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终极理论《作家替爱因斯坦圆梦 科学借惊险小说生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39:11
  • 74

《终极理论》,我差点就被这本书黑咕隆咚的封面和学究气十足的书名给骗了。就像当初以为《达芬奇的密码》是部低级的恐怖小说而差点错过一样。幸亏冥冥中有股神奇的力量驱使我走到书前,由漫不经心的翻开书页开始,到掏出钱包买下它为止,前后不超过一分钟。

判断一本书的优劣,一分钟足以。当然,首先你必须牢记“人不可貌相”的真理,选书与选人的眼光才会更为精进。

我觉得《终极理论》(此书真该叫《爱因斯坦的密码》)明显更胜一筹。毕竟爱因斯坦要比达芬奇鲜活的多,试问全人类又有几位没见过他老人家那仿佛白狮子被雨淋了后的别致发型呢。配合发型略显疲惫却睿智的脸,完全有资格作科学界的Logo了。但正是这位耄耋老人,却拥有最强大的理论力量。是他,客观上催生出原子弹的爆炸。蘑菇云不但熏蔫了日本,冲击波更扩散到世界各地。如果说他去世后竟留下了更为强悍的理论,可任意左右苍生命运的惊天秘密,谁还会无动于衷呢!相比之下,把古人达芬奇安***宗教猜想就要容易的多了。《终极理论》一书正是以合理性和真实感打动人,甚至让人感觉不像在看故事。而像经历9.11恐怖袭击那样的浩劫,荒谬怪诞,却又无比真实。

“终极理论”这一说法并非子虚乌有。它正是爱因斯坦晚年致力研究的 “统一理论”。 统一理论即是许多理论的源头,又是终点。掌握了它,人类便可轻松的追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前,又可预知无限遥远的未来,甚至自由的操纵时间与空间,所以才称其为终极。而这个终极理论到底存在与否?原本人们是确定的,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理论也没能得出。但看过这本书之后,人们恐怕要疑惑了,真的没有得出吗?真的吗?!作者说有。并且给出了接近完美的可能性。

记不清在哪里看过,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早知道自己的理论会被用来制造氢弹,他宁愿去当一个鞋匠。于是作者在小说中安排,爱因斯坦生前就得出了统一理论,却因担心理论再次被战争狂人利用而没有公诸于世。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隐藏如此伟大的劳动成果,恐怕要比让临盆的产妇不要生出胎儿还痛苦吧。

可谁让人类善恶不定呢!谁让科学是把双刃剑呢!发明冶炼的人,不会想到钢铁有一天会变成刺刀。发明火药的人,不会想到火药有一天会推动子弹出膛。爱因斯坦痛恨战争,罗伯特•奥本海墨则为广岛和长崎抱憾终生。所有科学进步的奇葩,往往在军事战争上变成毒草。人类最终真会毁灭于科学之手吗?打开新闻,看看那些烽火连天的角落,看看撞向世贸大楼的飞机,人们恐怕不得不承认,爱因斯坦的恐惧与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了。

但扼杀胎儿又谈何容易。于是爱因斯坦把理论浓缩成一串密码。但最终没能避免救世者与邪恶狂人的一场较量……毕竟和平,不是某个科学家的事,它是地球上每个人的事。

本书作者马克•阿尔珀特自称终身的“科学怪客”,实则是一位学者、诗人兼记者。早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天体物理学,毕业论文的主题正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运用。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诗歌并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记者职业,最终成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编辑。由他来写这个故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把自己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完全写进小说中。他自己也承认,书中主人公大卫•斯威夫特几乎就是他本人的翻版,只不过比他更勇敢和英俊些罢了。

马克•阿尔珀特曾说,他的工作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奥的科学理论,爱因斯坦也曾经用这个方法向一名男记者解释过相对论,他说:“时间的长短不是绝对的,同样的时间里,当你与美女为伴时,你会觉得时间很短很短,而当你坐在燃烧的火盆里时,你会觉得时间很长很长。”《终极理论》一书中,很长很长的深奥理论真的变成很短很短的惊险小说了。而且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当我贪婪的读完最后一个字,抬起意犹未尽的眼睛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时,又不禁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写得很长很长。

《终极理论》可说是一次文学与科学的成功互动。科学爱好者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文学迷也会记住统一理论这样深奥的科学概念,并被科学之玄妙所震撼。有人说此书是一本连爱因斯坦都会喜欢的书。看完后我甚至觉得,此书的作者会不会就是爱因斯坦本人呢?正是他老人家利用统一理论,穿过某道时间裂缝,才把这一秘密告诉给作者。好借作家之手替自己圆了这场梦呢?呵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