,需要外界的评判来确定自己的评判,也即标签化。聪明的、愚蠢的、美丽的、丑陋的、勇敢的、懦弱的……闭上眼睛,忘记这些词汇,什么都没有。黑乎乎的世界里,当看不见、想不起的时候,没有任何标准来评判一具躯体和附在上面的灵魂。
也许,“看”是一切罪恶之源。有了看的意识和看的对象,和这个对象眼中传递出的或闪烁或坚毅的目光,朦胧猜测中了解对方的含义,借此建构一部分的自己。
从小看着母亲,是给予惩罚还是表扬,决定了某个行为是否继续进行。然后看着同伴,是靠近还是远离,决定了以后要走的方向。于是,在某个陌生的环境里,似乎焕发了一个新的自己,但旧的影子挥之不去。每走一步,身后的那个我便死掉。即使用相机也无法捕捉到任何一刻存在的切片。
他与她争吵,语言恶劣,气氛紧张,小小的孩子无所适从,无法从情感上或理智上判断更亲近谁或者更听信谁。
她年事已高,拉住孩子的手说,不要离家太远啊,“父母在,不远游”,乡亲乡俗虽有些逝去,但传统的力量总是大于往外走的力量。
对于国籍、民族、宗教的冲突,无人能像萨义德那样体会并展示得淋漓尽致。但我向来不推崇国家宗教对人群的分割。只是,身处文化断裂的年代,世事变迁的时代,内心的纠葛又有几人能省察得到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5:44:4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