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给星期五的信《一片冰心在玉壶》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44:36
  • 94

“其实楼尚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家餐厅,她是一个平台,理想中的她是一个提供幸福的地方。嘴巴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有心灵,在这两个方面我都希望能献上祝福,哪怕就只是那一点点,我还是愿意奋斗的,是不是太天真了?”

这位叫招秉恒(Bing)的“楼尚”餐厅老板的确是一位“天真”的理想主义者,说他天真,是因为他本来是一名广告创意总监,事业发展得好好的,却为了某种心灵理想,从香港跑到北京,在一片危楼中开了第一家港式甜点店,然而,小本生意,难以盈利,常常还得靠他自己做广告赚来的钱来补贴餐厅开销;说他天真,也是因为他每周都会写一封电子邮件给他的顾客朋友们,邀请他们星期五晚上光临餐厅,届时他会为他们唱歌、弹曲、开个小小的演唱会,然而,这封电子邮件并非那种公式化的邀请函,而是这位老板自己原创的小品文,类似心灵鸡汤的文字。为了让别人能从自己的文字中得到安慰与激励,他每周要熬通宵来认真爬格子;说他天真,还是因为写完后,他居然不是以群发的方式一起发给这一千个朋友,而是一个一个的发送,是他不懂吗?不,而是借着逐一敲击这些文字,他可以默想这些名字背后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或咫尺或遥远的脸,于是,千次的发送中,是千次的温暖,以及千次的祝福。

现代都市人做事的法则是如何高效、如何省力、如何节时、如何使自我利益最大化,而Bing却有些背道而驰,做这些无利可图又费时耗心的天真之事,他难道不明白这其中利弊吗?其实,他比谁都清楚,不过按照他的价值法则确实另一番计算方式:“没有楼尚,一大堆的责任、困难会随之消失,我可能重新享受更多的私人时间、金钱、甚至是健康;但没有楼尚,我最大的损失是演唱会、与朋友通信的平台、最爱的双皮奶、还有你……”

原来,他最在乎的是“无利可图”和“费时耗心”背后的那些人,那些情,那些心灵的梦想。所以,在这个时代,他的“天真”,弥足珍贵。

这些邮件后来结集成书,书名叫做《给星期五的信》,收录了80多篇短文,但按一星期写一篇来算,可是凝刻着Bing两年来长长的苦心孤诣之旅。

由于Bing来自香港,文字风格和他经营的餐厅风格一样,带着浓浓的港台味。大陆读者开始阅读也许会觉得怪怪的不太习惯,不过只要耐心读下去,你会慢慢喜欢上他这种俏皮、幽默、活泼的文字风格(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也会慢慢喜欢上这些文字背后所散发出的淡淡温情。

Bing真的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所以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记录的是周围的人带给他的感动和感恩:一位昔日友人的默默陪伴,一名不到三岁的小婴孩单纯的笑容,一名盲眼按摩小师傅曲折的人生经历,一名山区牧师妻子临终前脸上圣洁祥和的光芒,借着Bing那双充满关爱的眼睛,是极容易发现这些普通人身上的独特性和可爱处,于是,他会将他们的生命故事写进自己夜晚的文字里,为的是激励自己也激励读者——那些新鲜的清晨会收到他邮件的朋友们。他的叙述很朴素很实在,读着就像是在拉家常般亲切自然,寻常烟火,平常饮水,却温暖人心。的确,Bing文字中的温暖不是那种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心弦,让人震撼流泪的感动,而是淡淡的,始终淡淡的,直到读完全书后,才会发觉余香飘溢,余味绵延的那种。

有一篇短文是写给自己的初恋恋人、父母兄弟以及朋友们的心里话, 他这样写道:“初恋啊,你结婚了吗?有几个孩子了?……希望你活得幸福……小弟啊,很后悔没有对你好一点……爸妈啊,抱歉年轻时候我没懂得让你们知道,知道你们对我有多重要……楼尚的朋友啊……”这篇短文看作是Bing心灵的一个小小投影。无论是对恋人的祝愿,还是对亲人的歉疚,还是对友人的怀念,甚至是对身边那些过客式的小人物的关注,你都能深深感受到Bing心灵所结出的美好果效:仁爱、喜乐、和平,温柔。还有感恩的心——全书充满了对那些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陪伴过他、扶持过他、鼓励过他的人深深的感恩,更重要的则是,对那位永远爱他的神的感恩。

Bing不仅写情感温馨的文字,也写理性反思的文字。有人说,这是一个物质丰裕而精神匮乏的时代,所以现代都市人的最大问题就是“忙、茫、盲”,忙于生存,茫于情感,盲于心灵。Bing的不少文字便是针对现代都市人的种种困境所作的反省:比如,如何看待自我?如何定义成功?如何把握感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作为一名基督徒,Bing很认真地用基于圣经的人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待这些问题,所以,文字中会频频出现一些明心见性的经文:“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又有什么益处呢?”“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你们得救在于归回安息。”但Bing从不摆出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姿态来阐述其立场,相反,他在观照和反思他人之前,一定是先观照和反思自己。所以,他并不讳言谈自己,也很愿意全然敞开自己的内心,这是需要勇气的。其实,Bing也曾经活在现代人共同的困境中;也曾经忙忙碌碌于演艺圈中,不知道何为自我的价值;也曾经迷失于一段错误的畸恋而无法自拔,不知何为爱的真谛;所幸的是,Bing重新回归了信仰之旅,“学习在安静中让思想沉淀,尝试把记忆的碎片重组,查看自己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走什么样的路,聆听上帝有什么忠告”,他从各种谬误的价值观中得以释放,生命开始逐渐改变。于是,他向朋友们分享自己真实的经历,以及成长中的生命感悟和心灵医治, 并希望借着这些见证式的分享来劝慰他人、提醒他人、鼓励他人。这种方式如此柔和,深具同理心和同情心,的确比某些咄咄逼人,不考虑对方感受的传福音方式更容易让人亲近。

另外Bing笔下即使是纯粹说理性的文字,也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因为他颇有想象力和童心,会编织一些寓言或童话来启发人心。比如,他讲述“软弱”与“刚强”的故事,它俩本是一对彼此真诚扶助的恋人,但在遇到“自我”这一坏人后,“软弱”变成了自卑,“刚强”变成了自大,二人都那么地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别人的毁誉,反而越活越累,最后不再相爱,劳燕分飞,这个悲剧故事充分影射了现代人心灵的错位与分裂;再比如,Bing讲述同一个人的9岁、29岁、49岁、69岁在同一时空相逢,各自带着该年龄段的价值观发表高见。影射现代人在成长中的迷失与回归,意味深长。

这本书的封面类似吉米的成人童话绘本风格,明亮、生动,清澈的碧蓝色,似乎也预示着本书作者“天真”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成人童话式的理想。起初,看到这清新的封面和单纯的文字,还以为Bing是一位20多岁朝气蓬勃的大男生呢。后来才知他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很是吃惊。这样率真、温情、充满童心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中年人之手?因为的确不少人在青春时代是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但等经历半辈子的世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大多理想主义者多变得理性而现实,中年期的平和之姿中透着对人生的淡漠与苍凉,很少有人能像Bing这样,人到中年反而仍保持起初的赤子之心。不过,Bing倒是反复强调耶稣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 Bing的一片冰心也许能感染现代都市人尘封已久的灵性,心灵慢慢回转,如孩童,如赤婴。

读完这些“给星期五的信”,这些为了给他人带来心灵祝福的文字,很自然想到海子那首著名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一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不过,Bing不是从明天开始,而是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借着自己用心经营的楼尚,借着自己用心耕耘的信件,为他人带去从神而来的真正祝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他的,他将告诉每一个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