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愛因斯坦的夢(爾雅版)《像我對你也不敢講永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33:36
  • 61

謹致那個,在午休時間為我讀出永久的你

《愛因斯坦的夢》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教授萊特曼所寫,小說的內容所定的時間是一九零五年四月至六月,地點是瑞士的伯恩。講愛因斯坦造的三十個有關時間的夢境,一個個夢自成一篇一篇,間奏著愛因斯坦與其好友貝索的對話,場境雖然較為現實,卻始終疑幻似真。

萊特曼沒有運用任何科學詞彙,也沒有用上方程式,說的卻正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觸覺敏銳的人想必注意得到,一九零五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當年僅僅二十六歲的愛因斯坦共發表了四篇有關物理學各領域的偉大論文,著名的《相對論》便是從此處始。而萊特曼就以這個時間為背景,探索著愛因斯坦——當時只是一名專利局技師,甚麼思緒在他腦袋裏,給予他這樣的靈感去思考物理?究竟是甚麼樣的苦苦思念,教他提出種種驚天動地的理論?

坊間不乏有關愛因斯坦理論的書籍,卻多是前一句方程式,後一個科學名詞,中央再來個曲線圖,教沒有科學根柢的人望而卻步。許多人垢病文學作品對科學的描述過於天馬行空,欠缺了科學背景支持,再美也只能教人聳肩忘之。有科學知識的作家,的確可以豐富內容,可惜一談起科學事情來腔口變調,成了人格分裂。也有人開門見山直接闡明其題為科幻小說,題材總是不離外太空外星人高科技,不算是一些人人感興趣、有共嗚的題材。而《愛因斯坦的夢》打破了這些成規,告訴我們,科學和文學可以如此地超脫地潛踰對方。

童元方是一位有詩心的譯者,連萊特曼本人也嘆了句太幸運了,得此譯者,夫復何求?卷末更附了童元方的譯後記,寫了她如何耳聞此書,如何相遇,心醉,更主動聯絡萊特曼要求譯此書的種種。《愛因斯坦的夢》不但是科學與文學的結合,更是作者與譯者之間的邂逅。萊特曼叫童元方用中文把《愛因斯坦的夢》朗讀出來,他聽著陌生的話語,不作聲,然後說,妳就譯它吧。

愛因斯坦的理論通常見用於核子般小,宇宙般大的場景,套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不明顯,而這正正是萊特曼在這本書之中要做的事。當我游走在這三十個不同的時間世界裏,遇見的,不是千奇百怪的人們,而是我們自己:有封閉自己於過去的人,有怕老怕死的人,有不曾說過我愛你而痛哭的人,有害怕永遠別離的人,有抵抗命運的人,有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的人…… 這麼俗套。不管其哀樂是來自一個多麼離經叛道的世界,我們都似曾相識,時光荏苒,而生死愛恨不離其中。

每一天的夢,都有不同的時間性質,呈現了不同的世界:當這個世界的人沒有過去,只有厚重的筆記本可堪依賴。當這個世界的時間逆轉,我們先到朋友的墓前爬泥,再聽他傾訴老年沒人愛的恐懼。當這個世界的人只能活一天,人不是由早活到晚,便是從晚活到早,匆匆神色與一天日頭競艷。當這個世界的時間不是連續的,輕微的跳脫,千分之一秒間,我們並無覺察,只有在眼前消失的臉容。

有一些夢,更使我不得不暫停,讀不下去。

五月二十二日,這個世界的未來是固定的,時間是錯流的時間,人們會突然看見自己的未來。誰的日子過得比較好?知道並順服它,僅過此一生;還未看過自己的未來,等著過此一生;還是奮起反抗,然後結局仍舊,但過了兩生的人?

六月十一日,這個世界的人是沒有未來的,每次的生離便是死別,每次的寂寞是徹底的寂寞,每次的笑容是最後的笑容。我們坐在咖啡廳,看著日落,驚奇世界如何在日落裡終結。然後下起過雲雨,我們又再眼睜睜看著世界在霪雨中步入末日。然後,然後,然後一萬一千次末日,終至不再為情所困。

這不像我們嗎?

《愛因斯坦的夢》是時間狂熱者的必讀之物。

如果你相信有些事物只聽你一個人的聲音,而且不甘心世界只是含糊的纖維組織。不願時光擱置,而永不復返。灌注我的所有,卻但願我是一個無情的紀錄者,免除偏見和失誤,如實作工如野草。你願你是岩石,不是波濤。

或者我們需要的不是迎刃而解,而是惺惺相惜。是這樣的,一九零五年五月十四日,愛因斯坦這樣夢道:

世上有一個地方時間是靜止不動的,這個地方便是時間的中心。而有人說最好不要靠近時間的中心,雖然生命是悲傷之所在,但渡此一生本身是很莊嚴又尊貴的一件事,沒有時間就沒有生命。但也有一些人只要心滿意足的永恒,縱使這永恒是釘裝在匣子裏的蝴蝶。

「在時間靜止不動的地方,我們看到情人在大樓的陰影裡親吻,這擁抱是凝固的,是永遠不放開的,被愛的男人永遠不會把他的膀臂從其時現在所在之處拿開,永遠不會退還定情的手鐲,永遠不會離開他的愛人而遠走他鄉,永遠不會在自我的犧牲中置己身於險地,永遠不會忘記表達他的愛,永遠不會嫉妒,永遠不會另愛他人,永遠不會在時間之流中失去這一刻的激情。」

這就是我想要的。不再需要記憶,不再需要生命,不再需要恐懼。只需凝結,讓受釘的蝶迴腸盪氣。因為我流離在某月某天某地,仍自覺共你一起。如這個世界沒有永恒這回事,何苦「上帝把永恒安放在人心裡」。

一提,英文原版也甚好看。只是譯得實在太好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個版本都看。

童教授的辦公室就在我以前上課的地方對面(我讀藝術系她教翻譯系)。

阅读全文