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嫌疑人X的献身《爱煞》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35:28
  • 84

有一个女孩,在一次家族葬礼上对一个男孩一见钟情,葬礼结束后,女孩回家杀死了自己的亲姐姐。请问,这是为什么?

这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而是一道心理测试题。大多数人的答案无非是“那个男孩是她姐姐的男朋友”之类的;而有一部分人的答案则是:为了再举行一次家族葬礼,再见到那个男孩。这部分人,90%都是杀人犯。

为了达到一己私欲,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就是大多数谋杀者的逻辑,而《嫌疑犯X的献身》把这种逻辑发挥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极致:不惜牵连无辜、再毁灭自己来完成自己扭曲的欲望,并美其名曰——爱欲。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中文里叫“爱煞”,英文里叫“love to death”。尤其在日本文化中,“死”往往是对于信仰的最高表达,而这种极端的表达,也成就了无数经典,比如著名的“阿部定事件”——在爱的最高潮同时赴死。“嫌疑犯X”也成就了经典,只不过,不是角色本身,而是他的载体——《嫌疑犯X的献身》。

一开始就把罪犯推倒最前台,这种写法对于一般作者来说简直是在自掘陷阱,然而,东野圭吾不紧不慢地以两条线索齐头并进,让读者一边期待调查者的进度、一边又为被调查者如何隐瞒而揪心。但他又在叙述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埋下伏笔,让读者明确感受到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叙述之间存在着空白区,却又无法精确地指出那空白到底是什么,直到最后才揭开了“案中案”的谜底,让人大呼过瘾。

不过,也许是企宣传太急于传达这部小说的精妙之处了,书本腰封上醒目地写着直木奖的评语“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这样的slogan对于推理小说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因为有经验的读者一下就能抓住这条评语在推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于是,整个阅读过程也因为这条评语而黯然失色了不少,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怀疑整个推理过程了。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即使我们预见到了那个“骗局”,也实在没想到嫌疑犯X是以那样极端和残忍的方式在完成这个骗局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让东野圭吾来回答文中开头出现的问题,他的答案会不会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